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土地改革醞釀新一輪破局到農村投資另覓"錢途"

 

CCTV.com  2008年10月20日 17:0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南方日報  

    如果你是一位都市白領,在緊張枯燥的工作之餘,你是否渴望心靈憩息的家園?如果你手持一筆現金,如今理財市場全面低迷,你是否因投資無處而苦惱?如果你是一位企業主,當你的公司因金融危機而境況慘澹,你是否準備另覓“錢途”?那麼,到農村去,投資到農業中去。

    “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就是農産品。”國際投資大師羅傑斯在今年上半年如是説。羅傑斯語音剛落,9月份間,市場盛傳,國際知名投行高盛斥資2億至3億美元,在中國生豬養殖的重點地區湖南、福建一帶一口氣全資收購了10余家專業養豬場。

    而10月9日到12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産黨十七屆三中全會則為農村改革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全會提出了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任務: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明顯提高,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産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等。

    相關專家指出,本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表明,新一輪農村改革大幕已經拉開,新一輪農村改革將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巨大貢獻。此時在中國投資農業的前景無限光明,值得期待。

    農村土地改革醞釀新一輪破局

    去年以來,由於豬肉價格上漲引發的物價上漲,使得不少人開始關注“養豬”這個行當。而國際投行高盛投資2億至3億美元“養豬”的消息更是讓不少人慨嘆:養豬要趁早!投資大師羅傑斯也明確指出,“全球最牛的市場將是農産品市場,中國的農産品板塊將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資領域。”

    但在過去,投資農業被很多專業人士視為畏途,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村存在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如土地經營權的制約。我國現行《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用於非農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産、兼併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除外。”農村集體土地只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建自用,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辦企業或建住房,但不得出讓、轉讓或出租集體土地使用權,就是説集體建設用地向本村鎮以外的企業和個人的流轉行為是被法律禁止的。

    本月12日,十七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所公佈的公報對於此前普遍關注的農村土地流轉問題只字未提。雖然各方都在等候稍後的細則出臺。但一系列改革信號均顯示,農村土地將變“活”起來。而“活”的方向之一,就是讓農村土地在有限的條件下能夠産生適度規模經營,産生規模效益。新一輪農村土地改革醞釀破局。

    9月30日,胡錦濤到30年前“大包乾”的起點———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考察,公開承諾將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表示現行的土地政策將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後有所調整。但調整的前提是“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給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分析人士指出,現代農業要求適度擴大土地經營規模,這就要靠承包經營權流轉來實現。原中國土地學會秘書長黃小虎認為,農民對於土地財産權的呼喚,是深化市場經濟改革的呼喚。中共十六大以後,中央明確提出對農民和農村要採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明確提出現在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鄉村”的階段,明確提出應當擴大農民的財産性收入。中央的聲音與農民的呼喚息息相通,解決這個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風險與機遇並存

    最近有一則新聞:由於房地産市場不景氣,開發商欠債難還,去年,重慶幾個建築公司老闆合夥辦起了養豬場。此後,隨著豬肉價格不斷上漲,養殖規模也逐步擴大。據稱,養豬最大的好處就是現金交易,不像搞建築工程,老是被開發商欠債。從實際效果來看,轉行不愧是明智之舉。

    事實上,近年來,農業投資已逐漸成為熱點。據統計,單是依靠農産品為原料的食品加工行業就會有1萬億元的市場空間。

    “中國改革開放迎來了30年,過去這30年可喻為中國的工業革命。未來中國將會迎來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它將影響到農業生産和技術的各個領域,而外國的龐大資金和先進的技術、管理水平及國際視野,也為中國農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廣州某農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農業的投資機會是無限廣闊的,而這種機會並非純粹的傳統農業,主要來自産業提升帶來的投資機會。

    有業內專家介紹,近幾年農業投資熱點,集中在三大産業:農産品加工、休閒旅遊和養殖業。其中,農産品加工業發展速度最快。而最近一兩年,休閒旅遊業異軍突起,很快嶄露頭角,成為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的新行業。

    不過,投資亦需考慮風險。有專家介紹,農業投資的風險主要來自系統性風險。中國農業産業和消費市場非常龐大,但市場信息的貧乏,現代化的農産品物流業和冷庫業的缺乏、整體科技水平不高,法律配套不健全,危害人們健康的偽劣食品屢禁不止等,都是系統性風險的所在。“如最近的奶粉事件,就是全行業的系統性風險,讓整個産業上遊的投資者幾乎血本無歸。”這位專家説。

    不過,亦有專家表示,從穩健投資角度來講,投資農業的風險低於新興産業。傳統産業是與消費相關的,是人類生活的必需消費品,是一種穩健投資獲得高額回報的産業,而許多新興産業更新換代非常快,這需要有非常超前的眼光,才能把握得非常準確。

    投資農業呼喚金融支持

    在廣東、浙江等沿海省份,“三農”經濟都相對發達,但不少農業投資者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是:一場颱風,一場冰雪災害,可能會將他們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所有的投資都可能在個體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中血本無歸。

    由於農業保險制度並不完善,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業經濟還處於“靠天吃飯”的情況。分析人士指出,農業保險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時間與空間上分散農業風險的有效工具。農業保險作為世貿組織所允許的支持農業發展的“綠箱政策”,日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從現狀看,我國農業保險要走的路還很長。

    國信證券策略研究小組發表研究報告認為,缺乏金融支持,從小農經濟到現代農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由於農村承包經營權與宅基地使用權屬於“用益物權”,依照目前現行法律不能抵押貸款,同時由於信用擔保風險使其很難獲得信貸資金,未來發展農村合作金融應該是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的應有之義。

    而十七屆三中全會則明確提出“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著眼于為農村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把制度建設作為推動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農村金融制度建設已經破題。

責編:劉立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