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講堂》文史版春節特別節目《傳世家風》

節目介紹 “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應該怎樣和睦相處?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意味著什麼?我們應該交什麼樣的朋友?
一個家族如何強化族人的歸宿感和身份認同?
春節為何要祭祖?為什麼説它是後世與祖先的心靈對話?
尋找中國人個體成長的精神足跡,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的集體認同。
《法律講堂》文史版春節特別節目,特邀西南政法大學劉雲生教授為您講述《傳世家風》。
播出時間 2018年2月16日—2月21日 每天23:12 2月23日22:43 2月22日 24日 25日22:33 首播
播出頻道 CCTV-12 社會與法頻道 【進入《法律講堂(文史版)》官網】
視頻點播
節目簡介

2月15日播出:傳世家風·尊長



  尊長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對待長輩,不僅事關家道盛衰,還關係到國家興亡。那麼歷代家法是如何教導子孫尊長敬老的?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表達對長者的尊敬?

2月16-17日播出: 傳世家風·睦族(上)(下)

  

家族是具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社會群體。縱觀歷史,歷代家法都特別強調家族和睦、和諧相處,睦族成為了中國宗族文化的根本,那麼睦族有著怎樣悠久的文化淵源和歷史傳統?歷代家法特別注重睦族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2月18-19日播出:傳世家風·親友(上)(下)

  

俗話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儒家經典《中庸》把朋友、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一起,作為天下最重要的五種關係。那麼朋友對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該交什麼樣的朋友?歷代家法家訓又是如何訓導子弟交友之道的呢?

2月20日播出:傳世家風·和鄰



  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在中國千百年延續的傳統思想裏,鄰里關係始終是一種不是親人勝過親人的關係,傳統家法家訓也都教導族眾要維護 “睦鄰友好”、互愛互助的鄰里關係。那麼鄰里之情的可貴之處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與鄰居真誠相處?

2月21日播出:傳世家風·祭祖



  祭祖是後世子孫對祖宗先輩的祭祀和敬拜。在我國,它不僅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更是傳統家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在傳統社會,人們是怎樣祭祀祖先的?祭祖在傳統家法中佔有怎樣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