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2007網絡媒體寧夏行 > 正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寧夏中部乾旱帶 |
灌區景象 |
大柳樹詳細資料,見《寧夏新聞網》“黃河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專題網頁(網址:http://www.nxnews.net/topics/dls/index.htm)
黃河黑山峽河段位於寧夏和甘肅省接壤處,是黃河上遊最後一個可以修建高壩大庫的峽谷河段,在黃河治理開發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戰略地位。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黃委會組織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勘測、規劃和研究工作,中國科協、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中國水電顧問有限公司等單位和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對河段開發方案進行了反復比選和論證,一致推薦黑山峽河段採用大柳樹一級開發方案。1997年,原國家計委和水利部審查通過的《黃河治理開發規劃綱要》,規劃大柳樹水利樞紐為黃河干流七大控制性骨幹工程之一。
(一)建設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的必要性
大柳樹工程高壩大庫的突出優勢、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協調黃河上中游水沙電關係的不可替代作用,是唯一能夠滿足維持黃河健康生命、促進西北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生態、能源安全需要的水利樞紐工程。
1、大柳樹水利樞紐是流域性控制工程,對維持黃河健康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0年來,沿黃各省區人民治理黃河成就輝煌。但是黃河健康生命也面臨諸多亟須解決的問題:河槽淤積萎縮加劇,過洪能力急劇下降,嚴重威脅防淩、防洪安全;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大量生態用水被擠佔,河道頻繁斷流;水質污染日趨嚴重,生態環境惡化。主要原因是水少沙多,水沙關係不協調。龍、劉兩庫投入運行後,平均每年將50億立方米水量調至非汛期使用,造成進入平原河道的中常洪水流量減少,黃河水沙關係更加不協調,加之近年經濟社會用水增加和黃河來水偏枯,加劇了寧蒙河段的淤積,黃河下游和小北幹流的主河槽急劇萎縮,潼關高程也居高不下,嚴重威脅黃河防淩防洪安全。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可在50年內保持56億立方米的調節庫容,對龍劉兩庫發電下泄水量進行反調節,對黃河水量和南水北調西線入黃水量進行合理配置,增加汛期輸沙水量,恢復和維持寧蒙河道行洪輸沙能力;能夠很好的適應寧蒙河段的淩情變化,使防淩保證率提高到90%以上;與中游骨幹梯級聯合運行,為中下游河段調水調沙提供水流動力條件;在大柳樹水庫的協調下,與上、下游骨幹梯級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實現全河資源綜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大柳樹水利樞紐是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性工程,對促進西北乾旱貧困地區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大柳樹工程受益區涉及的寧夏乾旱帶、陜西定靖、內蒙古鄂爾多斯和甘肅民勤等地區,既是西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欠發達地區,又是革命老區,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突出的特點是乾旱少雨、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落後、群眾飲水困難、生活貧困,同時該區能源、礦産資源富集帶,發展潛力巨大。實現這一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水。只有通過實施生態保護、結構調整、合理開發能源和礦産資源,推進“開發小綠洲、保護大荒漠”等措施,建設生態經濟區,才能促進這一地區經濟社會良性發展。大柳樹水利樞紐能夠統籌解決寧蒙河段供水、河口鎮最小生態基流、西線水量調蓄和上遊發電用水等一系列用水調水問題,可為生態經濟區提供便利和有保障的供水條件。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發揮效益前,通過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在不新增加引黃水量的條件下,現有灌區通過農業節水、水權轉換、工業高效用水等措施,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用水;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發揮效益後,利用新增用水指標為進一步發展大柳樹生態經濟區提供供水條件,併為國家糧食戰略儲備區提供水資源保障。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