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談判
中華民族經過浴血奮戰贏得抗日戰爭勝利後,面臨著建什麼樣的政權國的鬥爭。
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要求和平,反對內戰。中國共産黨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蔣介石雖然打內戰的決心已定,但他要放手發動全面內戰還有許多困難,特別是他的精銳主力仍遠在西南、西北地區,運送這些部隊到內戰前線需要時間。
為了調兵遣將,爭取時間,部署內戰,蔣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致電毛澤東,邀請毛澤東速到重慶“共定大計”。蔣介石並不是真的想通過談判來實現國內和平。他的如意算盤是想利用這一著達到兩個目的:一個是,如果毛澤東拒絕到重慶談判,就給共産黨安上拒絕談判、蓄意內戰的罪名,把戰爭的責任推到共産黨身上,使他自己在政治上處於有利地位,而蔣介石估計毛澤東是不敢冒險來重慶的。另一個是,利用談判爭取時間,調兵遣將,部署內戰。
8月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的問題。8月25日,中央政治局鋻於形勢的發展,緊急決定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為代表,立即赴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同日,中共中央根據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討論,發表《對目前時局的宣言》。26日,中共中央向黨內發出《關於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
8月28日上午11時許,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國民黨政府代表張治中的陪同下,乘飛機離開延安,下午3時許,到達重慶。這是一個萬眾矚目的時刻。到機場迎接的有蔣介石的代表周至柔,以及重慶各界知名人士邵力子、張瀾、沈鈞儒、左舜生、章伯鈞、陳銘樞、黃炎培、郭沫若等。《大公報》記者在報道中這樣寫道:“幾百個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這是維繫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
毛澤東在機場向記者發表書面談話:“現在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中國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當前時機極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
重慶談判從8月29日開始到10月10日結束。這期間,毛澤東或者單獨,或在周恩來、王若飛的陪同下,或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參加下,就國共兩黨關係的重大問題直接與蔣介石進行了多次會談。有關國內和平問題的具體談判,則是在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和國民黨政府代表王世傑、張群、張治中、邵力子之間進行的。
經過43天的艱苦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並公開發表。國民黨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雙方協議“必須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雙方還確定召開各黨派代表及無黨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和平建國大計。這是重慶談判最重要的兩項成果。此外,談判還達成迅速結束國民黨的“訓政”,實現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合法;釋放政治犯等協議。
重慶談判的舉行和雙十協定的簽訂,表明國民黨方面承認了中共的地位,承認了各黨派的會議,使中國共産黨關於和平建設新中國的政治主張被全國人民所了解,從而推動了全國和平民主運動的發展。
責編:李秀偉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