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之夜方成畫
按照農曆,今年恰逢閏七月,所以有兩個七月初七,分別是7月31日和8月30日,這也是38年才可一遇的“雙七夕節”。今年第一個“七夕節”的前後,牛郎與織女的“相思雨”傾盆般地下個不停。織女對牛郎的愛情雖然歷經千百年不變,但姑娘們在老人的引導下襬出罈罈罐罐承接“相思雨”的習俗卻正在離我們遠去,牛郎織女的相思與離別離今天人們的情感世界已經越來越遙遠。在西方的情人節席捲中國之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千年相思的愛不敵一枝輕佻的玫瑰。
西方的情人節擊垮了中國的“七夕節”
“七夕節”也稱“乞巧節”,源於漢代。它是中國民間社會唯一一個對愛人表達“思戀之情”的節日。宋元時期,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置辦乞巧物品,引起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情人文化經濟”。而今,這些門庭若市的中國式“情人經濟”,早已移情于那只帶刺的洋玫瑰和那苦澀的巧克力。西方情人節只有幾百年的歷史,進入中國也只有短短20多年,但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變了2000年來中國姑娘們每逢“七夕節”的晚上,到絲瓜、葡萄架下,尋覓銀河兩邊癡情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的習俗,改變了她們追求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忠貞不渝的宿願。
在儒家文化的語境中,情人是對愛人的背叛,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人卻放棄儒文化的矜持,冷落“七夕節”,熱衷“情人節”,用“情人”替代“愛人”,用奔放的“一夜之情”替代默默悠長的“相思”。面對突如其來的“情人”文化,飽受“從一而終”熏陶的儒家子弟竟義無反顧地背棄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相思式婚姻,立即拜倒在玫瑰的瞬間艷麗與幽香之中。
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百年的各類政治文化運動後,早已潰不成軍。在市場經濟提供的文化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儒家文化還沒有找到復蘇的支點。“情人經濟”的興起又為西式“情人節”提供了載體和生長空間,這無疑是對飽經風霜的儒文化的致命一擊。在今天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儒家文化中“愛有等差”的思想與人的主體地位再次交鋒,結果可想而知:人們不會再為固守“愛有等差”的情感秩序,而付出千年“相思”的精神磨難。他們選擇了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和自主的理念,自發地剔除傳統文化中的陋習和痼疾,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相思”為“相愛”,變儒家文化的“愛有等差”觀為“愛,才擁有”的自主相愛觀。
有人乾脆把東方的“相思節”稱為“中國情人節”,夢想以“相思節”對抗“洋情人節”,不知到底是出於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國傳統文化,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市場活力,還是要用市場割斷儒家文化傳承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