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潘作良是“矛盾”的,説他矛盾,不僅緣于他做的是被稱為“機關第一難”的信訪工作,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帶著矛盾和怨氣上訪的基層群眾,更緣于他對待工作與對待個人迥然相異的態度與做法。
新華網北京7月18日消息(張雪花) 他走了,走得是那樣匆忙,帶著極度的疲憊和對信訪工作的不捨;沒有來得及和妻子女兒道一聲別,清晨在妻子耳畔如常的一句輕語“我走了”,竟成夫婦間的永訣;也沒有來得及和同事囑託幾句,哪怕是對未結的案件做一下簡單的交待……
遼中人民的好幹部——遼寧省遼中縣信訪局局長潘作良。(資料圖片)
因帶病連續工作,突發大面積腦出血……2008年5月10日上午10時30分,年僅43歲的遼寧省遼中縣原信訪局局長潘作良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刻。
這消息如晴天霹靂,令所有了解熟悉潘作良的人震驚。他接待過的上訪群眾難以相信,那個無數次親人般接待他們的高高大大的身影真的去了;朝夕相處的同事難以想象,辦公樓裏那盞長夜不熄的燈從此不再亮起,他的家人更難以接受,那個每天清晨早早離家的人將永遠不再回來……他們都説,潘作良是被累死的。
對待工作,他永遠在"跑著"幹
對待個人的事,他總是"等忙過了這一陣兒再説"
“如果時光能倒流,我再也不會半夜打電話,影響潘局長的休息,他是為了工作而累死的呀!”潘作良去世後,老知青王秀俊十分後悔。
這是一組讓人難以相信卻又無比確鑿的數字。從潘作良2006年9月11日就任信訪局長到今年5月10日去世,總共一年零8個月。在這607天裏,潘作良共接待群眾來信來訪3848人次,解決重大疑難信訪案件107件,息訪104件;平均每天接待6至7人次,每週解決一個疑難案件!
工作中的潘作良。
就潘作良這樣的工作狀態和工作量,就是鐵人,也會挺不住的。同事們都説,潘作良永遠是在"跑著"工作的。
信訪局接待科科長于守福提起潘作良局長生前的最後時光不禁淚流滿面。這是怎樣的24小時啊!
5月8日傍晚6點半,潘作良召集會議研究全縣近期的信訪工作;晚上11點半,他回到辦公室一直工作到深夜兩點多;5月9日淩晨5點多,他趕到建設中的新信訪大廳詳細檢查施工進展;7點半,他匆忙吃口飯回辦公室準備信訪調度會彙報材料;9點,他參加縣信訪工作調度會,做了一個多小時彙報發言,對全縣51個重點案件進行了細緻分析,提出息訪意見;下午1點,他接待了2名上訪群眾,足足談了三個小時;下午4點15分他又來到接訪科和同事一起研究信訪案件……商談中,同事們發現潘作良臉色灰白表情痛苦,手啪啪地直拍腦袋,勸他休息他卻説“沒事,老毛病,過一會兒就好了。”到了大約5點半,潘作良説頭疼得厲害像要炸開,同事們慌忙把他送往醫院……
這就是潘作良生命的最後一天!但是在他擔任信訪局長的607天裏,他卻不知道度過了多少個這樣的一天!
在同事們眼裏,潘作良就像一隻上足了發條的鬧鐘,殫精竭慮不知疲倦,而對待個人或家裏的事,他永遠在“等有時間”,“等忙過這一陣兒再説”。
潘作良患面部痙攣已有三年多,家人多次勸他到醫院治療,他總是説:“等有時間吧!”直到發展到雙眼睜不開、看不清文件的程度,他才在一次出差之後住進醫院做了開顱手術。
潘作良家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從來沒有粉刷過。妻子女兒不知向他提了多少回,潘作良總説等有時間再説吧!這一推就是十多年。去年總算有點時間,剛要開工潘作良的電話又響了……還是妻子和女兒找人把墻簡單刷了一遍。今年“五一”家裏本打算把破碎的地面修整一下,可到最後潘作良還是説太忙了,等奧運會以後再説!這一拖,他再也沒有機會了……
"百姓的事比天大"
他是遼中人民的"孝子",卻不是父母的 "好兒子"
潘作良無比重視自己從事的信訪工作,因為“一頭是黨的重托,一頭是群眾的期盼。”他常對下屬説“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群眾就是我們的父母,不把群眾的事情辦好,就是不孝之子。”
長街送別潘作良。
上萬群眾自發送別潘作良。
為潘作良送葬的隊伍中,泣不成聲的老知青們不會忘記,為了解決老知青的歷史遺留問題,為他們安度晚年提供一份生活保障,潘作良付出了多少心血!
劉玉蘭永遠忘不了去年10月12日她們幾個老知青到潘作良辦公室時的情形,當時犯了腰脫病的潘作良正在床上打“磨磨”,表情痛苦滿臉是汗……病成這樣還在接訪,老知青們被深深地感動了,“潘局長,你得好好休息,不能只顧著工作呀!”潘作良聽了卻説:“你們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們這麼大年紀了,又這樣相信我,讓我回家趴在床上去養病,我做不到啊!”
潘作良常説:“老百姓活得不容易,沒有難事他們是不會上門訴求的。”
潘作良“寒酸”的家。
四方檯鎮太平莊村62歲的老人白桂榮不會忘記,是潘作良幫助讓她多災多難的家庭種上了地,辦了低保蓋上了瓦房……聽到潘作良去世的消息,老人天濛濛亮就起身上路了,一輩子沒打過車的她步行3個小時到鎮上,又連打兩次出租車才趕到殯儀館,就為了再多看一眼潘作良。在殯儀館裏,她不顧工作人員的勸阻,拉住潘作良冰涼的手失聲痛哭,她哭逢年過節再也聽不到潘作良那"白大娘,吃上肉了嗎?"的親切問候;她哭自己有心裏話兒再也不能跟潘局長説了!
“潘局長,你真是我的大恩人哪!我家窮,沒有什麼送給你,我就給你磕個頭吧!”這是一位身患重病的老上訪戶在潘作良為其解決生活困難之後的心聲。
71歲的縣糧食系統傷殘職工馬仁權多年來一直為解決傷殘金而上訪,是潘作良幫其解決了問題,還與縣民政局協調,為老人送上了代步車。感動不已的馬仁權逢人就誇:“潘局長比我親兄弟想得還週到!”
在上訪群眾的眼裏,潘作良是“恩人”是“親兄弟”,可在父母的面前,他卻是一個“不稱職”的兒子。
潘作良的母親活著的時候有一個願望,就是想到北京看看。潘作良也一直想在休假時帶母親去趟北京,可他實在太忙了,直到母親去世潘作良也沒有兌現他的諾言!給母親送葬那天,潘作良哭著説:“媽媽您放心吧,我沒有帶您去成北京,我一定要照顧好爸爸,帶他老人家去北京看看……”
今年年初,潘作良答應父親奧運會結束後一定帶老人去北京看看。這個承諾再也無法兌現。
他為上訪群眾慷慨解囊
自己卻是"方便麵局長""小籠屜包局長""澡堂局長"
潘作良的女兒潘鶴常聽爸爸説:“什麼是共産黨的幹部?簡單地説,就是要真心實意地給百姓辦事。至於個人的事兒,差不多就行了。”
可是,潘作良眼裏的“差不多”,卻是“差得多”。
潘作良和妻子女兒在一起。(資料圖片)
據同事介紹,因接待上訪群眾和在單位加班,潘作良經常錯過飯時,泡一碗方便麵充饑對他是常事;每個月潘作良差不多要消耗兩箱方便麵,群眾戲稱他為"方便麵局長"。到北京出差時潘作良經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就因為那裏既能洗澡又能管飯,由此他又多了一個“澡堂局長”的稱號。
就是這樣一個生活節儉的局長,對上訪群眾卻經常慷慨解囊。
上訪群眾齊靜回憶,“我每次去,他肯定問我,你吃飯沒?我要説沒吃,他二話不説,拉著我就上食堂、去飯館,臨走還給我拿路費……”可齊靜卻不知道,潘作良自己在外時,從來不捨得下大館子,他最常吃的,就是五六元一屜的小籠包。
吃住如此,穿著也一樣。個頭近1米8的潘作良一表人才,可在整理潘作良的遺物時,親友們傷心地發現,他竟然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同樣“寒酸”的,還有潘作良的家。一套60多平米的老房子住了20年,傢具都是當年潘作良結婚時買的,洗衣機是老款的雙缸威力牌,客廳沙發還是多年前的人造革沙發,廁所還是蹲便式的,所有房間的燈都是管式日光燈,墻角立著一台已經很少見的老式風扇,門框的漆都掉得斑痕點點……
這就是一個信訪局長的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寒酸”的局長,卻時常資助那些家境困難的上訪者生活費、路費,義務幫扶多個特困家庭和貧困學生。逢年過節,他都會親自去看望那些老上訪戶、老傷殘軍人和貧困老人。據粗略統計,僅給上訪群眾購買的簡單生活用品,他就至少花了5000多元。
他以工作“有能耐”出名
面對親友的“照顧”要求,他卻説“我沒有這個能力”
在遼中,潘作良是名人,以"能耐"出名--能力強,耐心好。"他就像陽光,以無形的力量讓人折服。"旁觀者與上訪群眾都這樣説。
在被稱為“機關第一難”的信訪崗位,每天面對的都是一張張怒氣沖衝的臉,聽到的都是一撥接一撥的哭聲罵聲埋怨聲,碰到的是一個個錯綜複雜的矛盾糾紛、煩事難事。應對這樣一種局面,僅靠一張笑臉、兩袖清風,遠遠不夠。
"要有為民服務的真心;換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負責的責任心;解決難題的決心;長期作戰的恒心。"潘作良時常這樣向同事講。
潘作良長在農村,了解底層的情況與疾苦。20多年的農村工作,使他熟悉政策,群眾觀念強;勤學理論,結合實際,使他掌握了深厚的法律知識及運用能力,縣法院的許多同志親切地稱他為"編外法官"。在化解矛盾方面,他的積累無人能比,貼近群眾的親和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處置問題的能力構成了潘作良讓人折服的要素。
潘作良常説:民之難即黨之憂,幹部做工作不能怕矛盾、怕困難,共産黨的幹部就是要為黨分憂,為民解難。
“潘局長敢於面對矛盾,勇於化解矛盾,善於處理信訪難題。”信訪局接訪科科長于守福這樣評價潘作良。于守福清楚地記得,今年4月的一天,劉二堡鎮100多名貂貉養殖戶因對養殖小區補助款數額有異議圍堵鎮政府。剛剛出差回來的潘作良穿過黑壓壓的人群,大喊一聲“我是信訪局長,有什麼事大家跟我説!”。面對一片哭訴與罵聲,他耐心地傾聽著,認真地記錄著,然後動情地對群眾説:“鄉親們,我非常理解你們的心情!我也是農家院長大的,將心比心,很理解你們的難處!但是,咱不能一著急就蠻幹哪!上訪得依法、逐級、有序。” ……一起情勢嚴峻的群訪事件,就這樣被他用真情和智慧化解了。
607天,潘作良像一個藝術家,在信訪的大舞臺上,用自己的激情、才華與智慧,完成了一部又一部感人肺腑的劇作。
但面對親友給予“照顧”的要求,他卻直言“我沒有這個能力。”
多年來潘作良的妻子賈麗娟一直是縣燃氣公司的收費員,住戶的一句“局長夫人來收費了”常讓賈麗娟挂不住臉。對此,潘作良説:“局長夫人收費有什麼不正常的?”夫人如此,親屬朋友更不例外。
這是潘作良直系親戚構成情況的一份清單:三個哥哥三個姐姐均是農民,沒有正式職業,大哥兩個孩子,一個給人送氧氣瓶,一個在商場當售貨員;二哥一個孩子已大學畢業還沒有工作。
對此,潘作良的親屬也不是沒有怨言,但看到成千上萬的百姓自發佇立遼中長街為潘作良送別,看到那一張張悲痛不已的臉,他們對這位"寡義"的親人有了深深的理解……
“四十三年塵與土,一心為民永造福”。潘作良追悼會上的一幅輓聯,以寥寥數字概括了潘作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也一語道出遼中人民對潘作良深切愛戴的奧秘所在。
6月30日,“遼寧省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87週年暨潘作良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遼寧人民會堂舉行。潘作良同志平凡而光輝的事跡,在全省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潘作良同志精神轉化為推動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奮力拼搏、紮實工作,為加快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和建設和諧遼寧而努力奮鬥。
有一個深夜,潘鶴陪爸爸在辦公室加班到10點多。好不容易幹完了活兒,單位的守衛人員就給爸爸打電話説,遼中鎮的一家住戶房子倒塌了,希望他去處理。當時潘鶴還説:“這事怎麼也找信訪局呢,不是應該找民政嘛,再説不是還有鎮政府的嘛!”可爸爸説:“人家房子都倒了,你還有心説這個?不論是哪個部門管的事情,那都是百姓的事啊,百姓的事情爸就得管哪……”説罷,就急三火四地往鎮上跑。那一宿,爸爸沒有睡,一直陪著那家可憐的人到天明,然後,他張羅著給人家蓋房,一切安排妥當後,他才回到城裏。
責編: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