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邱光華(右二)生前與戰友研究訓法。
人物簡介 邱光華,成都軍區某陸航團原副師職飛行員,四川茂縣人,1957年4月出生,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黨,是我國第一代少數民族飛行員。先後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2008年5月31日,邱光華率機組執行運送地震受傷群眾任務,因高山峽谷局部氣候瞬時變化,突遇低雲大霧和強氣流,5名機組成員不幸遇難。2008年6月14日,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簽署通令,給邱光華追記一等功。
今年5月12日上午,在汶川大地震一週年之際,在四川考察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專程來到抗震救災英雄陸航團,親切會見該團全體幹部和立功受獎英模代表,看望慰問了去年5月31日為搶運災區群眾英勇犧牲的邱光華等5位烈士的親屬。
胡主席深情地説:“邱光華等5位烈士是黨和人民的優秀兒子,是我們的好戰友,好同志,他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奮不顧身,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們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是無上光榮的,黨和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
胡主席的話説出了人民的心聲。每當人們説起汶川大地震,就會想起邱光華。他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這就是對人民的熱愛和對黨的無限忠誠。正是這種堅強的信念伴著他飛出了一條光彩的人生航跡。
“黨給我插上了鋼鐵翅膀,我要永遠為黨和人民飛翔”
邱光華從小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羌族小夥。1974年4月,周總理親自決定培養我國第一代少數民族飛行員,17歲的邱光華成為光榮的一員。
穿上飛行服的邱光華在一次思想交流中説:“我是聽著爺爺的故事長大的,爺爺在奶奶還懷著身孕時參加紅軍,最後把鮮血灑在了他鄉。沒有黨和人民的培養,我一輩子都不可能走出家鄉的大山溝,是黨給我插上了鋼鐵翅膀,我要永遠為黨和人民飛翔。”
翻開陸航團大事記,密密麻麻地記載著邱光華作出的突出成績:
上世紀90年代初,陸航團裝備新型直升機,他第一個報名參加改裝訓練,實現首飛,並帶出第一批新型機飛行員。
1994年4月13日,他與戰友扎西、勒幹波一起,空中偵察四川雅江縣森林火災火情。在雲霧遮日、飛機劇烈顛簸的惡劣條件下,憑藉一流駕駛技術,衝破重重障礙,闖進火場上空。
去年1月中旬,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使西南電網受損。邱光華駕機一次次飛臨貴州上空,為受損點精確定位提供航測資料。
去年抗震救災,51歲的邱光華開始並沒有被列入飛行的名單。團領導考慮他還有幾個月就到停飛的年齡了,家又在重災區,便安排他在地面指揮。但他一次次主動請戰:“我是老飛行員了,家裏的事壓不垮我!況且家鄉的地形我最熟悉,讓我飛,還能帶帶年輕的飛行員……”
5月13日,飛行員多麼秀奉命飛赴茂縣,登上直升機才發現,老戰友邱光華早已坐在機艙等候多時了。多麼秀好不容易把他請下去,邱光華轉身又跳上了時任團長余志榮的飛機。
“老余,你家也在災區,你最理解我的感受,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家鄉人民遭罪啊!”拗不過邱光華,余志榮只好答應讓他作為一名領航員跟著飛一趟。第二天,團裏同意讓邱光華駕機投入救災戰鬥。後來那些日子裏,邱光華駕駛直升機每降落一處,倖存的群眾就揮舞著雙手,不顧一切地從四週跑來,有的抱住機組人員失聲痛哭,有的對著直升機跪倒在地。看到此情此景,邱光華的心沉甸甸的,只想著盡可能多飛幾個架次,多運幾個傷員,多裝一些物資。他和許多飛行員一樣,每天飛行都在10個小時以上。任務一來,不管有多麼疲倦,回答的總是“我還能飛,讓我飛!”
與邱光華朝夕相處的戰友回憶説,近幾年,地方多家航空公司先後用豐厚的年薪聘請他,但都被邱光華拒絕了。旁人可能不理解,但戰友們清楚:老邱早已把心許給黨和人民,金山銀山又怎能撼動他!
“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哪怕千難萬險也要勇敢地向前飛”
西藏素稱世界屋脊,氣候變幻莫測,是航空界公認的“空中陷阱”。二戰時期,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在持續3年零1個月的援華空運中,在這條航線上共損失飛機486架,犧牲飛行員和機組人員1579人。
邱光華是世界航空史上直升機載重進藏的首飛勇士之一。
1985年12月10日,4架戰鷹從成都騰空而起,首次飛向唐古拉山。在高空氣流中飛行,直升機好像波濤洶湧大海裏的一葉扁舟,不停地劇烈起伏顛簸。剛過山口,邱光華機組駕駛的飛機一台發動機防冰活門突然自動打開了,直升機一下減少了20%的馬力,猶如斷線的風箏往下掉。邱光華當機立斷,立刻採取手控油門,直升機在瞬間下掉100多米後穩定了下來。他們機組帶著故障繼續飛行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安全到達拉薩。
飛機降落在布達拉宮廣場,藏族同胞們虔誠地圍著鋼鐵“大鳥”,載歌載舞,班禪額爾德尼 確吉堅讚為他們獻上了潔白的哈達。
這次飛行,邱光華和戰友們開創了直升機載重進藏的先例,架起了一條翻越唐古拉山的進藏空中走廊。
有飛行常識的人都知道,直升機在飛機家族中屬於低空飛行器,其安全性在飛機家族中排名最低,一股突襲的氣流,一根高壓線,都可能給直升機帶來致命一擊。
在去年抗震救災中,邱光華最後一次接受記者採訪,連用了兩句“相當惡劣”來形容飛行的氣象和地形條件。
但,再難再險也擋不住雄鷹飛翔的翅膀。邱光華曾對他帶過的飛行員説:“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哪怕千難萬險也要勇敢地向前飛。”
5月15日,邱光華駕機飛進青川執行空運救災物資任務。到達目標空域才發現,在滿目瘡痍的地面上很難找到一塊降落場。有人建議空投,邱光華堅決不同意:“這可是鄉親們的救命糧、救命水,摔壞了怎麼辦?”他帶領機組成員反復盤旋觀察,成功將直升機降落在一個面積不足200平方米的平臺上。
5月26日,邱光華駕機進汶川運送傷員,降落的峽谷僅百餘米寬,5道高壓線依次擋在下降的航線上。地面,由於山體滑坡河水上漲,原來的河灘變成了一片沼澤,找不到一處可供降落的地方。盤旋在空中,看到受災群眾跟著直升機跑動,焦急地揮舞著各種顏色的衣服,邱光華很是著急。他一次又一次下降,又一次次把飛機拉起,在空中盤旋30多分鐘,懸停下降11次後,終於穿過電線網強行降了下去。事後,他對記者説:“傷員在下面,我們冒死也得下去。”
突進汶川、飛赴青川、飛過茂縣……邱光華一次次穿越生死極限,把黨的溫暖送到災區。抗震救災期間,邱光華機組累計飛行50小時31分63架次,運送救災物資25.8噸,運送救援人員87人,後運傷員44人,轉移受災群眾180人。
“儘管每一次都可能折翅,但是雄鷹仍會選擇飛翔”
在陸航團年輕飛行員眼中,有著5800多小時飛行經歷的邱光華是經驗最豐富的飛行員,他像一根豎在眼前卻又無法超越的標桿。這標桿,是邱光華一次次用生命豎立的。
1987年5月,一場暴風雪把原本就不通公路的墨脫,變成了孤島中的孤島。當地軍民被困在雪野中,缺衣少糧。告急電報通過電波飛到了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下令立即進藏救援。5月27日這天,遇到了高原難得的好天氣,已經連續飛行7架次的邱光華,建議再飛一次,把鄉親們急需的小型發電機運進去。
高原的天就像嬰兒的臉——説變就變。就在邱光華駕機飛到海拔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時,與一股強氣流不期而遇,突然濃雲密布,天幕低垂,邱光華就像被人用黑布矇住了眼睛,即使他沉穩操控,卻也沒能安全返航。幾天后,當地群眾才在茫茫雪山中找到他們,直升機已經無法升空,幸運的是沒有人員犧牲,唯有邱光華折斷了三根肋骨。
此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邱光華不可能再飛行了,也不敢再飛了。
可勇敢永遠是勇敢者的通行證。一年半後,邱光華奇跡般地再次通過了飛行員嚴格的體檢關。
“你們不知道老邱為之付出的艱辛啊!”妻子李弟燕回憶説,邱光華一齣院就堅持走回家,三天后就咬牙忍痛開始出早操、搞體能訓練了。心疼他的妻子想阻攔,但妻子又知道:對邱光華來説,飛行比生命更重要,他絕不會因為一次挫敗,就輕言放棄!
給一片藍天,雄鷹就能展翅萬里。
邱光華再次飛行的第一個任務,是有“黑色死亡之谷”之稱的墨脫航線。
經過長途“跋涉”,終於飛臨多雄拉山口。冷漠的多雄拉山口依然冰淩垂挂,雪墻高聳,天空卻晶亮透明,湛藍欲滴。
剛進入山口,晴朗的天空臉色一沉,剎那間寒風驟起,黑雲翻滾,一股股強大的氣流向飛機瘋狂襲來。飛機劇烈抖動,不聽使喚,強大漩流攪慢了旋翼的轉速。“如果再慢,旋翼的升力就會被強大的地球引力抵消,飛機將失去控制。”邱光華迅速加大油門,果斷拉起操縱桿,飛機猛然上躍,顛簸著從“雲洞”中躥出了漩流區。
然而一道更大的難題擺在面前。
離墨脫只有20公里,飛機要從海拔6000米的極限高度,降落到海拔只有500米的墨脫,周圍群峰聳立,沒有盤旋空域。邱光華硬是憑著精湛的技術和過人的膽識,在20公里距離內,奇跡般完成了5500米近乎于垂直的降落。
換作其他人,或許就真的不敢飛了,但對邱光華來説,銘刻在他心中的唯有飛翔,為了使命,用生命飛翔!
“儘管每一次都可能折翅,但是雄鷹仍會選擇飛翔。”同在一個單位的兒子邱鋒記得,就在邱光華犧牲的前兩天,他還乘父親駕駛的直升機一道前往茂縣轉運傷員。在他們載著20名受傷群眾返航時,直升機突然出現險情:雙發動機轉速差高達10個,溫差120℃。父親幾乎是在直升機接近單發停車的狀態下,操縱飛行,安全著陸的。儘管如此,第二天,父親還是沒有停止飛行,他駕著剛檢修過的直升機在前線衝鋒……
用生命開闢的航道,用生命練就的本領,這樣的技術和膽量,讓邱光華敢於飛翔在祖國的天空,創造一項又一項卓越:全軍四種氣象指揮員、四種氣象教練員、特級飛行員,參與編寫的《飛行大綱》用於指導全軍陸航部隊飛行訓練,全團80%的年輕飛行員都曾是他的“徒弟”;熟練掌握列裝的6種機型的飛行技術,參與高原試飛、軍事演習,開創10項飛行記錄填補世界航空史空白;先後10次成功處置直升機空中單發停車、羅盤失效、突遇雷雨等各種險情,確保了國家財産和戰友的生命安全……
講不完的英雄事,説不盡的飛天情。邱光華,一個共和國的優秀軍人,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百姓,都在念著他的名字。他像翱翔的雄鷹,永遠在祖國的天空飛翔。(楊鵬飛 特約記者 趙丕聰 記者 楊彪)
責編:張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