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新聞策劃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犀利之筆鑄豐碑——鄒韜奮

 

CCTV.com  2009年07月02日 14:1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鄒韜奮,1895年11月5日生於福建永安。先後就讀于福州工業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等。1922年在黃炎培等創辦的中華職業教育社任編輯股主任,開始從事教育和編輯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週刊主編,以犀利之筆,力主正義輿論,抨擊黑暗勢力。

    九一八事變後,鄒韜奮堅決反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編的《生活》週刊以反內戰和團結抗敵禦侮為根本目標,成為國內媒體抗日救國的一面旗幟。1932年7月成立生活書店,任總經理。生活書店成立後,團結了一大批進步的作者,短短幾年,使其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擴展到了56家,先後出版了數十種進步刊物,以及包括馬克思主義譯著在內的1000余種圖書。1933年1月,鄒韜奮參加了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發起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並當選為執行委員,不久被迫流亡海外。

    1935年8月回國後,鄒韜奮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上海創辦了《大眾生活》週刊。同年12月,由於旗幟鮮明地支持一二九學生的愛國運動,發行量達20萬份,打破當時中國雜誌發行紀錄。期間,擔任上海各界救國會與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1936年11月,因積極宣傳抗日,他同救國會的其他領袖沈鈞儒等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成為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之一。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獲釋,在上海創辦《抗戰》三日刊。上海淪陷後,轉至武漢,繼續主編《抗戰》。武漢淪陷後,到重慶創辦和主編《全民抗戰》。這些以抗戰為主題的刊物和生活書店的出版物,在廣大讀者中間喚起了巨大的愛國熱情,把一批又一批青年引上革命道路。他多次向中國共産黨提出入黨要求,他還利用國民參政員的身份,反對和揭露國民黨反動當局消極抗日的種種倒行逆施和專制暴行。1941年皖南事變後,國民黨反動當局加緊了對他的迫害,使他再次被迫流亡香港。1942年秘密赴廣東遊擊區,並輾轉來到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後因病被秘密護送到上海治病。病中口授遺囑再次表達加入中國共産黨的願望和要求:“此次在敵後根據地視察研究,目擊人民的偉大鬥爭,使我更看到新中國光明的未來。”並“請中國共産黨中央嚴格審查我一生奮鬥歷史,如其合格,請追認入黨”。1944年7月24日在上海病逝。9月28日,中共中央追認他為中國共産黨正式黨員。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

    《人民日報》 (2005年11月09日 第二版)

責編:霍筠霞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