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平簡介
楊東平,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民間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副會長、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
慈善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 但理念還有問題
最近一兩年,中國的慈善事業呈現出了巨大的轉變,全社會參與投入慈善事業的熱情急劇高漲,無論是企業家層面還是明星名人層面,以至於慈善和公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這種情況的確是對年來沒有出現過的。以前我們的企業往往只對廣告感興趣,對慈善沒什麼興趣,但是我覺得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今年光浙江的企業家創辦的一兩個億規模的文教基金會就有好幾個,這個情況確實具有轉折性的意義。
但是我們的慈善還存在很多問題,過去中國的慈善事業是由政府來主辦的,大的基金會都是官辦的,這個跟全世界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慈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的吸收社會資源,動員社會的力量,所以它應該具有非常大的民間性,而且從國外來看捐款最大的不是來自企業家,而是來自普通老百姓,在美國普通老百姓小額的捐款要佔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而我們現在還是比較傾向於(企業家)發財了,然後拿出一點錢來捐款,就是這個慈善的理念還是有問題。我們慈善的理念還需要培育,還需要發展。
民間慈善組織“出生難”、“沒奶粉”、“能力弱” 應全方位提升
很多小型的NGO或者基金會,他的問題是:一開始是註冊難,就是沒有“出生證”,像我們這個基金會(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是很難才註冊下來的。然後就是“沒奶粉”,也就是度過早期的初創時期會比較艱難。到了一定時期之後就變成內在的了,就不是沒錢了,變成沒人、沒能力了,有錢沒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很多人來找你,但是你不敢答應,這就是説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我們現在就到了這個階段,就是要強化自己的能力。
這就是説,大量新生的、小型的慈善組織、NGO有一個專業化、能力建設的問題。這種情況特別多,有人説我有愛心,我捐了一筆錢,但是做好公益和慈善事業並不是捐了錢就完成任務了,這個錢怎麼能花出去,怎麼能産生效應,是需要學習的,我知道現在有很多基金會,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錢花不出去,有很多捐款,但是怎麼來使用(是個問題)。這就是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的問題,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這也是在中國慈善事業高速發展時期出現的新問題。
這裡面政府應該做的,最重要的就是一個註冊,合法註冊,使得他們能夠“出生”,這樣他們就有一個生長的可能性。據我所知,2005年底我們統計有300多萬個社會組織,其中真正在民政部註冊的只有1/10左右。
捐贈的錢來自老百姓 每一分錢都不能亂用
對於一些慈善組織來説,公眾感到最不放心的還是他的公信力。首先要做出一個純粹的、乾淨的、信得過的一個慈善品牌,這個無論對國家的(慈善組織)還是對民間的慈善組織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我們的媒體也不斷的揭露各種各樣的事故,包括大型的、小型的基金會不規範的行為,這個都會挫傷人們對公益慈善的信念,也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國外的話非常強調捐贈的錢來自老百姓,每一分錢都不能亂用,比用政府的錢還要仔細。我覺得這方面一些小型的NGO正在做出努力,盡可能地民主和透明,有人説是(把錢)放在一個玻璃的錢袋裏,每一分錢怎麼花的都能夠使大家看的到。慈善公益組織的款項來自社會公眾的捐贈,所以每一分錢都不應該被浪費,對這個經費的使用和管理應該比政府的資金要更為嚴格,更加嚴密。
幫一個人和幫一百個人、一千個人具有同樣的意義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我覺得在慈善方面應該是莫以善小而不為。中國人有個觀念:我又不是大老闆,這樣的事還輪不到我來做,或者有的人説:你只捐助一個學生,只幫助一個代課教師,有用嗎?而且(認為)這個事是國家的事,要制定政策,(這)就是把個人的責任化解了。其實慈善本來就是一種道德行為,必須從個人日常的實際行為做起。這就是莫以善小而不為,就是不拒絕做小事,幫一個人和幫一百個人、一千個人具有同樣的意義,(受助的)每個人都具有獨立的價值。
中華慈善獎有助於形成更良好的公益文化
我覺得由國家民政部出面來評選中國慈善獎,對於促進中國的慈善文化的發展,鼓勵更多的公民來參加慈善是有重要的意義的。我們看到這幾年不光是政府部門,包括我們的媒體也拿出越來越多的篇幅(來宣傳慈善),這有助於形成一個更良好的公益文化。(記者:李曉周 馬聰慧)
責編:陳昌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