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CCTV.com  2007年09月28日 19:32  來源: cctv.com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

    這一天下午,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動電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人民解放軍三軍受閱部隊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通過天安門前。群眾遊行的隊伍高舉紅旗,縱情歡呼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的誕生。

    開國大典之前,第一屆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選舉産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一致決議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綱領,任命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等。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務院機構負責人包括中國共産黨、各民主黨派、海外華僑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等許多方面的優秀代表人物、知名人士和專家,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團結建國的精神和政權特色。

    新中國成立後,領導和組織這場革命取得勝利的中國共産黨,成為在全國範圍執政的黨,擔負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新政權的重任,黨的各級組織和人民軍隊,在建立新國家的工作中表現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艱苦奮鬥的作風和嚴明的紀律,令人耳目一新。人民政府有效地開展工作,將全國人民迅速地組織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及其他各種組織裏。全國各族人民革命熱情高漲,廣大工農勞動群眾以翻身作主人的嶄新面貌,在戰爭廢墟上重建家園,恢復生産。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歡欣鼓舞,踴躍參加革命工作。許多身處海外卓有成就的專家學者如李四光、華羅庚、老舍等輾轉返回祖國參加建設。中華大地上呈現出萬象更新的局面。

    新中國一經成立,就迎來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後與蘇聯及歐亞十多個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在毛澤東訪問蘇聯期間,1950年2月14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有關協定。同時,在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原則下,積極改善、發展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尤其是鄰近的民族獨立國家的關係,使中國對外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到1951年,新中國同印度等四個亞洲民族獨立國家及瑞典等四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建立了外交關係。

    建國伊始,黨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嚴峻考驗。軍事上,國民黨還有上百萬軍隊在負隅頑抗。經濟上,所繼承的是一個十分落後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國際上,美國拒絕承認並竭力阻撓其他國家承認新中國,阻撓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對新中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的政策。此外,黨也面臨著因革命勝利而可能滋長的驕傲自滿、享樂腐化等腐朽思想的侵蝕。

    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根據七屆二中全會制定的各項基本方針,採取一系列措施,為鞏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鬥爭。

責編:李秀偉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