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新聞頻道 > 2008感動中國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感動:持久而凝重的力量

CCTV.com  2008年11月11日 11:1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中央電視臺200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將在春節期間播出。在從2005年1月3日到1月20日的社會投票期間,感動中國組委會共收到觀眾來信投票 張,網友投票 ,現在組委會正在進行緊張的計票。在最後的結果即將揭曉的時候,回望今屆以及以往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本身,我們已然感受到了感動中的持久而凝重的力量,發現著那其中眾多的感人之處。

    如果有誰在我們的心中抹上過一絲溫暖,或許,這就是感動了。我們從來都不缺少英雄和偶像。我們做的,只是希望將這抹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今年已是第三屆了。就活動的組織者而言,這一活動的宗旨、脈絡,乃至其意義所在,應該説已是日漸清晰。“梳理過去的一年所發生的事,發掘新聞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畫歷史瞬間,放大歷史細節”,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主任梁建增用簡短的話語詮釋了感動中國的內涵。

    中央電視臺原本就進行著“年度經濟人物”、“年度體育人物”的評選活動,這兩者都是從行業、專業的角度來進行評選。相對於這樣的行業人物的評選,年度新聞人物所含蓋的範圍則要廣闊得多,不僅包括著經濟人物、體育人物,還囊括了各行各業的其他人物。當感性被當作評選的第一情緒和首要條件,人們的眼前便是豁然的開朗:不論是什麼人,不論他是地位顯赫還是默默無聞,不論他的成就偉岸驚天地還是涓涓如細流,都能被納入視野,成為候選。作為活動的組織和承辦者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把感動作為定義和主題,以此評選出本年度的引起廣泛社會關注人物事件或者人物。在當下眾多的類似評選活動中,這樣的主題定義,可謂是另辟蹊徑而顯得獨樹一幟。而感動,是所有人的內心中最溫軟的情愫,當我們回溯這些普通或不普通的候選人的心路歷程時,觸及靈魂的洗禮,也會令這樣一個評選活動深入人心。

    “發現這一年中曾經有的一種感動,並把它凝固下來,化為一種力量,在人們心裏留下一點關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的記憶。”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副主任陳虻,對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評選工作做了這樣的規定。

    過去的兩年,20位當選的年度人物,我們記住了無所畏懼的學者劉姝威、笑傲蒼穹的英雄楊利偉、搏擊非典的醫生鐘南山,潤雨無聲的百姓書記梁雨潤,以及願人皆健的高耀潔。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階層,甚至國度,他們或是當年令國人精神振奮的重大事件的主角,或是在自己的天地中踽踽獨行的俠客,或是以一己之力眷顧他人的好人。在這些人中,有的在當時已經是聲名顯赫,有的是後來才為人所知。但在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執著與善良。

    感動在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都曾經有過,那是一個心靈被觸動、被感染、被凈化的美好瞬間,那是一種被一種力量所震撼的雙眼瑩潤的時刻。中央電視臺所作的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評選,就是將這種種的感動和記憶珍藏,以影像的形式把人格和精神,記刻在時代的書本上,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可以再次閱讀、重拾記憶,重燃鬥志,奮勇向前,讓我們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堅定、更加充滿希望和勇氣!

    我們知道,在十個獎盃後面,有上百個、上千個、上萬個感動你我的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長著感動,這感動就像天上下的雨,就像人臉上的笑。有了這份感動,我們的日子就會滋潤和溫暖。

    雖然每一年度,只可能有十位人物獲選,但感動的主題,的確另活動的組織者眼界開闊。就人物遴選的範圍,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中心組製片人孫金嶺説:“我們不以人物的背景、身份、職業、地位為尺度,不界定範圍,面向全社會、全人類,人選不僅包括大陸、港澳、台灣的中國人,還包括全世界的華裔及國際友人,只要他的精神代表了全人類共同的精神內涵。”

    2003年感動中國的人物中出現了一位外國人——日本律師尾山宏,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以一顆善良的心,無償地幫助日本侵華戰爭的中國受害者討回曾經失落的權利。他頂住騷擾、恐嚇的壓力,通過訴訟還歷史以真實。在我們的印象之中,中國人站在這邊,日本人站在那邊,但尾山宏這個日本人,站在了正義和良知這一邊。當尾山宏出現在頒獎現場時掌聲雷動,有幾位中國青年在儀式結束後,專程到休息室找到尾山洪,鞠躬致意。推委會的謝國明委員還在推薦理由中寫道:一個外國人,特別是長于遮掩家醜的日本人,為了給中國人伸張正義,不顧同胞的威脅利誘,確實令人感動。

    許多人至今仍不能忘懷收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時激蕩在心中的那份激動、心動和感慨,更有許多人潸然淚下。一位觀眾在看完頒獎典禮後給我們來信説:看到高耀潔用那三寸金蓮步履蹣跚的走入領獎臺的那一刻,我的雙眼濕潤了,再也抑制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看到她的背影,我理解了她的努力和良苦用心,更加促使我去關注中國的艾滋病人,為他們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貢獻。

    究竟是什麼力量如此強大居然能夠如此震撼人心,産生如此的影響力?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感動中國》節目的製片人朱波説,我們推選出來的人物之所以能夠感動那麼多人,並且讓這種感動凝固下來,化為一種力量,融入人們的記憶,是因為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們的事跡不是我們包裝出來的,更不是我們杜撰出來的,我們只是把它們實實在在的擺在觀眾面前,讓事實説話,讓觀眾從事實中去領略和感受那種崇高的精神。

    的確,或許因為事過境遷,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已不被人們所記取,但在他們的作為中,他們的人格中所洋溢出的精神力量,卻是不為時間的流逝而磨礪消減的,今天想來,我們依然會感受到一種化物的溫暖、一種劈堅的力量。當黑幕揭開,感動人們的,不是劉姝威的柔弱,而是知識分子的堅硬的良知;當飛船劃過天穹,感動人們的,不是楊利偉的豪邁,卻是英雄的兒女情長;當“亞洲飛人”流星般掠過跑道,感動人們的,不是劉翔的紀錄,而是那顆渴望飛翔的心;當偏見與恐懼被驅散,感動人們的,不是高耀潔的蹣跚步履和絲絲華發,而是母親的慈愛。在今年的20位候選人中,我們還見到了被聯合國授予榮譽稱號的科學家袁隆平、為了人民安危鞠躬盡瘁的好警察任常霞、明正彬、好公僕牛玉儒、有大學畢業後主動到偏遠山區支教的徐本禹。縱觀歷年的評選,我們看到所有人物的共同的特質是: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這就是他們成為感動中國的候選人的理由,這就是他們留在我們記憶裏的理由。

    感動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感動也沒有權威。儘管評選出來的10個人物排名沒有先後,並不存在誰比誰更感動,但是評選無論如何還是需要一個標尺的。作為活動的權威機構,感動中國人物推選委員會認為,所推選出的人物應該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特點: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獲得重大榮譽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各行各業具有傑出貢獻或重大表現,國家級重大項目貢獻者;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以個人的力量,為社會公平正義、人類生存環境作出突出貢獻;個人的經歷或行為,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社會價值觀取向及時代精神;個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現特別感人,體現出中國傳統美德和良好社會風尚。

    這也是在感性的衝動之外我們所追求的理性的思索。每一個人都離不開時代的背景,不論是感動者還是被感動者。與時代的大背景相結合,同社會的大環境同步,這是人物評選,特別是新聞人物評選之必須。在重大新聞事件中發掘人格的力量,展現精神的光芒,這顯然是這樣一個獨樹一幟的人物評選活動的特質。孫金嶺舉例説,今年的劉翔就是一個典型。也許如一個網友所説:劉翔只是做了一個運動員應該做的。但是,他就是在他應該做的事情裏面,達到了其他人不能企及的高度,他具有第一的特殊性,這就是平凡中的偉大。在2004年所有新聞裏面,我們無法忽視劉翔的存在。

    年度人物的評選還體現著媒體的一種價值取向,央視評選年度新聞人物代表著一種眼光、 一種觀點。生活中的很多人很多事,都會讓我們感動,人們投票推薦出的許多人物,他們的事跡、精神也都很感人。然而,最終當選的十個人,必然代表著中央級媒體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以及判斷,必然代表著符合我們時代主流的道德標準與精神追求,而同時,他們身上散射出來的溫暖和光芒,也必然會惠及最多的人,普照社會各個角落。讓更多的人感覺溫暖、感到振奮,讓人們看到溫情,看到希望,讓更多的中國人通過“感動中國”來感動自己,關照內心,改變生活,這是社會進步的力量和源泉。這也是 “感動中國”活動的真正意義。

    這並不是一次媒體活動,或者是一次簡單的媒體事件。梳理我們走過的人文歷史,對已經的經歷和即將的經歷,都有著非凡的意義。當感動從溪水匯成洪流,那就會是一種力量。

    這段話見於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副主任陳虻對2003年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工作的總結。他實際是在説,每一次已經進行的評選,以及還將繼續下去的評選,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這樣的積累,最終會或多或少推動並改變著歷史。每一位參與者,也同樣是在被感動中,感悟並見證著歷史。

    感動中國的人物評選工作的程序實際上很簡單,主要有三個步驟:一、收集候選人資料,邀請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精英組成推委會,二,根據推委會的推舉,觀眾、讀者、網友的投票推薦,確定20位候選人,三、發佈20位候選人資料,開始選舉投票確定最後的入圍者,舉辦頒獎晚會揭曉十大人物。

    但簡單之中,也有不簡單之處。感動中國人物評選,入圍的人物是從千千萬萬的人中篩選出來的,從成堆的資料中選取人和事,感人自是必不可少,但真實是其賴以生存的土壤。沒有真實的故事,就沒有説服力,觀眾就會質疑人選的來源,懷疑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的公正性、公平性。感動中國的候選人涉及的面相當廣,不僅有為人們熟知的公眾人物,而且也囊括了普通百姓。組織者制定的推選程序和推選辦法是:組委會收集、整理人物資料,提出推薦人選;邀請社會各界的知名專家和學者組成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推選委員會,由推委會選出認為合適的候選人物,並填寫他們的事跡材料和推舉理由。推委可以在組委會蒐集的人選中投票,推舉出認為合適的候選人物,並填寫推薦理由。組委會將根據推委會的推選情況,再經公眾投票和最終評議,確定“十大人物”。從往年的評選情況來看,諸如楊利偉、鐘南山這樣已為人所熟知,事跡有目共睹的人物,其真實、可靠性毋庸置疑,但是由觀眾推選出來的人物,其真實性就必需經過核實檢驗。作為組織者和承辦單位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每每調集精兵強將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已經掌握了大量的資料後,還需一批富有經驗的記者和編輯對候選人及其周圍進行採訪,考察人物所處的環境,傾聽人物內心情感的傾訴,切身感受那種精神的力量。

    從2002年到2004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評選,真實性這一原則始終未有改變。由於有了前兩屆的經驗,2004年的人物評選更加有序,完全進入一種制度化、程序化的操作。為了使評選不囿于央視的視線之內,而更能體現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組織者選擇並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共計43人,組成了陣容強大的推選委員會,這其中既有往屆的推委會成員,比如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章啟月、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章良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等政府官員和社會知名人士,也把往屆感動中國當選人物的代表也納入其中。如此權威而陣容強大的推委會,勢必使得2004年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際會風雲,動人心弦。

    “在媒體中工作久了,見識得太多、經歷了太多,對許多事情就有些麻木了,但是感動中國節目錄製時,我們的編導和攝像,卻是常常因為淚水模糊了雙眼而無法正常地進行拍攝和畫面的切換。”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的總導演樊馨蔓談到這兩年製作節目的感受時説。連續兩年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敬一丹都是擔任主持人。主持過大大小小的,各種形式的晚會,在舞臺上為無數的人頒過獎的她,在主持和採訪中,經常是聲音哽咽,淚光閃閃。“我相信能感動我們工作人員,就一定能夠感動我們的觀眾,感動大多數的中國人。只有感動了我們自己才能感動觀眾,如果感動不了我們,也不會感動其他人。”

    每年的頒獎典禮,都受到了觀眾們熱情參與和如潮好評。第一屆“感動中國” 的頒獎典禮在北京國安劇場進行,第二屆則移師北京保利劇院。今年,製作方在總結往年經驗的基礎上,將頒獎典禮落戶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舞臺擴大了,觀眾增多了,程序也更複雜,如何來表現人物,會不會達到與往年一樣好的效果?疑問和信心並存,機會與挑戰同在。總導演樊馨蔓介紹説:“今年在舞美、燈光、大屏幕的設計上都更加人性化了。”在今年的頒獎典禮上,音樂元素比以往會更加豐富,它不再簡單地作為背景,而是被當作了對人物的一種詮釋。100個孩童演唱的主題歌,以四個聲部表達出對感動中國的理解。現場大屏幕的使用,也將使人物的風采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現。

    誰將通過紅地毯?誰會登上大舞臺?誰是2004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2004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即將帶給我們新的一年裏的第一片溫情,第一份感動。

    感動就在我們的身邊。感動中國,讓我們發現、認識、領悟和體味了更多的精神力量,並且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如此的純真和善良。

責編:陳昌娥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