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社區 > 新聞策劃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華西村的“常青樹”吳仁寶:為民謀利一面旗

 

CCTV.com  2009年06月19日 16:0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原黨委書記吳仁寶是中國農民的傑出代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人,是共産黨人永葆先進的楷模。他説,我從當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那天起,就橫下一條心,再苦再難也要讓村裏農民過上幸福日子───

    他的身份很簡單,一個地道的農民,一個“褲腿上一輩子甩不掉泥巴的農民”。

    他的身份又不簡單,今年78歲的他,有52年黨齡,作了46年的基層黨支部書記。

    78年裏,他從未離開過生他養他的這個村莊,從未離開過苦樂同在的姐妹弟兄。46年中,在這片曾經貧窮的土地上,他憑著對信念的執著和堅定,帶領鄉親把這裡建成了“中國第一村”;憑著對百姓的赤誠和真情,和他們一起建造了一個富足、幸福的“人間天堂”。

    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老書記”的他,就是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原黨委書記,現任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華西村黨村企總辦主任的吳仁寶。

    信念───“社會主義就是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社會主義定能富華西”

    “華西的天是共産黨的天,華西的地是社會主義的地。華西人民艱苦奮鬥,團結奮進,實踐檢驗華西,社會主義定能富華西……”

    當這首由吳仁寶填詞、華西村民齊聲合唱的《華西村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後,許多參加過南征北戰的老同志激動萬分,“這樣的歌現在難得聽見了。”

    歌者,心聲。

    這歌來自信仰者的心靈深處。這歌把農民的命運和社會主義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

    曾經的華西村,“高田崗,高田崗,半月不雨苗枯黃;低田塘,低田塘,一場大雨白茫茫。旱災水災無法抗,農民見了心發慌。”

    1961年,華西建村時,集體資産2.5萬元,人均分配僅53元。窮,濃縮了華西的歷史;貧窮,喚起了吳仁寶心靈的覺醒和重造山河的信念。

    無農不穩。上世紀60年代,吳仁寶和村民起早貪黑,冒嚴寒,戰酷暑,肩扛手推,白天田間管理,晚上平整土地、興修水利,硬是用人工把原來1300多塊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塊,改造成了400多塊能排能灌的高産穩産大田,實現了畝産1噸糧。如今他們建起了農業觀光園區,華西的農業向著高科技、現代化闊步前行。

    無工不富。吳仁寶帶領鄉親開風氣之先,華西小五金廠在上世紀60年代破土動工。隨後,塑料紡織廠、板網廠、藥械廠、織布廠,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鋼鐵、紡織産業日益做強,華西走上工業化發展之路。

    華西村金塔下,幢幢農民別墅整齊排列;龍溪湖裏碧波盪漾;砂山上的世界公園,足不出村可遊“世界”,每年有100多萬遊客紛至沓來。

    今天的華西村,山北一望無際的田野是“糧倉”,山南鱗次櫛比的工廠是“錢莊”,中間鳥語花香的村莊是“天堂”。

    2004年,華西村人均工資收入12.26萬元。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華西人的收入是全國農民的41.76倍、城鎮居民的13.01倍。

    高唱社會主義的華西人真的富了。吳仁寶用“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這“六愛”豐富了華西人的信念內涵,華西人追求幸福的腳步愈發堅定。

    求索───“有條件不發展沒道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發展才是真道理;讓百姓幸福必須大發展”

    “我從當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那天起,就橫下一條心,再苦再難也要把華西村建設好,讓村裏農民過上幸福日子,搞出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子。”吳仁寶這樣説。

    在吳仁寶的言傳身教下,華西人明白敢為人先、不畏創新,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創新必須解放思想,創新還得實事求是。

    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漸漸推開。華西村人多地少,工業已經起步,分還是不分?華西人的選擇是,將全村500多畝糧田交給30名種糧能手承包,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到工業上去。

    黨的十五大以後,蘇南鄉鎮企業改革進入新階段,有關部門明確提出“抓大放小”。華西人再次實事求是,創造性地提出一手“抓大放小”,一手“抓大扶小”,必要時還要“抓小放大”。對毛紡廠、線材廠等關係華西經濟命脈的大企業抓住不放,對有發展前途的小企業增加投入,對原來準備投資10億元建造的造紙廠、煉鋼廠則果斷地“放”。

    進入新世紀,華西人又提出新上項目“急剎車”,技改項目“開快車”,現有企業“開穩車”的“三車原則”。這使得華西在宏觀調控的形勢下不僅沒受影響,反而取得驕人的業績。

    拿破侖説過,他的軍隊之所以打勝仗,就是因為比敵人早到5分鐘。吳仁寶就是這樣的搶抓機遇者。

    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談話,消息一傳出,淩晨3時吳仁寶召開緊急會議。與會者通過對形勢的分析,敏銳地覺察到全國經濟要大發展了,華西大發展的機遇來了。會一散,大家就分頭籌措資金,購進原料,組織生産。事實證明,這次會議成了華西村新一輪發展的起點。

    機遇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吳仁寶就是這樣時刻準備著。

    吳仁寶每天有幾項必做的功課,早上聽新聞和報紙摘要廣播,白天看人民日報等報紙,重點研究第一版,晚上看新聞聯播。他説,我聽新聞、看新聞,就是要從中找到中央最新的政策、最新的發展思路,然後抓緊落實,這才能與時俱進。如果等著政策層層傳達到村裏再謀劃發展,那就落後了。

    難怪有記者説,每次來華西,即便時間間隔很近,都會發現吳仁寶又有了新的想法、新的規劃,華西村又有了新的發展、新的變化。

    要保證華西富得健康,富得長久,光有一個吳仁寶是不夠的,還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集體和勤勞肯幹的全體村民。

    吳仁寶説,華西的幹部不能靠民養,而要為民創富、帶民創富。不能為民創造財富的人,不能當華西的官。的確,華西村的黨員幹部每個都身兼數職,68名黨委委員中,80%是廠長、經理、企業中層幹部,每個人身上都有量化的工作考核指標。

    績效為本、賽馬選才、透明選才,在公開、公平、公正的舞臺上,一大批年輕人充分釋放著潛能,盡情展示著才華。吳協恩、程先敏、孫海燕、包麗君……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經歷,但他們有著和老書記一樣的愛民為民之心,由他們組成的新黨委班子,有凝聚力,有親和力。

    “村泰民樂,終歸社會主義好;政通人和,還是領導班子強”。這副貼在門上的對聯道出了村民的心聲。

    奉獻───“生命不息,服務不止。當官沒有終身制,但為人民服務是終身的”

    吳仁寶的家,距離寫著他那句名言“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豪華房子獨佔鰲頭,一人也只佔一個床位”的牌子,走路不超過5分鐘。

    這是一座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二層民居,淡藍色塗料刷的墻,棕黃色的木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那門上的對聯告訴我們,這裡的主人有著一顆不普通的愛民之心───“傾聽人民心聲,造福四方百姓”。

    走進屋內,趙根娣───這位與吳仁寶攜手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老人正在紡線,見我們來,忙放下手中的活計,進了廚房。

    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客廳裏,幾把藤椅、兩個沙發,茶几上一部只能撥號的電話,墻角的桌子上一台18英寸的舊彩電,墻皮斑駁,有的地方已經脫落;臥室裏,一張木床,墻上木板破了好幾個洞,大的可以放進整個手掌,小的也可以放進一個拳頭。小院裏,菜花菜正綠,結絲瓜的藤蔓還在。

    “參觀”被趙根娣老人的呼喚打斷了。老人從廚房端出個小碗,熱情地讓我們品嘗她的手藝,蘿蔔絲鹹菜。“每頓飯除了麵條、豆腐,仁寶就愛吃這個和雪菜鹹菜。雪菜剛腌上,你們先嘗這個吧。”

    住舊屋的老人,就是那位帶領全體村民掙下百億資産的老人;睡破房的老人,就是那位對上級獎勵的5000多萬獎金分文不取、全部交給村裏的老人;吃鹹菜、豆腐的老人,就是那位“三不”老人:不拿全村最高工資,不拿全村最高獎金,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他讓人們看到了共産黨員心底的無私。

    “要多為老百姓創造財富,不僅要有人才、資金、技術、經驗的積累,更要有時間投入的積累。”吳仁寶説到做到,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華西的老百姓。

    黃昏的薄暮中,清早的晨光裏,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吳仁寶疾步如飛的身影。他每晚只睡4個小時,早上4點多就起來去“串廠”,沒有專門的辦公室,田間地頭、車間廠房,發現問題,就地解決。

    有人曾做過計算,他工作的50多年裏,即便按每天工作12.5個小時計算(實際超過這個數字),每天超出正常工作時間4.5小時,50多年就多出了近30年,加上節假日、雙休日,吳仁寶工齡50多年,實際工齡已經超過了100年。

    在華西村,當幹部難,當吳仁寶的子女更難。因為黨員幹部就要比群眾多吃苦,多幹活,吳仁寶的子女要吃更多的苦,幹更多的活。

    吳協恩,吳仁寶最小的兒子。

    都説天下父母最疼小兒子。可協恩在11歲時,卻被父親送給了別人當兒子。

    那年夏天,村民孫良慶家12歲的兒子不幸溺水身亡。中年喪子,孫家夫婦整日以淚洗面,任何方法都無法平復他們心中的創傷。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吳仁寶來到孫家,“你們老這樣哭,把身子哭壞了怎麼辦?你們別難過了,我家四個兒子隨你們挑,要哪個給哪個。我家阿四,和你們兒子差不多大,你們看行不?”

    孫家夫婦驚訝地止住了哭聲,“阿四是你家的老巴子,怎麼能給我家?再説,我們怎麼能把書記的兒子當兒子?”

    “啥書記不書記?書記是為老百姓辦事的,我們一塊土地上生,一塊土地上長,你們有難,我應當伸出手來,你們年紀大了,阿四會像親兒子一樣,給你們養老送終。”吳仁寶用天下最難割捨的親情,換回了一個家庭的歡樂,為他們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若干年後,當吳協恩經過努力,全票當選華西村新的黨委書記時,他完全理解了父親。“他太愛華西了,太愛老百姓了,他已經把華西當成了一個大家,把老百姓都當成了一家人。在他眼裏,好兒女不是給他買兩瓶好酒,買兩條好煙,你只要為老百姓做好事,孝順老百姓,他心裏就高興。”

    2003年1月2日晚上,吳仁寶帶領全家祖孫四代28人,走上臺向全體村民作新年“宣誓”:“凡是要求幹部村民做到的,我吳仁寶一家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幹部村民不做的,我吳仁寶一家首先不做。請各位村民監督我們一家人的工作。”宣誓完畢,台下傳來雷鳴般地掌聲,有些村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難怪村民説,老書記是苦了一個人,奉獻了一家人,幸福了全村人。

    責任───“人不能僅僅為了有錢才活著、為了享福才掌權,為國家為人民多做點貢獻,這才是一名共産黨員的責任”

    吳仁寶心裏裝著的,永遠是老百姓。他常説,老百姓生活在最底層,如果我們這些在基層工作的黨員幹部不去過問,不去幫他們一把,他們還有啥好日子過。老百姓過不上好日子,又要我們這些黨員、幹部有啥用?

    今年57歲的黃永高,説起老書記,一直用手抹眼睛,似乎想掩飾內心的不平靜。“老書記眼裏看不得窮人,你越是窮,他越要幫你,讓你富起來。”黃永高本是華明村人,小時候摔了一跤落下了駝背的殘疾。年輕時,冬天補鞋,夏天賣冰棍,勉強維持生計,30多歲還沒成家。

    1982年冬天,他在華西村幫人補鞋時,遇到了吳仁寶。“那時天冷,我手上大口子套小口子,一使勁就往外滲血。老書記看到我問長問短,聽完我的經歷後,他就邀請我到華西來,既幫我落了戶,還在賓館裏給我安排了工作。後來我成了家、有了兒子,每次老書記都像自己家裏辦喜事一樣,忙前忙後。現在我們全家住上了500多平方米的別墅,兒子明年考大學。我從心裏感激老書記。”

    富了不能忘記左鄰右舍。華西村富了,周邊村怎麼辦?

    從2001年起,吳仁寶和華西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統”,和周邊的16個村一起組成了大華西村,面積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2000多人增加到3萬多人。

    “一分五統”,分開的是村和企業,統一的是經濟管理、幹部使用、勞動力安排、福利發放和村莊建設規劃。凡按“一分五統”加入華西,要全體村民簽字投票。一位老人投了兩票,他説“我不但手要投票,腳也要投票,五體投地也要加入華西村。”

    “一分五統”後,吳仁寶首先想到的是村民。只有安居,才能樂業。他按照有關規定,為村民統一建造了別墅、公寓樓,為不通水的村接通了自來水,為路況差的村修好了路。老人每月按時發放養老金,青年人全部安排就業。

    真心對待群眾的人,自然能夠得到群眾的衷心擁護。大華西村民程中紀説:“中心村經過40多年流血流汗才得來的幸福生活,我們兩三年就過上了,多虧了老書記,多虧了華西村。以後只要是中心村黨委的決定,我們保證全心全意去做。”

    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吳仁寶沒有忘記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鄉親。

    早在建立大華西村之前,華西人已經在北國黑龍江和塞上江南寧夏建立了省外“華西村”。

    1995年冬天,塞北的土地上重現了當年華西人重造山河的場景。吳協恩等人帶著老書記的囑託,冒著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開荒墾田,築路造渠……他們把華西精神的豐碑樹立在了北國大地上。

    村民們被感動了,“拼命幹吧,不幹對不起非親非故,千里迢迢來幫咱的華西村兄弟。”

    現在,黑龍江華西村人均收入由原來不足千元,猛增到4000元。

    1995年寧夏華西村建村之前,吳仁寶走訪寧夏。這裡山大溝深,十年九旱,遲來的雨總是下在秋收以後。在一戶農家,病中的老人身上只有一條破爛的被子,床頭放著幾粒止痛片,灶頭的鍋裏只有土豆。

    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那我們就把他們遷到能養人的地方去。每人2000元,遷出6000人,在黃河岸邊建個新村,吳仁寶當即決定。

    塞上華西村建好了。村民用“華西名聲當牌子,扶貧資金作引子,招商引資闖路子”,寧夏華西村也富了。

    扶貧先扶志,扶志當育人。十幾年來,華西村在上級一不撥經費、二不撥指標的情況下主動辦起了幹部培訓班,為江西吉安等欠發達地區培養了一大批脫貧致富的&&人。未來5年,華西村計劃每年免費邀請1萬名村支書到華西來交流。

    吳仁寶和華西人,用他們的博愛之心,讓先富幫後富、實現共同富的理想變成了現實。

    吳仁寶,一位簡單而又不簡單、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中國農民。

    《人民日報》 (2006年01月13日 第一版)

     

責編:許桂梅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