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最好的標桿

 

CCTV.com  2009年12月07日 10: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大眾日報  
專題:時代先鋒——王伯祥

  ———優秀共産黨員、壽光原縣委書記王伯祥的感人事跡④

  老縣長姜洪佩談起老搭檔王伯祥,充滿感情:“我們一起共事的那段經歷終生難忘。縣委、縣政府一班人團結得像一個人,都在謀劃著幹事,而伯祥同志是最好的標桿。”一個“工作狂”帶出一群“工作狂”

  壽北開發,是王伯祥主政壽光的大手筆,他45天住在工地上的經歷被傳為佳話。時任道口鎮黨委書記的王守福領我們去看了王伯祥住過的指揮部,簡陋的小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喧囂,但它是壽北開發的見證。王守福説:“當年,屋頂上是一桿紅旗,伯祥就在這裡坐鎮。説是坐鎮,其實他大多數時間都在工地上。”“他在,縣委常委們在,鄉鎮黨委書記們在,村支部書記們在。民工們見領導都在,心裏踏實,在一起大幹。”王守福説。他一直記得,道口鎮北單村村支書拍著胸脯説:“紅旗不倒兵不散,一直幹到拿到驗收單!”那真是激情澎湃啊!

  彌河是壽光的母親河,但它喜怒無常,夏季洪水氾濫,壽光北部一片汪洋。在大規模開發壽北的第二年,王伯祥決定整治彌河。當時有朋友建議:治理彌河工程量太大。能不能先幹縣城周圍十公里,搞得精緻、好看些。上級領導來壽光,都要走這裡……”王伯祥表態:“我們是為多數人幹的,不是為少數人看的。”

  治理彌河的戰役打響,奮戰25天,兩條70公里的大壩宛如兩條巨龍將彌河水護送進大海,成為壽光的一道風景。

  抓工業,王伯祥每年都組織取經團,每次出去時間都盯得緊緊的,下車對口學,上車分組討論。“取經就是取經,不是看光景,消化不了就是白取了。”王伯祥説。1989年,壽光縣引進第一個“三資”企業項目。為了這個項目,當時負責這項工作的副縣長李福明,在兩年的時間裏多次奔波于北京、濟南、青島等地,由於過度勞累,患了嚴重的胃竇炎、胃潰瘍。每逢出發,都是帶著中藥鍋子,每到一處住下,司機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煎藥。他一天一服中藥,其中有150多服是在出差途中服用的。他説:“伯祥是個工作狂,一個工作狂帶出了一群工作狂。”

責編:張托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