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 提問

網友小天問

“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國家的扶貧、脫貧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扶貧辦稱,今年或將90%扶貧資金審批權限下放到縣,這也就意味著將有更多的貧困人員擺脫貧困。而和扶貧相關的《全國“十三五”異地扶貧搬遷規劃》據説也已編制完成,並將印發。那麼,易地扶貧搬遷,會帶領群眾走向幸福路嗎?

小編答

易地扶貧搬遷的扶貧效果到底如何?讓我們先把目光聚焦到寧夏銀川永寧縣的望遠富原小區。

9月20日的上午,望遠富原勞務移民安置小區內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來自隆德縣楊河、奠安、山河三個鄉鎮的212戶移民,通過搖號拿到了新房鑰匙,登記、簽字、搬家、添置傢具……忙得不亦樂乎。

而這裡的移民,原來都居住在山區,土地都退耕還林種了樹,年輕人多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孩子上學也不方便。搬到新的小區以後,不僅住進了新房,年輕人離工作的地方也近了,全家在一起的時間也更多了。

接下來,永寧縣將分三批次,將1415戶來自隆德縣和原州區的移民陸續安置到富原小區。目前小區的水、電、天然氣、公交已經全部開通,還為每戶移民發放了米麵油和電磁爐,便於近期的生活。

寧夏銀川永寧縣移民搬遷的生動畫面,正是我國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真實寫照。

2001年以來,國家安排中央投資,對居住在生存環境惡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貧困人口組織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按照“先行試點、逐步擴大”的原則,易地扶貧搬遷實施範圍由最初的內蒙古、貴州、雲南、寧夏4省區,擴大到了2015年的17個省份。 與此同時,截至2015年,國家累計安排易地扶貧搬遷中央補助投資363億元,搬遷貧困群眾680萬餘人。

經過多年、多地的試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不僅推動了貧困地區人口、産業集聚和空間佈局的優化,也有力改善了遷出地生態環境,收到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首先,安置移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就明顯改善了。

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選址,加強安置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醫療等社會公共服務建設,大幅改善了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通過搬遷到交通便利、公共設施(學校、衛生院等)相對較好的區域及建設配套項目,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吃水難、行路難、用電難、住房難、就醫難、入學難等問題。

第二,搬遷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明顯加快。

通過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引導搬遷群眾外出務工,直接增加了搬遷農戶勞務收入,加快了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步伐。

如,湖南省永順縣永茂鎮與武漢凱迪公司合作開發能源林,流轉搬遷農戶林地8000多畝,每年為搬遷戶創收10多萬元。又如,寧夏自治區2013年全區搬遷群眾人均純收入達到4579元,遠高於搬遷前收入水平,人均收入平均增加1843元。

第三,遷出地區生態環境有效改善。

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使貧困群眾從“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中解放出來,緩解了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同時,結合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有效改善了遷出區生態環境,實現了脫貧致富與生態建設的“雙贏”。

如今,進入“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正在深入進行中,並在實踐當中不斷完善。2016年7月20日,發改委稱,《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將印發實施。

《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以及遷出區域、搬遷對象、搬遷方式、安置方式、主要建設任務等內容,擬用5年時間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81.5萬人,並推動其實現有業可就、穩定脫貧。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頭號工程”,也是“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工程中最難啃的“硬骨頭”。這項任務能否如期完成,脫貧攻堅戰如何打贏,事關千千萬萬人的福祉。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時強調,“一定要把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建設好,保質保量讓村民們搬入新居。大家生活安頓下來後,各項脫貧措施要跟上,把生産搞上去。”同時指出,“不僅要改善人居條件,更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指明了方向。

扶貧搬遷不是簡單地“挪個窩”,而是要給群眾生産生活“鋪好路”。扶貧搬遷,重搬更重扶,重安居更要重樂業。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本文參考:
      易地扶貧搬遷讓群眾走上幸福路 央廣網 2015-12-11
      易地扶貧搬遷:“安居”更要“樂業” 人民網 2016-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