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韓三平籌拍《建黨大業》 將於2011年上映

 

CCTV.com  2009年09月16日 05:5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克隆《建國大業》《建黨大業》要找更多明星

《建國大業》有一場之前甚少提到的“主席遇襲”戲。(CFP圖)

鄔君梅

陳坤

  廣州日報9月16日報道《建國大業》導演韓三平、黃建新率演員鄔君梅、陳坤、王學圻、劉儀偉等到廣州宣傳該片。在將該片全國票房期許提到4.5億同時,韓三平當天承認正在籌拍《建國大業》前傳,“姑且暫定名《建黨大業》”。《建黨大業》將成為建黨90週年獻禮片于2011年上映,明星更多。

  準備補發演員片酬

  被問及票房期待時,本地院線負責人趙軍稱廣東票房將達5千萬,聽到這個數字韓三平面露喜色:“廣東有5千萬的話,全國票房就4.5億以上了。”

  提到補發片酬,韓三平説“當然要給”:“李連杰、成龍有自己的基金會接收補發的片酬,像陳坤這樣沒有建立基金會的演員的片酬,全部放進宋慶齡基金會。”導演黃建新則表示,《建國大業》明年在台灣上映,將分開上下集甚至4集發行《建國大業》影碟,屆時將加上許多刪減的戲份。

  《建黨大業》2011年上映

  韓三平當天承認正在籌拍《建國大業》前傳,而且明星不少於《建國大業》。韓三平對本報記者表示,籌拍前傳的原因是他覺得跟建國時期相比,中國共産黨誕生的時期也是中國一個重大歷史時期,“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到1921年南湖組建中國共産黨,那個時期也有同樣精彩的歷史人物,戰爭、愛情、陰謀等等元素都有,而且也同樣具有獻禮的意義。”

  據悉,《建國大業》裏的人物毛澤東、周恩來、宋氏姐妹大多也會出現在《建黨大業》,只不過是更加年輕,韓三平説:“到時就需要找一些青春偶像來演,比如那時的宋慶齡才20多歲。而唐國強我想讓他來演袁世凱。”

  韓三平表示,這部作為建黨90年獻禮片的劇本已在創作中,有望2010年上半年開拍,2011年上映。

  不像真人?

  鄔君梅:這不是紀錄片

  跟朱德的扮演者王伍福等特型演員相比,扮演宋美齡的鄔君梅在本報觀影場讀者眼中“不太像宋美齡”。在發佈會現場,鄔君梅對“像不像”的問題回應道:“《建國大業》不是紀錄片,而是給演員留了很大的創作空間,所以説這個片子跟別的主旋律不一樣。我很欣賞宋美齡,她當時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而是一個叱吒風雲的人物,還上過《時代》週刊。我在外形上做過努力,張國立為了扮演蔣介石不是減肥了嗎?其實,我在悄悄地增肥,這樣更像當時的宋美齡,也才更顯得‘蔣介石’消瘦。”

  而另外一個外形上不太像真實人物的演員陳坤也表示:“我跟蔣經國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別,開始不是很有信心,因為怎麼做造型都不能靠近,所以我只能用其他的方式去尋找,根據個人的理解將蔣經國這個人的特點表現出來。”

  影迷影評

  劇情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毛澤東應蔣介石之邀毅然飛赴重慶,與蔣介石舉行和平談判,簽訂了以避免內戰、在政治協商的基礎上組建多黨派聯合政府為主要內容的《雙十協定》。

  但是很快國民黨發動內戰,撕毀《雙十協定》,中國共産黨開始堅決的武裝反擊。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共同鬥爭中,身處延安、西柏坡戰爭前線的毛澤東、周恩來,與身在蔣管區和香港等地的宋慶齡、張瀾、李濟深等著名民主黨派領袖雖然分隔遠方,但心氣相通,肝膽相照。1948年5月,中國共産黨發表《五一宣言》,大批民主人士在共産黨的誠懇邀請和精心安排下,歷經艱險,紛紛奔赴解放區……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建國大業》在角度和題材上有創新,在領袖塑造上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此外之前很少提到的一次“毛主席遇襲”經過、蔣介石陰謀轟炸天安門未遂的秘聞等都在影片中有所表現。

  毛澤東兩次接車體現編導功力

  董上德(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建國大業》,“大”是題中應有之義,大人物、大事件、大場面、大陣容,要駕馭這個“大”字,可真不容易。總之,拍出大氣魄,當需大手筆。而大手筆離不開獨到的細節處理。我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比較注意看細節;看完之後,回味其中的情景,還是有不少難忘的細節浮現出來。心想,編創者們的功力在一定程度上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上。

  比如説,電影裏,“車元素”是一個亮點。你看,張瀾抵達北平,毛澤東接車來了,他握著剛下小汽車的張瀾的手,這一“握”意味著什麼?宋慶齡抵達北平,毛澤東接車來了,他先在火車站的月臺上等候,火車停穩,親自上車,步入車廂,快速上前,與宋慶齡相見,這樣的相見又意味著什麼?毛澤東一再接車,這在情節的處理上似乎是“相犯”的,但電影的處理手法是“犯而不犯”,它們並非簡單的雷同,相近的情節有不同的細節處理,卻也一再表現出毛澤東作為中共領導人懇切聯合國內各進步力量的政治抱負和寬廣胸襟。還有一個“車元素”,也是神來之筆,就是傅作義親自為毛澤東開車門,這一舉動,體現出傅將軍的心悅誠服,也刻畫了他言出必行的個性:他説過,若果“輸”了,願意為毛澤東“牽馬執鞭”。這一系列的“車元素”,與《建國大業》的題旨密切相關,生活化地展現著毛澤東的人格魅力和中國共産黨的凝聚力。

  在召開第一屆政協會議之前,毛澤東看望張瀾、李濟深,説請他們擔任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張瀾很爽快地表示服從安排;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代表“民革”的李濟深神情肅穆,面無表情,心事重重,不置可否,演員對李濟深心理的複雜性捕捉得相當準確。他遲遲疑疑地對毛澤東説,自己曾經下令殺害毛的好友蔡和森,羞愧難當;而毛澤東隨即打消他的疑慮,不計前嫌,希望攜起手來,共創祖國的明天。這也是一場很細膩的戲,耐人尋味。

  總之,電影裏精彩的細節處理很多,既是人性化、個性化的,又是樸實生動、能夠入心入肺的。

  相關鏈結: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