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視頻
中國村莊短視頻
中國村莊之右龍村

中國村莊之右龍村

  每到霜降時節霜降,右龍村,漫山山茶花海,這是採摘茶油果的季節。

  新鮮茶油,是烹制美食的最好材料,蔬菜摘自小園,野菇來自深山。自古以來,村民們依山而生,靠山吃山。自然,是山村最大的依賴。

  東山採茶、西山摘果、南山種菜、西山飲泉。在安徽省休寧縣右龍村,村民們世世代代過著靠山吃山的生活。

  青椒、小蔥、摘自自家田園;蘑菇木耳産自山林野地;山坡上的兩畝豆田,夠做一年的豆腐;土雞、臘肉,用山泉水燴在一起,就是一鍋鮮美的羹湯。

  這裡的村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張姓,

  右龍村,是江南清河張氏的祖庭。

  張氏自漢代張良之後南傳,兩江張氏以杭旻張家為宗,在唐朝末年,為了躲避黃巢匪徒,張氏族長率張氏族人沿富春江西上避禍,篳路藍縷直至屯溪,也就是目前黃山市地域,在屯溪居住一年之後,黃巢匪徒接踵而至,張氏全族被迫再次遷徙,沿率水進入深山,並最終選定古磻溪作為居留地。

  在清河張氏宗譜上可以清晰看到,兩江杭旻張氏遷徙磻溪(右龍村)後,右龍村,是江南張氏的祖庭之地。

  右龍還保有張氏祠堂,房屋都是帶有徽派風格的古建民居,山水依然,更有古代磻溪洞壺八景,貴溪八景,引人入勝。

  右龍張氏目前尚能享受祖宗遺澤。

  從家譜看,清代族長為保有地脈,曾經上書浮梁縣令,並曉諭地方裏保,不得盜挖磁土,不得毀壞山林,不得盜砍材木。在村口,至今立著一塊石碑,上書:誤砍蔭木,勒石示眾。不經允許砍成材的樹木,名字要被刻在石碑上示眾。

  如今,右龍本地村民全年收入裏面,幾乎百分百是靠山吃山。滿山的油茶樹,可以榨出上好的茶油,到了清明,出産的茶葉佔這裡六成的收入,加上漫山的蘑菇,竹筍,木耳等山貨,足以保障張氏族人衣食無憂。

  目前,全村留存500年以上古樹2000多棵,遍地茶園,滿山茶油樹。

  村中有數家民宿,每年遊客量大約有3萬人左右,遊人基本是穿村而過,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韻。

中國村莊之秋收系列
中國村莊——貴州篇
中國村莊——山東篇

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

       棲霞市素有“膠東屋脊”之稱,主要地形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點。這樣的地理自然環境,非常適宜栽植蘋果,棲霞年産蘋果10億公斤,當地有“人均一畝蘋果園”的説法。新鮮的蘋果酸甜適中,酥脆可口。而除了生吃,當地還有很多花式吃法。一大盤蘋果,帶著皮,放入大鐵鍋中,蒸15分鐘,蒸好後的蘋果酸甜可口,果肉軟和適合老年人和孩子食用,既補充營養又生津開胃。或將蘋果和黃瓜帶皮直接擦成絲,加糖涼拌,清甜爽口減肥美容。當地果農還會將吃不完的蘋果切片、曬乾做成蘋果脆片,這種傳統方式製成的美食可以一直享用到下一個收穫季。

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

       萊陽慈梨産于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蜆河和白龍河匯流地照旺莊鎮,是中國四大名梨之一。萊陽特産慈梨果肉質地細膩,汁水豐富,口感清脆香甜。慈梨含有多種酸性成分,其中的有機酸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加快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按中醫理論,梨性寒,生食不可多吃,因此當地老百姓會將其熬製成梨膏,這樣既保留了萊陽慈梨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功效,藥性也溫和了很多。熬製梨膏時要撿梨樹枯枝燒火,文火細熬,經過至少8小時熬煮方能成膏。20斤鮮梨才能熬出1斤梨膏。熬好的梨膏甜度能達到80%,不添加任何防腐劑也能保質兩年左右。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

       章丘大蔥,因産于山東濟南章丘而得名,它“高、大、脆、甜”,宜生吃,有“水果大蔥”的美譽,又被稱為“蔥中之王”。

       經過了300多天的呵護,這裡的大蔥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在章丘繡惠的農田裏,47歲的宋光寶正忙著收穫大蔥,刨蔥可是個技術活,必須使用特質的工具--條镢。這個條镢,镢頭就長達半米,一镢下去,既要讓周圍的土壤鬆弛,又不能觸碰大蔥長達半米的根莖,在土壤中的水分尚未揮發之前,慢慢連根拔起,蔥須、蔥白、蔥綠,每個部分都要確保完好無損。這裡産的大蔥品種主要是大梧桐和氣煞風兩種;因蔥高、味脆甜、桿白、營養豐富、含較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一張煎餅,一根大蔥,蘸上面醬,即成一道簡單又樸實的美味;蔥白洗凈切段剁成碎末,與雞蛋均勻攪拌,以花生油炒制,散發出誘人的芳香。 蔥油鯉魚、大蔥炒雞蛋、煎餅卷大蔥,簡單幾道菜,鮮美的滋味,豐富的營養是汗水的結晶,是豐收的饋贈。

       經過篩選、包裝,一捆捆經過精心打扮的大蔥整齊的堆放在一起,等待著送往遠方,高品質的章丘大蔥受到市場的青睞,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如今,章丘區大蔥種植總面積達到了12萬畝,年産量達到6億公斤,實現年産值7億多元,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

陜西篇

陜西省富平縣曹村鎮馬家坡村

       全村上百年的柿子樹2000多棵,現種植800多畝柿子樹,柿餅加工是全村的傳統支柱産業。霜降一到全村就開始摘柿子,削柿子皮,挂柿子,準備柿餅製作的前期工作。

浙江篇
安徽篇

安徽省休寧縣右龍村

       東山採茶,西山摘果;南山種菜,西山飲泉。在安徽省休寧縣右龍村,村民們世世代代過著靠山吃山的生活。青椒、小蔥、摘自自家田園;蘑菇木耳産自山林野地;山坡上的兩畝豆田,夠做一年的豆腐;土雞、臘肉,用山泉水燴在一起,就是一鍋鮮美的羹湯。

       這裡的村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張姓,右龍村,是江南清河張氏的祖庭。張氏自漢代張良之後南傳,兩江張氏以杭旻張家為宗,在唐朝末年,為了躲避黃巢匪徒,張氏族長率張氏族人沿富春江西上避禍,篳路藍縷直至屯溪,也就是目前黃山市地域,在屯溪居住一年之後,黃巢匪徒接踵而至,張氏全族被迫再次遷徙,沿率水進入深山,並最終選定古磻溪作為居留地。

       在清河張氏宗譜上可以清晰看到,兩江杭旻張氏遷徙磻溪(右龍村)後,右龍村,是江南張氏的祖庭之地。右龍還保有張氏祠堂,房屋都是帶有徽派風格的古建民居,山水依然,更有古代磻溪洞壺八景,貴溪八景,引人入勝。右龍張氏目前尚能享受祖宗遺澤。

       從家譜看,清代族長為保有地脈,曾經上書浮梁縣令,並曉諭地方裏保,不得盜挖磁土,不得毀壞山林,不得盜砍材木。在村口,至今立著一塊石碑,上書:誤砍蔭木,勒石示眾。不經允許砍成材的樹木,名字要被刻在石碑上示眾。

       如今,右龍本地村民全年收入裏面,幾乎百分百是靠山吃山。滿山的油茶樹,可以榨出上好的茶油,到了清明,出産的茶葉佔這裡六成的收入,加上漫山的蘑菇,竹筍,木耳等山貨,足以保障張氏族人衣食無憂。

       目前,全村留存500年以上古樹2000多棵,遍地茶園,滿山茶油樹。村中有數家民宿,每年遊客量大約有3萬人左右,遊人基本是穿村而過,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咏而歸。

山西篇
福建篇
美麗家鄉徵集令


  “你是哪人?”
  作為聊天的“土味”開場總能讓雙方以最快速度熱絡起來,並由此延伸出美食、特産、風俗大討論。你是否也時常問自己“我從哪來?”追根溯源,我們都來自鄉村,傳承著農民的血脈,我們都是農民的子弟。樸實善良、誠實寬厚、吃苦耐勞,這是農民的標簽。農民中不乏讓人敬仰的智者、能人、 高手、巧匠,農村裏可以發揚、傳承、保留下來的東西始終讓我們感動、難忘和熱愛……


  不管現在的我們,離鄉多遠或多久,總有讓我們魂牽夢繞能觸動內心最柔軟之處的東西,因為它來自我們的家鄉,來自我們根之所在的地方。

  時間沉澱出鄉愁,我們想沉澱出作品,《中國村莊》系列紀錄片即將開始拍攝。


  《中國村莊》第一季擬拍十集,從東南西北中不同區域、聚焦最具代表性的村莊、人物及故事。

  我們誠摯邀請你,推薦自己心中最美的村莊、最美的家鄉,歷史變遷、生活變化,你的家鄉有哪些更值得説道的?鄉村風貌、能工巧匠,你的家鄉有哪些更牛的地方?沒有人比你更了解它、熱愛它。

  還等什麼,快來投稿分享你美麗的村莊,你的家吧!文字、圖片、視頻……我們接受任何形式的線索,在我們所設的這個擂臺上,大家一起PK,比一比,看看誰的家鄉最牛?最美?最強?如果你提供的文字、照片、視頻短片足夠精彩,它們將在網上展示,也可能會出現在《中國村莊》紀錄片中。如果你提供的線索足夠精彩,你的家鄉可能會出現在《中國村莊》紀錄片中。
  《中國村莊》,最終會和你一起,把這些隱秘而偉大的村莊,介紹給更多人認識。

《中國村莊》投稿郵箱

您的作品、線索請投遞至郵箱:chinesevillag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