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霞2007年出席區上一次會議(來源:堯都政府網站)
一個科級幹部,一年內幾次罷免,成了輿論熱議中心,這人就是山西臨汾市堯都區前副區長、前區長助理段春霞同志。
任免都很突然
段春霞在媒體上“走紅”,其職務這一兩年的變遷,都是“突擊式”的。
2007年山西洪洞縣黑磚窯案爆發後,臨汾市政府向社會通報了對洪洞、鄉寧、襄汾50多名官員的處分決定。段春霞亦在其中。彼時,她的身份是臨汾市堯都區副區長。
段被處分的理由是,因在黑磚窯事件中負有領導責任而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撤銷堯都區副區長職務。當時她任副區長不過三月。媒體採訪時,洪洞縣政府一位官員還替她有些遺憾,説段春霞剛提拔就趕上黑磚窯事件,試用期都沒完,“有點可惜,運氣實在不好”。
把時間往前挪一段,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從山西省對黑磚窯一案的通報來看,段春霞任廣勝寺鎮黨委書記期間,包括曹生村王東記黑磚窯在內,鎮上還有多個黑磚窯存在。
媒體報道稱,被撤職後,直到2007年9月,段春霞重新以臨汾二中建設工程指揮部負責人之一的身份出現。但任副區長時的辦公室還一直歸她使用。
2008年3月,在沒有進行任何公示的情況下,段春霞突然被任命為了堯都區區長助理。坊間傳言,段此次復出是堯都區委3月5日淩晨開會突擊任命的。
這個傳言,該區委組織部部長杜敏付對媒體是這樣介紹的:段春霞被撤下來後,因為以前搞拆遷工作很不錯,所以暫時協助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李小平在二中負責擴建工作,但區委沒有對其任命任何職務。而這次段被任命為區長助理,是區委常委會研究過的。
媒體曝光後,網上網下一片譁然。最新的一則消息是,臨汾市委已責成堯都區委廢止了關於段春霞同志工作安排。又是突擊。
她到底冤不冤
看起來,段春霞同志有點“冤”。這幾天網上所見,都是她的同一張照片:眼圈發黑,目光散亂。她好像沒做什麼缺德事,卻在職業生涯的最近兩年,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飽受挫折。
任免她時,就有當地官員表示惋惜,言稱段春霞同志“能力很強”。但新的任命又遇上強大的抵制。新華網上的黑體評論標題很嚇人——“敢用黑磚窯幹部,臨汾不怕中央”?未經公示就任命,而且是被處分還不到一年的“問題”官員?
繼續追問的話,是不是因為臨汾怕中央,段春霞才被二次免職呢?答案選擇“是”的話,那麼在3月任命段的時候,臨汾就不怕中央了嗎?邏輯上不通。何況,如此解釋,段春霞便有點冤了:自己職務的任免,自己做得了主嗎?
我國公務員法及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規定,公務員任職前都必須進行公示,並且,受撤職處分的公務員兩年內不得晉陞職務。而今,段春霞既沒有廣泛徵求意見,免職還未到兩年,便重新啟用,顯然于法不合。
不過,當地區政府似乎對此規定毫不知情。堯都區區委組織部幹部科科長李偉稱,能否在撤職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重新任命,並沒有明確的規定。關於公示環節,李偉的解釋是,段春霞係區管官員,也就是區委有權決定任命,在經過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後,無需公示。
據報道,自黑磚窯事件以後,這位女副區長就已經被撤銷職務,但還配有專車。如此看來,段春霞被免職,又不冤了。因為,原本就是“免而不休”。
幹部任免陷阱
問題好像沒那麼簡單。為什麼她可以免而不休?為什麼她又能突然復出,冒著“頂風作案”的風險?
就第一次被免職後的情況看,段春霞同志並未真正離開其崗位,只是少了個名分而已。專車、辦公室,這些代表行政權力的資源,她依然可以調撥。當然,沒有相關官僚體系的默許和支持,她無論如何是不能具備這些權力的。
如果説,臨汾市委級別太高,未能注意到這些“基層幹部”的動向,那堯都區恐怕是難辭其咎的。然而,不能説堯都區的幹部不懂法律,那豈不成法盲了?合理的推測是:他們不是不懂法律,而是可以不介意法律。
而法律規定的“公示”,賦予的則是每個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置法律不顧,實質上便是無視公民的權利。
突然任命還隱含了另一層意思,就是段春霞的任命實際上是黑箱操作的過程,裏面究竟有什麼玄機,當事人心照不宣,其他人則不得而知了。
於是,段的仕途浮沉遭遇了雙重危機:違反法律,違背民意。
即便如此,她還是可以復出。黑磚窯事件之惡劣,在國內外負面影響之大,堪稱負面典型中的典型,堯都區的官員們膽子也忒大了點。問題是為什麼?
社會學者們或許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中國特色——人情網絡的勢力。有關的研究曾做過國有企業的幹部提拔的標準,結果依次為:關係親疏、忠誠高低、才能大小。而前兩項無非是人情深淺而已。人情到了,有啥不能做呢?
媒體監督
段春霞大概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如此“低調”,現在竟然會這麼火,成為與周老虎一樣的明星。當然,周老虎一農民,沒什麼可失去的,現在據稱要去“觸電”了,真是喜劇得可以。而段,可能從此便毀了仕途前程。
能當明星,都是拜網絡所賜,網易、搜狐、新浪等網站,都巨幅圖片、大號標題猛烈宣傳,想不成名都難。
從好的方面來看,網絡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民意表達通道。就這件事情來看,如果沒有網絡傳播的規模效應,臨汾市委的反應恐怕不會有這樣快速。對他們來説,及時有效地糾正錯誤,才是真正提升公信力,修復形象的關鍵。
這幾年網絡“打假”風行,傳統媒體迅速跟進,卻也監督出了不少違規、違法的事件,典型案例越來越多。段的任命“鬧劇”,不過是其中插曲之一。尤其對於礦難高發地區,還有多少像段春霞這樣的幹部,很難講,但這一事件,對那些抱有幻想的人,總是個警醒。
更為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官員,日益重視媒體的監督功能了。歡迎新聞界的朋友監督,也歡迎廣大人民群眾監督,漸漸成為更多官員履職時的承諾。(張宇捷/文)
責編: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