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津門曲藝]曲藝的搖籃——天津

 

CCTV.com  2007年09月12日 18:27  來源:綜合  


    曲藝,是我國民間説唱藝術的統稱。有人説它起源於春秋,興盛于唐、宋。到了近代,我國曲藝已蔚為壯觀。那時侯,報刊雜誌的封面人物很多都是曲藝演員。特別是天津,由於天津人文地理環境因素,天津人那時候有許多人喜歡曲藝。從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之後,天津就成為了京都門戶水陸要衝,有著九河下梢的地理位置,和五方雜處的人文環境,於是就形成了天津人所特有的市民文化,而最具特徵的市民文化就當屬是曲藝了。在崔旭于清道光初年所撰《津門百咏》裏,就有“戲園七處賽京城,紈绔逢場各有情,若問兒家住何處,家家門前有堂名”這樣的竹枝詞。
  
部分曲種介紹:

相聲


    相聲起源於北京,流行于全國各地。 一般認為于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它是一種歷史悠久、流傳較廣,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曲藝表演形式。天津是培養相聲名家的搖籃。最早相聲演出在清末~20年代,此間天津相聲進入繁榮發展階段,津京兩地相聲演員頻繁往來,許多相聲演員在天津演紅後,又赴全國各地演出。光緒初年,北京藝人玉二福來津長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揚名的相聲演員有“八德”:裕德龍、馬德祿、李德錫、焦德海、劉德志、張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們都曾來津演出。建國前,天津的著名相聲演員有李德錫(藝名萬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稱),張壽臣(有“幽默大師”之稱),馬三立,侯寶林,常寶?(藝名小蘑菇)。建國後,活躍在天津舞臺上的相聲演員還有郭榮起、常寶霆、蘇文茂、劉文享、高英培、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聲傳統曲目有300余段。 天津雖然不是相聲的故鄉,但的確是培育相聲成長髮展的一塊沃土。天津人民喜歡相聲,相聲也為天津人民帶來更多的歡樂和笑聲。

 

竹板

        “竹板這麼一打呀,別的咱不誇……”,上下翻飛的七塊竹板,叮叮噹當清亮的聲音,再加上那濃重的天津鄉音,滋潤出土生土長的“天津快板”。

評書
    
    評書形成于清初,第一代藝人為王鴻興,所傳弟子為"三臣"、"五亮"。"三臣"指安良臣、鄧光臣、何良臣。"五亮"不詳。評書只説不唱,表演者一人,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氣氛。評書藝術以結構嚴謹取勝,一部長篇包括幾個"柁子"(段落),一個柁子可分為幾個"梁子"(故事)。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調、河間大鼓。源於清代中葉,河北省中部農村,流行于河北、山東、河南以及東北,西北部分地區。清道光年間,河北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三峰在當時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書基礎上吸取戲曲、民歌曲調對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鐵梨鏵片,用大三弦伴奏,從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至民國初年,有更多的藝人來到天津,代表人物有史振林、王振元、王再堂、郝英吉等。這時,它的名稱尚未統一,有河間大鼓、梅花調、弦子書、木板大鼓等稱謂。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女藝人王諷咏在四海昇平茶登臺演出。由於該曲種的藝人多是沿著大清河入津。大清河俗呼西河,因而在書寫海報時即將其定名“西河大鼓”。

天津時調

    天津時調是天津獨有的曲種。清代,隨著漕運和天津城市的發展,各地的民歌小調紛紛流入天津,它們以及天津土生土長的[老鴛鴦調]、[新鴛鴦調]、[靠山調]及[大數子],清代被統稱為時新小曲,後來又被統稱為時調。

  

責編:劉亞姝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