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3月9日9:00,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進行大會發言。央視國際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張榕明: 各位委員,現在開會。今天大會的執行主席是大會常務主席帕巴拉•格列朗傑、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李兆焯、張榕明。出席今天大會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也出席了會議,讓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上午會議的內容是繼續進行大會發言,會議將有16名委員做大會發言。 [ 2008-03-09 09:01:38 ]
張榕明: 現在請厲無畏委員發言。 [ 2008-03-09 09:02:38 ]
全國政協委員 厲無畏: 我代表民革中央發言的題目是: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積極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中共十七大報告系統闡述了現階段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參加我們聯組討論會,並就發展兩岸關係發表了重要講話。經過討論,我們民革組完全贊同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 [ 2008-03-09 09:03:15 ]
厲無畏: 近年來,我們全黨上下深刻認識到,台灣問題事關祖國的完全統一大業,事關國家的核心利益。作為參政黨,我們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為此,我們建議: [ 2008-03-09 09:03:32 ]
厲無畏: 一、繼續把反獨遏獨作為當前對臺工作的重要任務,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絕不動搖,反對“台獨”分裂活動絕不妥協。陳水扁當局頑固推動所謂“入聯公投”,蓄謀突破一個中國的底線,“台獨”分裂活動已成為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最大危害,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對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當前,我們必須把反獨遏獨鬥爭作為對臺工作的重要任務,及時有效地應對各種挑釁活動,維護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保衛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 [ 2008-03-09 09:03:44 ]
厲無畏: 二、積極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和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所在。我們應繼續推動構建和完善兩岸互補互利、務實有效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力爭在促進兩岸直接“三通”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 2008-03-09 09:04:36 ]
厲無畏: 同時,建議對已經出臺的惠及廣大台灣同胞的幾十項政策措施及時進行拓展深化,使廣大台灣同胞更加切實地感受到中共中央對臺政策所帶來的利益。建議對大陸台資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為廣大臺商在祖國大陸順利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 2008-03-09 09:04:52 ]
厲無畏: 三、進一步做好爭取台灣民心的工作。兩岸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胡錦濤總書記曾經指出:“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是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重要力量。台獨分裂勢力越是想把台灣同胞和我們分割開來,我們就越是要更緊密地團結台灣同胞。 [ 2008-03-09 09:05:03 ]
厲無畏: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尊重他們、信賴他們、依靠他們。”我們要重視了解和把握台灣社會的複雜情況及民眾的真實思想狀況。在工作中要注意尊重、體諒台灣民眾在特定的歷史和社會環境下所形成的複雜心態,盡可能顧及他們的感受和利益。我們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的要求,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台灣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對促進和平統一有利的事情,我們都要盡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 [ 2008-03-09 09:05:16 ]
厲無畏: 四、加強交往,擴大共識,進一步深化兩岸政黨交流。我們要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繼續加強與台灣政黨的交流與合作。對於那些曾經對“台獨”抱有幻想、主張過“台獨”甚至從事過“台獨”活動的人,只要他們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我們也要努力團結,以誠相待。 [ 2008-03-09 09:05:28 ]
厲無畏: 五、牢牢把握兩岸和平發展主題,積極推動兩岸達成和平協議的進程。中共十七大報告鄭重呼籲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面。這一重大政治宣示,反映了兩岸同胞的共同願望,適應了兩岸和平發展的迫切需要。 [ 2008-03-09 09:05:39 ]
厲無畏: 隨着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交流對話、協商談判、達成和平協議的條件,已經逐步走向成熟。我們深信,通過談判,可以逐步尋求解決兩岸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往等重要問題的辦法,對未來兩岸關係進行規劃。我們全黨上下要進一步團結台灣島內反對“台獨”的各個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共同推動這一進程。 [ 2008-03-09 09:05:50 ]
厲無畏: 主席,各位委員,民革作為以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為工作重點的參政黨,將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下,與全國人民一道,為推進兩岸和平發展,堅決有力地開展反獨遏獨鬥爭,做出應有的貢獻! [ 2008-03-09 09:06:01 ]
張榕明: 現在請楊孫西委員發言,請李利君委員準備。 [ 2008-03-09 09:06:56 ]
全國政協委員 楊孫西: 我發言的題目是保持香港特色為國創造財富。日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參加本次“兩會”的港澳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時發表了重要講話。胡主席在講話中強調,“希望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同心同德,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胡錦濤主席的講話表達了國家對港澳市民的期望,完全符合港澳市民的根本利益,也再次明確了香港、澳門的發展路向。 [ 2008-03-09 09:08:17 ]
楊孫西: 事實證明,發展香港經濟最根本的是要繼續保持國際化市場特色,進一步加強與內地經濟融合,這樣既有利於香港自身的發展,又可參與國家建設,為國家創造更多財富。藉此,本人擬從以下四個方面談一些看法,僅供大家研究參考: [ 2008-03-09 09:08:41 ]
楊孫西: 一、善用香港的集資功能,大力推動國企上市 近一段時期以來,在人民幣繼續升值、次貸危機困擾歐美金融市場的背景下,國際資金大量涌入香港。專家預測,國際資金滯留香港股市的情況還將持續。不過,國際“熱錢”追求的是短期利潤,往往造成股市大起大落,同時也帶來通脹、貴租和資産價格上升等負面影響,對於這一點應有清醒的認識。因此,建議中央把握好時機,善用香港的集資功能,推動更多大型國有企業來港上市,轉化國際“熱錢”所帶來的不利因素,促使其成為擴充國有企業、壯大業務生産的實質投資。 [ 2008-03-09 09:08:54 ]
楊孫西: 二、建議國家選擇高科技産業專案項目落戶香港,進而促進兩地經濟轉型,共同提升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不可否認,香港經濟存在着結構性問題,這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問題。業界人士認為,香港如果能與內地合作實施高技術産業重大工程和高技術産業化重大專案項目,加強投融資和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則不但可以促進國家産業創新技術和生産經營一體化,也可為香港的産業重組創造條件。 [ 2008-03-09 09:09:44 ]
楊孫西: 應該看到,作為國際化的經濟城市香港在國際地位、資本、技術和管理方面具有較大的比較優勢。尤其是高技術企業的産品在某種程度上對原材料有較高的要求,在香港從事高技術的研發和生産,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從世界各地採購合用的原材料。 [ 2008-03-09 09:10:02 ]
楊孫西: 從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特區政府不妨把握近年來財政狀況持續良好的有利時機,抽取部分財政盈餘,以公共資金入股或設立政府風險投資基金幫助啟動,並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內地及世界其他地區有發展潛質的高技術産業項目落戶香港。 [ 2008-03-09 09:10:31 ]
楊孫西: 三、邀請香港專業人士參與國家“十二五”規劃 事實證明,香港成功地實施“一國兩制”,這不僅是中國共産黨人對歷史的鄭重承諾,也是一代偉人高瞻遠矚的治國方略。回歸後的香港仍然擁有自由市場經濟制度、零關稅和優良的法律制度。同時,香港具備了一定的集聚功能,比如資金和人才的集聚,以及成熟的市場理念和管理經驗的擴散。 [ 2008-03-09 09:11:23 ]
楊孫西: 現在,社會各界均認同,香港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發展。據悉,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籌備工作將要開始。雖然,國家的發展規劃並不包括香港,但可以考慮邀請香港專業人士參與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研究制訂工作。這樣既可借鑒香港的視野和經驗,還可共同為加強兩地經濟融合進行統籌部署。 [ 2008-03-09 09:12:06 ]
楊孫西: 四、為充分發揮香港兩大優勢,促進以投資增長帶動經濟增長,建議中央政府採取一些有效措施,幫助香港在自身發展中為國家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 2008-03-09 09:12:29 ]
楊孫西: (1)建議中央放寬條件,鼓勵內地金融界加強與香港金融界合作,為內地企業集資,共同拓展海外業務。(2)建議中央與香港特區政府共同協商,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開拓新的投資熱點,吸引外資和內地大型企業落戶香港。(3)建議由中央協調兩地有關機構,開放大門改善香港的人口結構。 [ 2008-03-09 09:13:21 ]
張榕明: 現在請李利君委員發言,請學誠委員準備。 [ 2008-03-09 09:13:49 ]
全國政協委員 李利君: 我發言的題目是健全國家問責制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十七屆二次全會上指出:要以改革精神推進制度建設,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努力形成權力運行監控機制。這一機制的基本目標是規範制約公權力的運行,而建立問責制是其核心內容。 [ 2008-03-09 09:14:37 ]
李利君: 我國已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問責的法律、紀律規定,如《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黨和政府也是很重視對黨政領導幹部失職責任追究的,如對安全責任事故的查處等。可以説,我國問責制已基本形成,它對加強權力運行的監督發揮了積極作用。 [ 2008-03-09 09:15:13 ]
李利君: 但是,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問責制在實施中逐漸顯現出了一些不可忽視的缺陷或不足,主要表現為:1. 問責範圍欠全面。現行問責制強調對行政機關領導幹部的行政問責,這固然是應當和重要的,但在我國現行政治體制下,僅強調行政問責是不夠的,因為問責是問公權力運行之責,問責的範圍依法應當包括一切掌握公權力機關單位如黨政機關、司法機關和公共事業管理單位的領導幹部等等。 [ 2008-03-09 09:15:48 ]
李利君: 2. 問責制體系欠完備。現行問責制主要限於違反法律和黨紀政紀的問責,缺乏對權力運行者政治和道義層面的問責,這可以説是導致一些地方責任事件發生後處置遲緩、影響擴大和問責中“丟卒保帥”等現象發生的一個原因。對權力運行者的這種問責主要是基於憲法和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如維護黨和政府形象,對人民利益損害的道義救濟等),從政治和道義上承擔的責任,是對所有領導幹部的一種共性問責,不同於單純對個人違法違紀行為的個性問責,是問責制體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具有的一種制度。 [ 2008-03-09 09:16:50 ]
李利君: 3. 問責制可操作性不強。如被問責人的申辯程序因規定籠統而難以操作,對效率低下等勤政效能問題因缺乏具體規定而無法問責,以致各地各行其是,降低了問責制應有的統一性、公正性和權威性。 [ 2008-03-09 09:17:21 ]
李利君: 針對存在的問題,按照建立體系完備、程序科學、適用性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問責制度體系目標,適當借鑒國外通常做法(發生問責事件後立即作出公開道歉、免職等反應),結合國情,建議當前抓緊從以下幾方面推進我國問責制的完善: [ 2008-03-09 09:17:47 ]
李利君: 1. 完善問責制的宗旨、原則和適用範圍。確立以憲法、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原則為國家問責制的宗旨,明確問責制適用於所有公權力機關和單位的領導幹部、堅決貫徹“有權必有責”、問責與責任相適應原則,並依據這一原則修改和完善現有規定。 [ 2008-03-09 09:18:17 ]
李利君: 2. 完善問責制體系。除修改完善現行有關問責規定外,當前特別應抓緊研究制定有關政治和道義層面問責的制度,這可以彌補紀律和法律追究的空當或不足。政治和道義層面的行為規範和要求是憲法和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對各類領導幹部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其衡量標準具有統一性,是所有公權力機關單位領導幹部都應當遵守的共同準則。因此,該制度的建立應當是完全可行的。 [ 2008-03-09 09:19:03 ]
李利君: 3. 正確處理好三種問責的關係。政治道義、紀律、法律三種問責方式之間存在一種遞進關係,構成一個完整的問責體系。政治道義問責是前提和基礎,也是追究責任的一種快速反應方式,有利於儘快平息事態,消除民怨,同時,它還可以為進一步的紀律和法律問責鋪平道路,但它不能替代紀律和法律的追究,三者之間應當有機銜接,配套使用。 [ 2008-03-09 09:19:44 ]
李利君: 4.完善問責方式和程序。按問責程度與其責任大小相當的原則進一步規範自我問責和組織問責的方式和程序。如完善檢討、道歉、請辭、免職等問責方式和操作程序,明確事件發生後立即啟動政治道義問責程序等。 [ 2008-03-09 09:20:20 ]
李利君: 5.適當界定問責面。可按照問責適當、懲戒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明確對事關全局、情節嚴重、不良影響較大的問題或事件為問責的依據。 [ 2008-03-09 09:20:40 ]
李利君: 6.明確問責制的執行主體。按照中共黨管幹部的原則,對涵蓋所有領導幹部的問責制,宜由各級黨組織歸口管理,國家問責制也宜由中央頒佈。具體執行可明確:黨的機關的黨員領導幹部的問責,由各級紀委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受理;擔任政府、司法機關以及其他公共權力單位領導職務的中共黨員及非黨員領導幹部的問責,由紀委或監察部門&&調查,提出問責建議交相關任免機關作出問責決定。 [ 2008-03-09 09:21:22 ]
李利君: 總之,建立健全這樣一種適用於所有公權力機關單位領導幹部的、包括法律紀律及政治道義問責內容的、統一的問責實體和程序制度體系,將有力推進我國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進程,促進我國政治制度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完善。 [ 2008-03-09 09:21:48 ]
張榕明: 現在請學誠委員發言,請蔡達峰委員準備。 [ 2008-03-09 09:22:09 ]
全國政協委員 學誠: 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勢不可擋地席捲整個世界,各國綜合實力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由經濟發展、軍事裝備、科技進步、領土和地域擴張等所構成的硬實力(hard power)競爭愈演愈烈,而由文化感染力、價值觀感召力、道德影響力、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外交説服力等所構成的軟實力(soft power)競爭又風起雲涌、方興未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相互激蕩,使國際社會綜合國力間的競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格局。 [ 2008-03-09 09:23:16 ]
學誠: 在軟實力中,文化軟實力居核心要素。黨的十七大把提高文化軟實力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視和深刻闡述,體現出執政黨對當代國際社會競爭態勢的敏銳洞察,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深謀遠慮。 [ 2008-03-09 09:23:45 ]
學誠: “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由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院長約瑟夫•奈(Joseph•Nye)教授提出,他曾在克林頓政府內擔任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和助理部長,他把軟實力看作能夠影響他國意願和行為的無形精神力,包括文化的感染力、價值觀的感召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外交的説服力、國際威信與信譽力、領導人與國民形象的魅力等。文化、政治價值觀念、外交政策構成軟實力的三大源泉。 [ 2008-03-09 09:24:32 ]
學誠: “軟實力”其實代表的並非僅僅是文化力量,而是一種多元化時代中非軍事力量的統稱。如何站在整個世界人類的高度去謀求人類的福祉,追求人類文化的興盛和繁榮?秉承着中華幾千年文明的精髓,新中國歷屆政府盡最大努力以求與世界各個國家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在人類面臨的共同困難和災難面前力求與各國和衷共濟,共度難關。在別的國家和民族深陷危機和不幸時盡棄前嫌、慷慨解囊,展現出一個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智慧和風範,也展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抱負和胸懷。 [ 2008-03-09 09:25:27 ]
學誠: 中國的軟實力建設絕不以自己的文化價值觀衝擊、消解、侵蝕其他文明的文化價值觀,因而絕不會構成對其他文明的文化價值觀的威脅,它努力展示自己文明中具有普世價值的不朽智慧,也承認其他文明中也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不朽智慧,同時欣賞和尊重其他文明中與自己文明不同的特殊所在。 [ 2008-03-09 09:26:00 ]
學誠: 單一性、同質性、宰制性、擴張性不符合中華文明的內在邏輯,文化霸權主義、文化帝國主義、文化殖民主義在以和諧為主要特徵的中華文明中沒有存在的土壤,老子早就領悟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是説一個認識了宇宙真理和生命智慧的個體或民族就必然會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會大公無私;大公無私,就會圓融周遍;圓融周遍才能合符自然;合符自然才算合於道,合於道才能久遠廣大,始終無有危險。 [ 2008-03-09 09:26:54 ]
學誠: 宋儒張載提倡大心之説,在《西銘》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把整個人類都視為自己的同胞,把世界萬物看成自己的朋友。明儒王陽明提倡大人之説,大人者即“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宋明理學直接承繼先秦儒學和西漢經學而來,其胸襟氣度真可謂包涵乾坤,容納太虛,構成了中華文明和諧哲學的新高度。儒道二家都以其對自然社會、人類的明銳洞察和深刻領悟凝聚為中華文明的高超智慧,涵養着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思想和行為,是當代中國構建軟實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 2008-03-09 09:28:12 ]
學誠: 佛教和平地傳入中國,成功地融入中華文明並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形成了風格獨特、影響久遠深廣的中國佛教,與儒道一起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三大主幹,並以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和慈悲濟世的宗教情懷為中國文化中和諧理念和價值觀提供了信仰支撐和心靈關懷,使中國文化的“和諧”特徵更加突顯,更加深入人心。 [ 2008-03-09 09:28:36 ]
學誠: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佛教界積極參與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促進理解,增進友情,消除誤解,打開隔閡,把中國佛教文化的智慧和真理介紹到其他國家,讓更多的國家、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文明認識、認同、理解、欣賞包括中國佛教文化在內的中國文化,使西方敵對勢力妖魔化中國的企圖消弭於泱泱大國博大精深的文明光芒之中。為成此弘願,中國佛教協會在會長圓瑛、喜饒嘉措、趙樸初、一誠等諸大德的領導下,殫精竭慮,不懈奮鬥,贏得世界宗教界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 2008-03-09 09:29:36 ]
學誠: 一種文化、一種價值觀要得到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其他國家人民的認同理解與欣賞,必須具有超越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的普世價值,必須具有超越一個民族、一個文明、一個國家、一己私利的世界視野,應該説中國佛教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具有這樣的價值和視野,也只有具備這樣的價值和視野,文化資源才能轉化成現實的文化軟實力,從而有利於世界的永久和平和共同繁榮。 [ 2008-03-09 09:30:16 ]
張榕明: 現在請蔡達峰委員發言,請孫淑義委員準備。 [ 2008-03-09 09:30:34 ]
全國政協委員 蔡達峰: 我代表民進中央發言的題目是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培育社會生活共同體。眾所周知,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居住地與職業的關係以及居民的穩定性不斷弱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口自由流動不斷加速,社區居民呈現出多樣和多變的趨勢,不同來源地、職業身份、思想意識、生活習慣的居民在社區交匯和流變。 [ 2008-03-09 09:31:20 ]
蔡達峰: 今天的社區,鄰里關係疏遠了,相互幫助少了;個體的維權意識增強了,糾紛調解多了;社區組織公共活動困難了,居民自發集體行動容易了。總之,居民缺乏把社區當作家園的那種認同感和歸屬感,甚至把它僅僅當作棲身之處,有些社區被居民戲稱為“睡城”。 [ 2008-03-09 09:32:45 ]
蔡達峰: 社區是居民自我管理的基層組織,建設意義重大。社會矛盾集聚於此,社會活力也孕育於此。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要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這既是社會建設的目標,也是文化建設的任務。我們體會,“社會生活共同體”意味着要讓社區居民在自主管理社區事務中,逐步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形成共建共享、休戚與共、富有文化活力的“共同體”。文化是社會的靈魂。社區文化是培養社區居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建設“社會生活共同體”的最好途徑。 [ 2008-03-09 09:33:14 ]
蔡達峰: 民進中央就社區文化建設在雲南省和山西省進行了重點考察調研,上海、江蘇、四川、甘肅等省市的民進組織也圍繞社區文化建設進行了調研。我們看到,十餘年,社區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社區文化建設取得長足的進步。 [ 2008-03-09 09:33:47 ]
蔡達峰: 我們也看到,許多社區特別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社區文化的設施、經費和人才嚴重缺乏;文化建設和管理效益低下,資源匱乏與重復建設、閒置浪費現象並存;居民活動參與度較低,中青年居民興趣淡漠,外來人口得不到服務等等。 [ 2008-03-09 09:34:01 ]
蔡達峰: 總體來説,我國社區文化建設處於發展初期階段,它的管理由政府主導而不是社區自主,經費依靠財政而沒有社會參與,活動方式偏重臨時的大型項目而輕視常規節目,建設內容以硬體設施為主,參與者以老年人為主。為了建設“社會生活共同體”,我們要提高社區文化建設水平,而關鍵是政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定位自身在文化建設中的職能和角色,改進推動社區文化建設的方式。為此,我們提出五點建議。 [ 2008-03-09 09:34:42 ]
蔡達峰: 第一,明確社區文化建設的政府責任。從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來説,除了政府提供的文化館、圖書館等專業機構的文化服務之外,社區的文化生活也是公民文化權益的重要實現方式,理應有制度和經費的保障。建議將社區文化建設納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範疇,並納入地區社會文化發展規劃,從資金、政策、制度上推動社區文化的建設。 [ 2008-03-09 09:35:18 ]
蔡達峰: 第二,理順社區文化建設的管理體制。目前,社區事務與文化建設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沒有形成工作合力。在政府機構的改革中,應考慮把社區文化建設的職能與社區管理統一起來,將其歸併到一個部門。在此之前,要建立社區文化工作協調領導機制,在中央層面建立由中央精神文明辦&&,文化部、民政部等相關部委參與的部際協調機制。在地方,應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各相關部門參加的協調領導機構。 [ 2008-03-09 09:36:08 ]
蔡達峰: 第三,改進社區文化建設的政府指導機制。要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的文化建設的主體作用。政府的職能應集中在文化活動指導和經費支持上。要轉變群眾文化匯演等運動型的活動模式,通過組建以社區居民為主的社區文化委員會、社區文化團體,為社區購買文化服務,向社區派遣文化指導員、文化信使等方式,推動社區文化建設深入開展。 [ 2008-03-09 09:36:50 ]
蔡達峰: 第四,加強社區文化工作者隊伍建設。社區文化隊伍的缺乏,嚴重制約了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和質量的提高。我們要創造各種機會對社區文化工作者進行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其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建議政府從人事政策和教育培訓兩個方面,專題研究社區文化人才建設問題,制訂相應的人才建設規劃和培訓計劃,幫助社區建立一支穩定的、有專業能力的文化工作隊伍。 [ 2008-03-09 09:37:30 ]
蔡達峰: 第五,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由於缺乏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社會資金和資源對社區公益文化投入缺乏積極性。應出臺相應的稅費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社區文化建設,鼓勵企事業單位文體場所和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形成社會資源共享、多方積極投入的社區文化共享、共建局面。 [ 2008-03-09 09:38:14 ]
張榕明: 現在請孫淑義委員發言,請何維委員準備。 [ 2008-03-09 09:38:29 ]
全國政協委員 孫淑義: 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快推進中華文化標誌城建設 打造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悠悠五千年華夏文明史積澱而成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蘊含着超越歷史、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思想文化精華,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 [ 2008-03-09 09:39:50 ]
孫淑義: 面對社會急劇變革和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全面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日益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 2008-03-09 09:40:05 ]
孫淑義: 正是基於這一時代背景和社會共識,本世紀初,由中央和地方有關領導、69位“兩院”院士及社會各界有識之士聯合發起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的倡議,以集中展示豐富多彩、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文化,構建維護民族團結、增進文化認同的紐帶,打造體現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形成的核心價值觀、核心精神理念和核心道德信仰的東方文化聖城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 2008-03-09 09:40:47 ]
孫淑義: 工程的規劃建設,對於彰顯中華文化的血脈和靈魂,喚醒全民族的文化自覺自信;對於感召和凝聚全球華人,促進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對於推動中華文化創新,促進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多樣性發展,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2008-03-09 09:41:21 ]
孫淑義: 這一宏大工程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海內外同胞的熱烈響應。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先後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工程規劃建設“應着眼長遠,統籌規劃,量力而行,精心實施”。全國政協多位副主席和有關專委會積極倡導和推動,社會各界和海內外同胞紛紛表達強烈的參與願望。 [ 2008-03-09 09:42:03 ]
孫淑義: 根據專家學者多年論證,經國家發改委批准,中華文化標誌城項目建設地點確定在孔孟之鄉的山東省濟寧市,範圍涵蓋曲阜和鄒城兩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及兩市之間的九龍山區域。孔孟故里素有“血緣之根”、“文脈之源”、“和諧之邦”的美譽,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和中國傳統文化密集區,在全球範圍具有崇高地位和巨大影響力。 [ 2008-03-09 09:42:57 ]
孫淑義: 上古時代的炎帝、黃帝、少昊以及堯、舜、禹等均在此留下眾多遺跡。孔子、孟子等偉大先哲在此誕生,其思想魅力對後世産生了深遠影響,“斯文在茲,九州共仰”。把中華文化標誌城項目建設地點確定在孔孟之鄉這片文化沃土上,理由充分,條件有利,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 [ 2008-03-09 09:43:41 ]
孫淑義: 規劃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是實現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經始創舉,是傳承和延續中華文明的韆鞦偉業。作為一項國家重大文化建設工程,需要全國乃至全球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共同參與,更需要國家層面上的有力指導和政策支持。為此,我建議: [ 2008-03-09 09:44:18 ]
孫淑義: 1.把規劃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列為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樹立民族文化標誌,是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大事。建議將規劃建設作為國家重大文化發展戰略,作為國家軟實力建設的標誌性工程,納入國家文化建設總體佈局,作出統籌規劃,使中華文化標誌城具有法定性、惟一性和權威性。 [ 2008-03-09 09:44:55 ]
孫淑義: 2.確立中華文化標誌城國家級文化功能地位。中華文化標誌城體現國家意志、代表國家水平,建議確立中華文化標誌城的國家級文化功能地位,使中華文化標誌城成為舉行國家重要文化慶典和重大文化活動的法定場所之一。 [ 2008-03-09 09:45:23 ]
孫淑義: 3.對規劃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鋻於規劃建設中華文化標誌城意義重大、工程艱巨,在山東全力籌集資金啟動項目建設的同時,建議以國家名義設立“中華文化標誌城建設基金”,把標誌城國家紀念功能建築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資金納入國家預算;國家出臺扶持規劃建設標誌城的優惠政策,整合更多文化資源和各方力量,形成規劃建設的強大合力。 [ 2008-03-09 09:46:17 ]
孫淑義: 4.加強對中華文化標誌城規劃建設的指導和協調。為確保這一“國字號”重大工程順利推進,必須加強高層次的統籌協調。建議抓緊建立國家層面的指導協調機制,中央、國務院明確分管領導同志,並成立“國家中華文化標誌城建設指導協調小組”,或採取“國家中華文化標誌城建設指導協調聯席會議”形式,負責協調中華文化標誌城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明確中宣部、國家發改委、文化部和建設部等聯合組建辦事機構,以及時加強對規劃建設的協調與指導。 [ 2008-03-09 09:47:16 ]
孫淑義: 5.爭取全黨全社會和全世界華人對中華文化標誌城建設的廣泛支持。中華文化標誌城建設是一項百年工程、韆鞦偉業。建議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最大限度地增強全國各族各界人士和全球華人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在此,特別籲請全國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的特有優勢和作用,為中華文化標誌城的規劃建設作出貢獻。 [ 2008-03-09 09:48:02 ]
張榕明: 現在請何維委員發言,請吳正德委員準備。 [ 2008-03-09 09:48:18 ]
全國政協委員 何維: 我代表農工黨中央發言的題目是加強村級衞生室建設是促進“新農合”健康發展的緊迫任務和長遠戰略選擇。村級衞生室作為農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的“網底”,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的基礎環節,可為廣大農民提供價廉、便捷的基本醫療衞生服務。 [ 2008-03-09 09:49:16 ]
何維: 目前農民門診就診量的53%發生在村級衞生室。貴州省實施“新農合”後,村級衞生室就診率提高了30%,參合農民初診和常見病復診58.77%發生在村級衞生室。 [ 2008-03-09 09:49:49 ]
何維: 但是,中央在2006年頒佈實施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中,除將貧困地區部分村衞生室建設納入規劃外,其它都未納入;在2007年衞生部、發改委制定的《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國債)村衞生室建設指導意見》中對村級衞生室也未提出具體的建設目標和中央財政支持的明確標準。 [ 2008-03-09 09:50:19 ]
何維: 由於國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資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目前村級衞生室建設嚴重滯後,影響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健康發展,阻礙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目標的全面實現。 [ 2008-03-09 09:50:44 ]
何維: 在農工黨各級組織調研的基礎上,農工黨中央組織有關專家集中對貴州進行了考察,發現村級衞生室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村級衞生組織不健全,村級衞生室建築不達標,基本診療器械匱乏。 [ 2008-03-09 09:51:12 ]
何維: 貴州省平壩縣一位基層幹部説:“要做到小病不出村,要有一個窩(村級衞生室),要有一個人(衛療人員)。”但截至2006年底,我國還有11.9%的行政村未建立村級衞生室,其中大部分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按有關標準,村級衞生室應達到診斷室、治療室、藥房三室獨立,但貧困地區和邊遠地區的村級衞生室基本不達標。 [ 2008-03-09 09:51:56 ]
何維: 貴州畢節地區4158個村級衞生室中,85.3%是“居家坐醫”,三室混設,甚至農藥、殺蟲劑與醫療用藥混放,埋下重大醫療安全隱患。貴州省87.8%的村級衞生室只配有“老三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7%的村級衞生室甚至連“老三件”都不齊備。 [ 2008-03-09 09:52:30 ]
何維: 二是村級衞生室醫療衞生人員短缺、素質低、能力差。我國鄉村醫生從80年代末期開始嚴重流失,同時又缺乏有效的補充機制。目前全國平均每千農業人口只有村醫1.1人。以貴州為例,全省有鄉村醫生26440人,其中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僅佔5.3%,無鄉村醫生資格的佔8.4%,與國家規劃的有關要求相距甚遠。 [ 2008-03-09 09:53:21 ]
何維: 三是村級衞生室的醫療行為缺乏有效監管。部分村級衞生室用藥由村醫自行購銷,少數村醫從黑醫藥市場等非正規渠道購藥或使用過期、變質藥品的現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時,在小病診治上還存在着過度醫療問題。 [ 2008-03-09 09:53:43 ]
何維: 四是村級衞生室可持續發展缺乏保障。大多數村醫處於自生自養狀態。由於缺乏基本待遇和社會福利以及必要的激勵政策,村級醫療衞生隊伍極不穩定,人員年齡偏大、後繼乏人,村級衞生室的可持續發展缺乏保障。 [ 2008-03-09 09:54:09 ]
何維: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認為,加強村級衞生室建設是促進“新農合”健康發展的緊迫任務和長遠戰略選擇。現提出三點建議: [ 2008-03-09 09:54:26 ]
何維: 一、明確村級衞生室性質,加大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及能力建設,鞏固“網底” 國家應儘快出臺相關政策文件,一是明確村級衞生室是以集體籌辦為主的公益性醫療衞生機構,政府財政給予專項支持。二是建立以中央和省級財政為主的穩定投入機制,以多渠道籌措資金作為補充。三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執業准入標準,規範工作職責與流程,加強能力建設。 [ 2008-03-09 09:55:15 ]
何維: 二、加強村級衞生隊伍建設,提高衞生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在崗村級衞生人員的在職教育,國家統一組織培訓,提高服務能力。二是建立有效的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鼓勵、引導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以上的人才到村級衞生室執業。三是發揮中醫藥人才的作用。 [ 2008-03-09 09:55:51 ]
何維: 三、搞好配套改革工作,保障村級衞生室健康發展 一是落實對承擔公共衞生任務的村衞生人員的財政補助;二是要解決村級衞生人員的養老保險等社會福利問題;三是推行鄉村一體化管理,由鄉鎮衞生院履行對村級衞生室的人員、藥品、財務和醫療的統一管理職能,確保村級衞生室健康發展。 [ 2008-03-09 09:56:29 ]
張榕明: 現在請吳正德委員發言,請顏延齡委員準備。 [ 2008-03-09 09:57:19 ]
全國政協委員 吳正德: 我發言的題目是促進公正司法的幾點建議。晚清大學者嚴復100多年前留學英國,在旁聽庭審後感悟道,“公理日升”正是英國富強的根源。為了使我們的審判制度能夠“公理日升”,從而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我們建議: [ 2008-03-09 09:57:50 ]
吳正德: 司法人員確立了現代司法理念,能讓當事人相同的法律行為獲得相同的法律後果,相似的法律行為獲得相似的法律後果,使人人都會有一樣的心理預期,即法律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産的安全,如果侵害了他人生命和財産的安全,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樣,人民就會有對法律的威嚴和法制的統一的正確認識,進而産生對法律的信仰。 [ 2008-03-09 09:59:30 ]
吳正德: 二、以堅持審判獨立為原則完善審判制度 審判獨立是指法官只忠實於法律,法官只服從於法律。因為法官審判所依據的法律,包括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度的行政法規,以及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都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將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體現國家意志的法律。當法官依法獨立行使國家賦予的審判職權的時候,他就是在堅持黨的領導。因此,我們要以維護審判獨立為原則進行司法領域的制度創新。 [ 2008-03-09 09:59:58 ]
吳正德: 三、優化審判人員的構成,提高審判人員的地位和待遇 目前審判人員的構成不合理,一些法官的素質不高。如西南某省2006年底曾統計,在全省的法官中,有研究生學歷的僅佔2%,低於本科學歷的接近50%,並且從事審判工作的法官實際上僅佔法院在編人員的54.8%。從學歷來看,法官的整體素質比律師業、金融業、註冊會計師行業、資産評估業的從業人員偏低。另外,這幾年還不斷有優秀法官因待遇等原因改行從事律師業,進一步削弱了具體從事審判工作的法官隊伍的素質。 [ 2008-03-09 10:01:01 ]
吳正德: 我們認為,改變審判人員的構成,出路在於增加法官的輔助人員,較大幅度減少法官數量而重質量,同時提高法官的地位和待遇。對法官的任職年齡和退休年齡單獨作出規定,讓更多高素質、有經驗的法官能工作在審判崗位上。要建立律師、法官、檢察官等法律職業共同體,實現不同法律職業之間的有序交流。當前尤其要儘快打通司法考試合格人員進入法官、檢察官隊伍的通道,吸引優秀律師加入到法官、檢察官隊伍中來,優化司法隊伍的構成。 [ 2008-03-09 10:01:53 ]
吳正德: 四、建立法院的經費保障制度 建立適應公正審判的經費保障制度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建議法院經費由上級人大進行預算審批,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共同支持。上述西南某省絕大多數貧困縣法院的辦案經費主要依靠中央、省兩級撥付的“貧困縣法院辦案補助經費”,用同級財政同意後使用的訴訟費來彌補。 [ 2008-03-09 10:02:34 ]
吳正德: 據統計,該省法院僅基建欠款最高時達6億元。很難設想,如果一個法院的院長要為經費發愁,要為辦公樓和辦公設施費心,要為申請執行費補貼,而向當地政府的財政部門討經費的話,審判機關還能夠做到公正司法嗎?我們建議:法院一切經費應該由省級以上財政保障,法院的基礎設施、大宗辦公用品和車輛的採購均由政府部門按審批的預算實施,避免産生由法院來審理與自身有關的經濟案件。 [ 2008-03-09 10:03:21 ]
吳正德: 五、改革目前審判人員的任免制度 為了克服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不要讓司法審判出現所謂的“主客場”差異,需考慮改變目前法院設置與行政區劃完全重疊的現狀,重新設置司法區劃,讓一個基層法院轄幾個縣級行政區域、一個高級法院轄幾個省級行政區劃。 [ 2008-03-09 10:03:55 ]
吳正德: 我們還建議最高法院法官、高級法院法官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的法官由省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在省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對法官彈劾案進行審查,然後交常委會審議決定;法官的免職要有法定原因並通過法定程序才能進行,逐步建立法官終身制,使法官的任免區別於行政官員和人民代表的正常更換。 [ 2008-03-09 10:04:31 ]
張榕明: 現在請顏延齡委員發言,請爾肯江•吐拉洪委員準備。 [ 2008-03-09 10:04:51 ]
全國政協委員 顏延齡: 我發言的題目是凝聚政協委員集體智慧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2007年,澳區全國政協委員響應賈慶林主席關於港澳政協委員要在港澳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的號召,選擇“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推動澳門和諧社會建設”兩個專題開展調查研究,取得了各方面都滿意的調研成果,受到全國政協、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和澳門特首的高度評價。 [ 2008-03-09 10:05:42 ]
顏延齡: 這次調研活動,是澳區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的一次成功嘗試,也是“一國兩制”條件下澳區政協委員發揮作用的一次有益探索。 [ 2008-03-09 10:06:02 ]
顏延齡: 一、如何開展專題調研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和全體澳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市民安居樂業。但澳門産業結構單一和對外高度依賴的問題,成為澳門經濟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隱憂和障礙;澳門由一個相對傳統的社會急遽轉變為一個開放型的國際化社會,對居民的觀念、行為習慣産生了較大的衝擊。 [ 2008-03-09 10:06:49 ]
顏延齡: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經過斟酌,選擇“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推動澳門和諧社會建設”兩個專題,試圖從這兩個根本性、全局性問題的調研入手,凝聚各方面的共識,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探索政協委員發揮作用的着力點,破解“一國兩制”條件下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大課題。 [ 2008-03-09 10:07:19 ]
顏延齡: 兩個調研課題組,分別由政協常委擔任課題指導、專門委員會副主任擔任組長,委員根據特長和興趣選擇參加。這兩項專題調研,雖以澳區全國政協兩個課題組的名義開展,但實際上不同程度參與調研的人員已擴至澳區省級和副省級市政協委員,參與總人數達到300多名。 [ 2008-03-09 10:07:54 ]
顏延齡: 通過採用座談研討、提交書面發言、工作交流及問卷調查等方式,使調研工作有效地開展。除充分發揮委員擔任社團領導職務的優勢,分別在各自社團內部,以適當方式收集意見外,並注意借助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調研機構研究人員的力量,借鑒或參考有關的調研成果。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兩個專題調研活動按計劃順利完成。 [ 2008-03-09 10:08:32 ]
顏延齡: 二、經驗和體會 這次以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專題調研組的名義開展專題調研能夠取得成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 2008-03-09 10:09:00 ]
顏延齡: 一是調研的定位比較適當。政協委員就特區重大社會經濟問題開展調研,與政府部門、諮詢機構和學術研究機構的調研有所不同,主要是發揮政協委員社會聯絡比較廣泛、了解情況比較深入、提出建議比較切實的優勢,支持和幫助特區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改善施政,提高愛國愛澳隊伍對社會政治事務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 [ 2008-03-09 10:09:26 ]
顏延齡: 二是調研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這次調研活動,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和王忠禹副主席、馬萬祺副主席、鄭萬通秘書長予以充分肯定。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明確表示支持,認為這兩個專題調研與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一致,將有助於推動特區政府科學決策。全國政協委員、特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全程參與了調研,特區政府有關部門也注意參與研討活動,及時吸收委員們的意見建議。調研中,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始終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和鼓勵。 [ 2008-03-09 10:10:18 ]
顏延齡: 三是採取低調務實和科學的態度開展調研工作。這次調研,主要是在各級政協委員及其所在的社團範圍以內進行,聽取意見的範圍包括政府部門、有關社團和研究機構。調研工作進行的半年多時間裏,委員們都較低調,最後形成的報告也是以內部參考資料的形式呈送全國政協辦公廳和澳門特區政府。這次調研,採用了社會科學的一些研究方法,充分吸收和融合了各方面的觀點和意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兩份客觀全面反映情況、科學公允提出建議的調研報告。 [ 2008-03-09 10:11:14 ]
顏延齡: 三、幾點建議 胡錦濤主席在會見港澳地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時提出: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包容共濟促進和諧,努力創造香港、澳門更加美好的明天。今年是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起步之年,澳區新老政協委員都在思考,如何在國家層面參政議政的同時,更多關注澳門當地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進一步在當地發揮作用。我們有如下建議: [ 2008-03-09 10:12:04 ]
顏延齡: 1.希望給政協委員更多一些學習的機會。比如,參加一些定期或專項培訓,深入系統地學習和了解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措施、“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幫助委員提高參政議政的水平和能力。 [ 2008-03-09 10:12:26 ]
顏延齡: 2.希望健全政協委員開展調查研究的工作機制。通過這個機制,使調查研究成為委員發揮作用的基本形式。澳區政協委員可在兩個專題調研的基礎上,開展更深入、更有針對性的調研,比如就人力資源或者澳門特色文化建設等專題開展調研。 [ 2008-03-09 10:12:49 ]
張榕明: 現在請爾肯江•吐拉洪委員發言,請張世平委員準備。 [ 2008-03-09 10:13:06 ]
全國政協委員 爾肯江•吐拉洪: 我代表共青團中央發言的題目是加大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力度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4億,他們正處於思想道德養成關鍵階段、身心發育特別時期,需要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特殊保護。 [ 2008-03-09 10:13:46 ]
爾肯江•吐拉洪: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施行,2006年進行了全面修訂。去年“兩會”期間,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要以貫徹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為抓手,堅決掃除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會醜惡現象,着力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 [ 2008-03-09 10:14:06 ]
爾肯江•吐拉洪: 為了把黨和政府的要求落到實處,滿足億萬家庭的最大關切,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當前亟需設立全國性的工作協調機構,進一步加大貫徹落實“未保法”的力度,綜合規劃、整體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 2008-03-09 10:14:32 ]
爾肯江•吐拉洪: 首先,這是法律制定的內在要求。“未保法”條款明確規定:“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具體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法律頒佈16年了,全國性的機構卻一直缺位。“未保法”同時還規定,政府、司法機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都有責任和義務。 [ 2008-03-09 10:15:09 ]
爾肯江•吐拉洪: 這種責任主體的多樣性,使得“未保法”的貫徹落實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尤其需要成立全國性的協調機構,以具體貫徹落實法律的有關要求。 [ 2008-03-09 10:15:26 ]
爾肯江•吐拉洪: 其次,這是未成年人權益現狀的客觀需要。當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領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城市流動未成年人快速增多,農村留守未成年人達2300多萬,有近百萬未成年人在城市流浪,近300萬未成年人處於失學狀態,400多萬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團夥化、暴力化、低齡化趨勢等等。 [ 2008-03-09 10:16:05 ]
爾肯江•吐拉洪: 由於缺乏全國性統一的執法主體和協調機構,各部門在具體工作中,難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溝通,前瞻性不足、整體性不夠,內容交叉重復,各省區市工作缺乏全國性的規劃協調和指導,總體上使得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明顯滯後。 [ 2008-03-09 10:16:28 ]
爾肯江•吐拉洪: 第三,這是對國際法律實踐的重要借鑒。國際理論普遍認為,未成年人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單獨設立保護他們的工作機構,聯合國未成年人權利委員會明確要求“每一個國家都需要一個獨立的機構,負責促進和保護未成年人的權利”。許多發達國家也都在中央和各級地方設有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 [ 2008-03-09 10:16:56 ]
爾肯江•吐拉洪: 第四,設立全國性工作機構的條件已經具備。從各地來看,目前共有28個省區市和318個地級市,已經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從工作基礎來看,全國各級共青團組織都設立了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青少年維權工作體系和良好的工作格局。 [ 2008-03-09 10:17:25 ]
爾肯江•吐拉洪: 中央有關部門也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實質性工作。從有關經驗來看,2001年,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並在團中央設立辦公室,一直運轉良好,作用明顯,為其他類似工作機構的設立和運行,積累了豐富經驗和可以借用的組織平臺。 [ 2008-03-09 10:17:52 ]
爾肯江•吐拉洪: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我們加大貫徹落實“未保法”力度,對未成年人實行有效保護,恰恰是尊重和保障他們這些權利的根本前提。在此,提出兩點建議: [ 2008-03-09 10:18:21 ]
爾肯江•吐拉洪: 第一,儘快設立國家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並在團中央設立辦公室。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的議事協調機構,由相關部門作為成員單位,職能初步界定為:研究制定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重要安排,協調協助有關部門和人民團體開展工作,指導、督促和檢查地方工作。把辦公室設在團中央,有利於建立統一協調的青少年事務工作體系,有利於統一調配人力物力、避免機構交叉重復。各地已經設立“未保委”的346個省區市和地級市,344個把辦公室設在當地團委。 [ 2008-03-09 10:19:07 ]
爾肯江•吐拉洪: 第二,以委員會成立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制度保障,建立監督機制,切實貫徹落實“未保法”。建議由有關成員單位具體&&和承擔,促進配套法律法規的制定,完善可操作的司法解釋,並根據新修訂的“未保法”,指導和推動全國各地制定或修訂地方性法規政策。同時,建立有效機制,促進各成員單位主動發揮政府監督作用,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切實抓好執法檢查和個案介入等工作,共同推動解決突出問題。 [ 2008-03-09 10:19:52 ]
爾肯江•吐拉洪: 保護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既是重要而緊迫的崇高事業,也是牽動各方關切的民心工程,更是全體成年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為億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支撐起美好藍天,為祖國民族的未來發展支撐起強大希望。 [ 2008-03-09 10:20:20 ]
張榕明: 現在請張世平委員發言,請伍淑清委員準備。 [ 2008-03-09 10:20:35 ]
全國政協委員 張世平: 我代表全國婦聯發言的題目是:關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 促進他們的平等發展。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問題是現階段我國農民工問題的伴生問題。由於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農村留守流動兒童成長環境正在不斷優化,但總體上看,他們生存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 2008-03-09 10:21:20 ]
張世平: 一是農村留守兒童數量成倍增加。據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14歲以下農村留守兒童約有4000多萬,比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的2000萬增長1倍多,15—17周歲大齡留守兒童約有1000多萬。在全國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比例高達28%,部分省市已超過40%。四川、安徽、河南等6個勞務輸出大省的留守兒童佔全國總數一半以上。隨着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留守兒童數量有將繼續攀升的趨勢。 [ 2008-03-09 10:22:15 ]
張世平: 二是留守兒童監護問題突出。0—5周歲是兒童發育關鍵期,這一年齡階段留守兒童約佔農村同齡兒童30%,近20%的幼兒父母是在孩子1歲前外出,幼兒過早離開父母,影響生長髮育和身心健康。在留守兒童中父母雙方外出的已超過半數。還有一些年齡偏大的兒童是獨自生活,身邊沒有任何監護人。這對他們的生活、教育、心理和安全都會産生不利影響。 [ 2008-03-09 10:23:01 ]
張世平: 三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堪憂。留守兒童大多由文化水平偏低的隔輩人照料,45%的臨時監護人表示沒有指導留守兒童的能力,許多老人還同時照顧幾個兒童,只能主要照料生活。目前留守兒童初中輟學比例高於非留守兒童;高中就學比例低於非留守兒童。有的初中畢業後就進入非正規勞動力市場,缺乏有效的社會保障,還有的處於無人監管狀態,易成為侵害他人或受侵害的高危人群。 [ 2008-03-09 10:23:48 ]
張世平: 四是流動兒童面臨種種困難。全國農村流動兒童約有2000多萬,比2000年數量略有增長。農民工選擇把孩子留在家裏,與進城後的生活成本和諸多困難有直接聯絡。最突出的是教育問題,國家規定“兩為主”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的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落實,受課程設置、教學質量、升學制度所限,部分流動兒童難以適應城市教育,參加中高考時還會遇到更大障礙。在享受醫療保健、困難救助等方面與城市兒童也有一定差距。 [ 2008-03-09 10:24:51 ]
張世平: 農民工作為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為城市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子女由於遠離父母而承擔了本不該那個年齡承擔的諸多壓力。這不僅影響孩子的現在,也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甚至幾代人的發展;不僅牽動着億萬家庭,也關係着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與公平正義。關注留守流動兒童,就是關注民生,就是關注民族的發展,國家的未來。為此建議: [ 2008-03-09 10:25:44 ]
張世平: 一是加大法律保護監督力度,確保未保法、義務教育法有效實施。以戶籍管理、家庭監護、社會保障為重點,加強立法研究,規範留守流動兒童權益,強化監護人的法定責任,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和委託監護制度,增強其可操作性,使留守流動兒童問題能夠依據法律得到解決。 [ 2008-03-09 10:26:18 ]
張世平: 二是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把保障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平等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兒童發展規劃綱要目標體系,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監測評估和目標考核體系,建立長效工作機制,落實專項資金和重點工程,促進突出矛盾問題的解決。 [ 2008-03-09 10:26:47 ]
張世平: 三是加快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消除與戶籍管理相聯絡的就業、醫療、教育等政策瓶頸,落實“兩為主”政策,減少農民工子女就學升學障礙。建立農民工“帶薪休假”、“返鄉探親假”制度並納入勞動用工合同。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促進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和返鄉創業,有效控制留守兒童急增。 [ 2008-03-09 10:27:23 ]
張世平: 四是加強公共管理服務,建立以城鄉社區為依託的綜合服務平臺,大力發展寄宿制學校和託管中心等服務機構,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監護網絡作用,特別關注那些獨自生活的留守兒童。城市各項公共服務應覆蓋流動兒童,給他們更多傾斜與幫助。 [ 2008-03-09 10:28:00 ]
張世平: 五是發展家庭教育指導,支持創辦“四老”、“新市民”等家長學校,推進城鄉家庭教育網絡建設。在政府實施陽光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中,增加兒童保護和家庭教育內容,引導家長重視履行好監護人的責任,慎重選擇外出方式、時機和地點。 [ 2008-03-09 10:28:25 ]
張世平: 六是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加強留守流動兒童典型宣傳,引導他們積極向上,自強自立。注重宣傳的準確適度,避免將留守流動兒童“問題化”、“標籤化”。有效開展各項關愛行動,讓留守流動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真正做到同在藍天下,共同成長進步! [ 2008-03-09 10:28:55 ]
張榕明: 現在請伍淑清委員發言,請遲福林委員準備。 [ 2008-03-09 10:29:09 ]
全國政協委員 伍淑清: 我發言的題目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擴大對外開放成果。走過了3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30年曆史性轉變的基本背景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最鮮明的特徵就是實行對外開放。 [ 2008-03-09 10:29:43 ]
伍淑清: 改革開放特別是加入WTO後,我國通過引進外資,提高了工業製造水平和競爭力。例如,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索尼”和“東芝”等彩電,帶動了整個中國彩電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民族品牌“長虹”、“海信”、“康佳”等的發展壯大,極大地滿足了消費需求,很多産品開始出口世界各地,並在當地建立合資企業。 [ 2008-03-09 10:30:20 ]
伍淑清: 當前,我國利用外資的內外部條件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對外資的需求從以數量為主轉向以質量為主,現有的引資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是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迫切需要。為此,我建議: [ 2008-03-09 10:30:45 ]
伍淑清: 一是積極主動地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利用好兩個市場。改變各級政府一直以來過度偏重招商引進的傾向,將重心轉回本地經濟和企業,搞好兩個市場的互接互補,完善內部市場體系。對內,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培育國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努力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保護和提高農民的購買力;對外,推動實施品牌戰略,提升自主技術能力,提高各類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應變能力,注重發揮民營企業擴大出口的生力軍作用。 [ 2008-03-09 10:31:40 ]
伍淑清: 二是更加注重以市場換技術,推動國內科技進步和産業升級。改變粗放型的引資方式,減少並逐步限制外資入股、參股、並購等通過資本市場的外資引進,深入推進以市場換技術,更加注重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確立外商投資企業技術引進的主體地位,加強知識産權保護,鼓勵外商轉讓先進適用技術和進行研發投資,支持國內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開展技術配套。 [ 2008-03-09 10:32:28 ]
伍淑清: 同時,推動港澳台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的“本土化”和增值鏈條在當地的延伸。按照産業協調發展的目標,引進外資,“選資”發展,使招商引資成為産業發展與優化結構的重要途徑。 [ 2008-03-09 10:32:44 ]
伍淑清: 三是加大中西部地區的對內對外開放力度,實現東中西部互動和優勢互補。幾年來,我曾數十次地到過西藏、寧夏、新疆等西部省份,參與西部大開發的經歷告訴我,東中西部經濟的協調發展,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的重要一環。 [ 2008-03-09 10:33:19 ]
伍淑清: 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利用外資的目標和策略,避免引進在發達地區已經受到限制或排斥的外資,防止落後、污染嚴重的外資行業在不同地區之間的低層次平行轉移,造成地區間重復污染。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建立産業轉移促進中心,在中西部地區建立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園區。 [ 2008-03-09 10:33:44 ]
伍淑清: 四是深入研究和充分發揮香港作為自由港在融資、信息和研發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香港這樣一個通曉中西方文化的唯一大都市作為離岸經濟體的作用,符合國家的利益,也符合香港的利益。據統計,全球最大的100家銀行有78家在香港經營,最大的500強企業有超過60%在港設立辦事處,3000多家跨國企業在港有分公司,眾多國際採購集團聚集在港澳地區。 [ 2008-03-09 10:34:30 ]
伍淑清: 要充分利用港澳地區的國際經濟組織,促進與世界各國在不同層面上的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特別是促進我國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引進來”和“走出去”,使其儘快地與國際接軌。 [ 2008-03-09 10:35:13 ]
張榕明: 現在請遲福林委員發言,請黃志賢委員準備。 [ 2008-03-09 10:35:30 ]
全國政協委員 遲福林: 我發言的題目是推進新階段改革的三點建議。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的改革開放,全面釋放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體制源泉,使我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矛盾新問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要按照十七大的戰略部署,推進全面改革。對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 2008-03-09 10:36:09 ]
遲福林: 一、要以新的思想解放推動新階段改革開放的突破 改革和發展始終是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兩大主題。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發展過程中的必然因素,但更多的是由改革不到位形成和積累的。 [ 2008-03-09 10:36:43 ]
遲福林: 例如,可持續發展中的資源環境問題同經濟增長的體制機制缺陷相聯絡;民生問題與公共服務體制建設滯後相聯絡;貧富差距的問題,既反映了市場體制的不完善,也反映了分配體制改革滯後的現狀。新階段進一步解放思想,重要的在於打破不利於繼續推進改革創新和實現科學發展的觀念束縛和利益制肘,以使改革及時、主動地從經濟領域拓展到政治、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 [ 2008-03-09 10:37:27 ]
遲福林: 二、要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推進新階段的全面改革 新階段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點和關鍵。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首先在於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現經濟運行機制由政府主導向由市場主導的轉變,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提供重要的體制保障; [ 2008-03-09 10:38:07 ]
遲福林: 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重要的是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確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以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統籌中央與地方關係,其實質是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一個合理的中央與地方權力和利益格局,並建立與此相適應的財政稅收體制和官員考核機制。 [ 2008-03-09 10:38:34 ]
遲福林: 近幾年,雖然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了一定的進展,但同經濟體制改革的實際進程相比,總體上來説是相對滯後的。並且,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公共治理結構中的一些矛盾凸顯。例如,行政成本增大、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政治參與積極性提高與表達渠道不相適應的問題;政府官員的某些腐敗問題與社會監督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利益主體多元化與社會組織發展滯後的問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等,這些都對改善公共治理結構提出新的要求。 [ 2008-03-09 10:39:28 ]
遲福林: 十七大以後,各方面對新階段的大部門制改革寄予厚望。從現實看,重要的在於:(1)按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現實需求推進大部門制。當前,能源問題、環境問題不僅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也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儘管推進大能源、大環境的某些條件還不完全成熟,有些關係還有待理順。但是,儘快組建大能源、大環境、大交通對大局有利,對緩解我國當前經濟社會領域的某些突出矛盾有利。為此,大部門制改革需要在這些方面取得突破。 [ 2008-03-09 10:40:24 ]
遲福林: (2)按照完善公共治理結構的要求推進大部門制,需要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分離。這樣才有可能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 2008-03-09 10:40:58 ]
遲福林: 三、儘快建立高層次的改革協調機構 新階段的全面改革不僅涉及到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協調,還涉及到中央與地方利益的協調。這使得改革面臨多方面的挑戰,複雜性加深,改革的難度加大。過去30年改革的實踐證明,每當改革處在關鍵時期,改革的統籌協調就更加重要。落實十七大關於“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關鍵是儘快建立一個由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的、超脫部門利益的改革協調機構。 [ 2008-03-09 10:41:38 ]
遲福林: 從領導和謀劃新階段改革的要求看,建立改革協調機構的主要目的是:(1)加強對改革的統一領導,審時度勢,把握機遇,綜合協調各方面改革的順利推進;(2)強化改革的決策機制,對每一項重要的改革做出總體部署,堅持統籌兼顧、綜合配套;(3)綜合把握改革的總體情況,協調推進綜合性改革試驗和部門、地方的改革試點。 [ 2008-03-09 10:42:17 ]
遲福林: 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歷史新時期,全面改革面臨着難得的機遇。我們能否在未來的幾年內實現全面改革的新突破,對於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極為重要。 [ 2008-03-09 10:42:39 ]
張榕明: 現在請黃志賢委員發言,請林兆樞委員準備。 [ 2008-03-09 10:42:56 ]
全國政協委員 黃志賢: 我代表臺盟中央和全國臺聯發言的題目是實施兩岸企業合作創新促進高新産業共同發展。 [ 2008-03-09 10:43:32 ]
黃志賢: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海峽兩岸在高新技術産業領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大陸在基礎科學、高新技術和尖端科技方面的實力,與台灣應用技術和技術産業化方面的優勢正在形成良性互補。開展兩岸企業合作自主創新,不僅關係到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而且是促進兩岸經濟一體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 2008-03-09 10:44:00 ]
黃志賢: 隨着兩岸經貿交流的不斷深化,兩岸企業間的科技合作也逐步加強。但從目前情況看,台資高新技術企業與大陸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互動效應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台資高新技術企業依然沒有真正融入大陸的科技創新體系中,主要表現在: [ 2008-03-09 10:44:32 ]
黃志賢: 台資高新技術企業多是由台灣母公司以全部投資額設立的獨資經營企業,其內設的研發機構主要是承接母公司的技術轉移,在大陸獨立進行高端技術研發的能力還比較薄弱。此外,台灣母公司還嚴格控制核心技術向大陸轉移,在合資合作企業中能共享的大多是一般操作技術(如設備使用技術)和組織技術(如工藝流程、銷售網絡的組織)。因此,大陸台資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和“本地化”研發的水平還比較低。 [ 2008-03-09 10:45:24 ]
黃志賢: 近年來,大陸台資企業雖然普遍加快了本土化的步伐,但台資高新技術企業的生態群落仍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無論是集群的核心企業還是配套企業,基本上以台資為優先對象,形成以台資相互配套為主的內循環。而大陸本地企業由於技術、管理、行業標準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參與到其産業鏈分工的核心環節,少數進入的大陸企業也僅僅是從事低端生産,技術含量偏低。此外,台資高新技術企業與大陸本地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 2008-03-09 10:46:17 ]
黃志賢: 為此,我們建議:繼續深化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實施兩岸企業合作創新,促進高新産業共同發展,增強兩岸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 2008-03-09 10:46:34 ]
黃志賢: 一、樹立新的“民族工業”觀念 江蘇省吸引台資總額位居全國首位,當地政府在吸引台資、服務台商、幫助臺企發展等方面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把握住了“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資企業就是中國企業,台灣品牌就是中國品牌”。 [ 2008-03-09 10:47:09 ]
黃志賢: 通過將政府科技資金投入台資企業的研發活動、注重促進台資企業與當地民營企業的配套合作等政策措施,將台資企業與內資企業一視同仁,充分調動台資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共同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我們建議,借鑒“江蘇經驗”,樹立新的“民族工業”觀念,明確台資高新技術企業的作用和定位,促進台資企業融入大陸經濟發展軌道,走出一條開放條件下的合作自主創新之路。 [ 2008-03-09 10:47:50 ]
黃志賢: 二、將台資高新技術企業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當前,台資高新技術企業與大陸本地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仍處於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推動兩岸高新技術産業合作向更深層次的科技研發核心領域拓展。 [ 2008-03-09 10:48:17 ]
黃志賢: 我們建議,一方面充分發揮台資企業和研究機構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作用,鼓勵其承擔各級政府的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其與大陸研究機構、大學、高新技術企業以各種形式合作開展科技創新,把台資企業納入産學研合作一體化體系,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 2008-03-09 10:48:56 ]
黃志賢: 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出臺在重點技術領域制定標準的規劃,及時有序地推動兩岸技術標準的聯合製定與推廣,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民族標準,在行業中爭得領先的主動權,突破國外的標準壟斷,增強兩岸高科技産業共同面對國際市場競爭的實力,讓國際市場上涌現更多的“中國創造”。 [ 2008-03-09 10:49:28 ]
黃志賢: 三、切實解決台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我們了解到,在台資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具體困難和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加以重視並幫助解決。 [ 2008-03-09 10:50:04 ]
黃志賢: 我們建議,一是多渠道支持企業融資,包括:暢通政府部門對台資企業進行科技支持的渠道,在政府投資的科技資助項目中一視同仁,對台資企業科技創新予以資金扶持;探索將台資企業納入大陸中小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或推動建立兩岸民間性的臺商信用擔保公司,提高台資企業的信用擔保能力;進一步暢通、完善風險投資市場退出機制,增強創投業與高科技、成長型企業合作的積極性;規範審批程序,進一步暢通台資企業上市渠道等。 [ 2008-03-09 10:50:41 ]
黃志賢: 二是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管理,加強立法規範和執法力度,保障台資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 2008-03-09 10:50:54 ]
張榕明: 現在請林兆樞委員發言,請李君如委員準備。 [ 2008-03-09 10:51:08 ]
全國政協委員 林兆樞: 我代表僑聯界發言的題目是推進僑務資源共享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僑務工作,關懷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3月7日,胡錦濤總書記、賈慶林主席等中央領導參加了致公黨、僑聯界政協委員聯組討論。胡錦濤總書記在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後,對做好僑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2008-03-09 10:51:59 ]
林兆樞: 他指出,兩個幾千萬的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是中國獨特國情、是寶貴資源,是大發展的獨特優勢。要求各級僑務部門要努力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把僑界力量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把僑界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把僑界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為促進祖國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作用。 [ 2008-03-09 10:52:46 ]
林兆樞: 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積累了極其寶貴的經驗。珍視幾千萬愛國僑胞這一中國大發展的獨特機遇和寶貴資源,發揮愛國僑胞關心、參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讓愛國僑胞與祖(籍)國人民共建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這也是改革開放的一條成功經驗。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通過努力推進僑務資源共享,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於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2008-03-09 10:54:24 ]
林兆樞: 當前,推進僑務資源共享的條件已經具備。其一,符合僑胞的願望。愛國愛鄉、關心和參與國家現代化建設是廣大僑胞的優良傳統。其二,符合僑胞的利益。國家針對中、西部地區的引資引智等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中、西部具有能源、原材料、勞動力豐富、投資成本低等比較優勢,有利於僑胞事業的發展壯大。 [ 2008-03-09 10:55:00 ]
林兆樞: 其三,符合經濟發展趨勢。隨着國家産業佈局的調整和東南沿海地區的産業結構升級,包括僑資企業在內的部分企業內遷到中、西部地區發展是必然趨勢。 [ 2008-03-09 10:55:17 ]
林兆樞: 其四,僑務資源共享的優勢初步顯現。已有不少粵、閩、蘇、浙籍僑胞到中、西部投資創業,他們在事業取得成功之後又積極投身當地公益事業,進行興學助教、基礎設施建設等,為促進當地民族團結、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 2008-03-09 10:55:54 ]
林兆樞: 如何將僑務資源共享的可行性轉化為現實,推動實現僑務資源共享,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發揮僑務資源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我們有以下兩方面的建議: [ 2008-03-09 10:56:06 ]
林兆樞: 一、黨委和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黨委和政府要轉變觀念,切實加強對僑務工作的領導 1.要樹立“大僑務”觀。要轉變傳統的以僑胞的籍貫、地域等來認定本地區僑務資源多少的觀念,要深刻認識廣大僑胞是中華民族共有的資源。 [ 2008-03-09 10:56:30 ]
林兆樞: 2.要強化主動服務意識。不僅要以優美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吸引人,還要以真誠、熱心、人性化的服務感動人、留住人;不僅要重視僑資的引進,還要重視引進後的跟蹤服務;不僅要重視引進後企業的發展壯大,還要重視引進後的權益保護。 [ 2008-03-09 10:57:04 ]
林兆樞: 3.要加強對僑務工作的領導。要將僑務工作列入當地黨委和政府的議事日程,進一步建立健全僑聯組織。 [ 2008-03-09 10:57:15 ]
林兆樞: 二、僑務部門要多措並舉,努力推進資源共享 1.中央涉僑工作機構要加大對中、西部僑務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涉僑工作機構在制定有關政策和研究工作部署中,要充分考慮中、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予以適當傾斜,加大扶持力度。 [ 2008-03-09 10:57:44 ]
林兆樞: 2.東部僑務部門要加大對中、西部僑務部門的支持力度。不同地區僑務部門之間要樹立協作意識,積極採取以“結對子”等多種形式,推動東、中、西部僑務部門合作。 [ 2008-03-09 10:58:05 ]
林兆樞: 3.中、西部地區僑務部門要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僑務工作者要樹立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在政治覺悟、理論素養、知識水平、能力培養、工作作風等方面全面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 [ 2008-03-09 10:58:33 ]
張榕明: 現在請李君如委員發言。 [ 2008-03-09 10:58:49 ]
全國政協委員 李君如: 我發言的題目是人民政協在民主政治建設中大有可為。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起步,並且緊密結合經濟體制改革扎紮實實地推進,從廢除人民公社制度開始到現在,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 2008-03-09 10:59:18 ]
李君如: 近年來,政治體制改革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這種現象,不難理解。政治體制是我們整個制度的核心。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也必然日益尖銳地擺到我們的面前。 [ 2008-03-09 10:59:46 ]
李君如: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政治體制改革是一項比經濟體制改革更為複雜、更為艱巨的系統工程。推進這項工程,有兩點是必須注意的: [ 2008-03-09 10:59:57 ]
李君如: 一是要明確我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為了什麼。我們不管實行哪一種民主制度或民主形式,都必須有利於人民權益的實現和富裕幸福,有利於社會充滿生機活力和安定有序,有利於民族團結和睦和國家統一昌盛。凡是不利於這一民主政治終極目的的政治行為或民主形式,不管它有多麼動聽的名稱,進行多麼富有誘惑力的宣傳,都不能輕信和照搬。 [ 2008-03-09 11:00:17 ]
李君如: 二是要研究和尋找符合中國實際的民主政治實現形式。中國的民主政治要發展,既要學習借鑒國外一些先進和有益的成果,更要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進行理論創新,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我們致力探索的,應該是、也只能是符合中國的歷史和今天國情的,能夠真正給中國人民帶來安定和幸福的民主形式。這是一個不可更移的立場。 [ 2008-03-09 11:00:46 ]
李君如: 在這裡,我一再提到“民主形式”這個詞。有些人問我:你為什麼不談民主的內容和實質,而老談民主形式?我不是不談民主的內容和實質,而是多年來以討論民主的內容和實質為名已經講了那麼多的套話大話空話,應該換一換思路了。哲學家常常説,要使事物發展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必須找到同事物的內容相適應的形式。在研究政治體制改革的時候,我們能否也務實一點,認真地思考和研究一下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實現形式,形成真正有用的民主政治的體制和機制呢? [ 2008-03-09 11:01:28 ]
李君如: 我們應該注意到,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實踐中建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就其民主形式而言,正是“選舉(票決)+協商”兩種形式構成的。正如2006年2月8日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所指出的:“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 [ 2008-03-09 11:02:00 ]
李君如: 我當了五年政協委員,作為一名學者,我一邊履行委員的職責,一邊觀察和研究政協的運作過程及其機制,並且比較了中國其它的民主政治機構的運作機制,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人民政協制度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在發展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進程中大有可為。 [ 2008-03-09 11:02:24 ]
李君如: 過去,我們總認為政治協商會議制度既不是西方的上院,也不是政黨組織,有點不倫不類。其實,我們的人民政協集中了中國各個政黨、各個人民團體、各個民族、各個界別的許多精英。他們的不少提案和報告,不僅敢説真話,切中時弊,而且有真知灼見,對執政黨和政府治國理政有很大幫助。説實在話,這種制度一旦用好了,對於人類是一個很大的貢獻。 [ 2008-03-09 11:02:59 ]
李君如: 近年來西方政治學界興起了“協商民主”理論的研究熱潮,其重要原因在於,以往以選舉(票決)民主為核心的傳統西方民主理論,已經不能滿足今天人們日益增長的民主訴求。在民主化潮流的激蕩下,人們希望在政府決策、政府施政、政府監督、社會治理等各個環節上都有更多的參與權。我們應該重視並跟蹤他們對協商民主理論研究的成果。 [ 2008-03-09 11:03:31 ]
李君如: 與此同時,我們要看到,我們的政治協商制度與西方的“協商民主”有很多相似之處。嚴格地説,是西方的“協商民主”與我們的政治協商制度有很多相似之處。之所以要這樣倒過來説,是因為我們的政治協商制度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實踐,而西方的“協商民主”還剛剛處在理論研究和局部實踐階段。所以我説過一句話,在民主政治的問題上,我們既要向人家學習,但也不能妄自菲薄。 [ 2008-03-09 11:04:05 ]
李君如: 我們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委員,應該繼承我們前輩的光榮傳統,為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出我們新的貢獻。我們完全能夠創造出對人類有更大貢獻的民主的好形式。 [ 2008-03-09 11:04:48 ]
張榕明: 今天上午的大會發言進行完畢,休會。 [ 2008-03-09 11: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