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小學生普遍"女強男弱" 一小學設立"男子漢節"

 

CCTV.com  2008年10月17日 15:2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武漢晚報  

今天的小男生,就是明天的男子漢。

  可是看看現在的幼兒園和中、小學,不少男生比女生表現得還文靜乖巧。有人感嘆“從現在的男生身上,越來越少看到屬於男孩子的血性和陽剛氣了”。有人甚至開始擔憂:他們能夠成為明天真正的男子漢嗎?

  記者了解到,現在已有部分有識的家長和意識敏銳的學校校長,開始嘗試重塑孩子的陽剛之氣了。對男生開展“男子漢教育”

  一個父親失敗的“改造”經歷

  孩子成績很好,很聽話,在學校,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在親友眼裏,更是個懂事聽話的乖孩子,可是,當父親的就是對他不滿意。

  這位父親名叫楊明,他告訴記者:“我總覺得孩子身上還差了點什麼,後來終於想明白了,他差的就是屬於男孩子的陽剛之氣,或者説是血性吧!”

  “孩子對所有激烈對抗或是有危險性的遊性都拒絕參與。打籃球、踢足球,他説爭爭搶搶沒意思;連很多女孩都玩的滾軸溜冰,他説容易受傷不學。更有甚者,他都十歲了,見到生人不敢開口説話,像個小姑娘似的躲在大人背後……這哪有個男孩子樣子喲?”沒有主見、缺乏冒險精神、不願參與對抗性競爭……常人眼中的好孩子,在楊明眼中問題不少。

  為了讓兒子像個男生,楊明動了不少心思:送孩子去學跆拳道,參加吃苦夏令營,進行野外生存訓練。每每進行不了多久,孩子就會給外公外婆或是媽媽打電話“求救”,家人便一把眼淚地把孩子接回來。然後,父母老婆一起數落楊明:沒事,就知道瞎折騰孩子。而孩子,很快又會回到自己習慣的“乖寶寶軌道”。

  “看來,改造孩子,還得從家人身上先突破。”幾次失敗之後,楊明有些收穫。眼下,他正在研究一本《怎樣培養男子漢》的書,並準備給家裏人人手一冊,“先統一統一思想”。

  中小學裏的“女強男弱”

  “我們班裏是典型的陰盛陽衰。”在一所重點中學上初三的王小鵬這樣戲謔説。

  他所在的班上有26名男生,28名女生,7名班幹部,6名是女生,唯一一名男班幹是勞動委員。

  “他是我們男生中的‘老大’,塊頭大,力氣大。女生選他,就為了讓他帶領咱們男生,在班級勞動中多幹臟重活!”王小鵬這樣分析説。

  女生的強勢,還表現在學習上。全班前十名,男生最多兩三個。

  “男生軟弱文靜,參加活動扭扭捏捏;女生則相反,性格外向,言行粗獷潑辣……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的。”我市一位重點中學校長無奈地這樣説。

  “細想之下,覺得男孩很可悲。” 多年從事學生心理諮詢工作的張誠認為:現在的教育機構,無論幼兒園、中小學,還是各類課外培訓班,都是女老師的地盤,男老師數量極少,形不成氣候,家庭裏主要也是母親在管教孩子,在整個成長階段,男孩一直在女性的包圍之下,一直被女性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所左右,這樣的環境很容易造就男孩子的女性化。

  “老師喜歡安靜乖巧聽話的女孩,不喜歡淘氣、任性、有想法的男孩。”王小鵬則抱怨説。

  “現在,學校在體育活動方面很保守,以前男孩子玩的爬桿、單、雙杠都撤銷,有的學校甚至連運動會都不敢開了,怕出安全事故。我們原來男孩子愛玩的“擂拱子”等對抗遊戲,現在早就沒有影了……”體育老師們認為,缺少鍛鍊手段和環境,也是男生軟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父親應該更多地參與到對孩子的男子漢培養中來。張誠認為:“在一個人成長的經歷中,父親是不可替代的,他象徵著一種權威和價值標準,不僅給孩子安全感,更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有父親存在,這件事本身就是孩子力量的源泉,能和父親在一起,無形中就受到了熏染。更重要的是,他感覺到了父親的重視,這使得親情更溫暖、更實在,也讓他對自己有了更積極的評價”。

  男子漢節,一個小學的突圍

  男老師一一登臺,面向全校師生發表《男子漢宣言》;女老師上臺送禮獻花,有的甚至大方地“獎勵”出一個擁抱,學生玩起各種“我是男子漢”的遊戲。

  10月8日,吳家山四小師生一起過了一個隆重的“男子漢節”,校園裏的女老師和女同學甘當了一回配角。“我們是小男子漢,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盡能力去幫助別人。只要堅持下去,我們就會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活動後,六年級三班的彭宇康信心滿滿地説。

  在小學中,老師女多男少是一個普遍問題。以吳家山四小為例:學校有93名老師,男老師19人,僅佔1/5。33個班主任,男班主任僅2人。

  該校德育副校長介紹説:“舉辦男子漢節,就是要在學校裏激發男孩子們的責任感,增強陽剛氣。”

  張女士是一位9歲男孩的媽媽。她對學校辦男子漢節很積極,寫了好幾頁紙的活動建議。據了解,學校籌辦男子漢節活動,有500余名家長提交了活動建議。

  “教師性別比例失衡,對孩子性別意識教育就會存在欠缺。現在的孩子,從小到大多是跟女性生活在一起,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都有些女性化。學校的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可以幫助學生在不同角色中體驗成長。”市教科院德育專家王一凡認為,舉辦男子漢節,是個好的開始,更重要的是能將這個理念貫穿到學校的整個教育教學實踐中。

  周瑋是吳家山四小的一名女班主任。這位區優秀班主任在打造自己的班級文化時,把一個非常具有男性特徵的“亮劍文化”引入班級建設中。

  她説:“女老師也可以倡導男性文化,帶領學生共同打造充滿陽剛之美的班級文化氛圍。男性的優秀特質,對女性是很好的補充。諸如勇敢、勇於承擔責任等等。”

  “我是男孩,我必須勇敢;我是男孩,我必須堅強;我是男孩,我必須寬容;我是男孩,我必須坦蕩;我是男孩,我承擔責任;我是男孩,我照顧他人;我是男孩,我獨立自主……”這是成都一個小學草擬的男子漢誓詞。在該校打造“男子漢”行動的誓師大會上,全校800余名小男生將當著1000多名女同學和家長的面,誓言“雄起”。(文/記者 周銳 圖/記者 李少文)

責編:王玉西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