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楊瀾:國家權威慈善獎值得期待

CCTV.com  2008年01月18日 11:57  來源:CCTV.com  
專題:2007年度“中華慈善獎”評選活動

    資深傳媒人士,陽光媒體投資集團創始人,2006胡潤女富豪榜第五名……這些輝煌堆聚在楊瀾一個人身上,使她光芒萬丈,但現在的楊瀾卻很少以這些身份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取而代之的是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會主席、中華慈善總會慈善大使、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大使”等等這些頭銜。

楊瀾(資料圖)

    “我覺得其實‘善’是人性當中本身就有的一個部分,慈善不是需要大家去學習的事,這個是我們本性中就有的。”楊瀾如此理解慈善。

    2005年7月,楊瀾將她與丈夫吳徵共同持有的陽光媒體投資集團權益的51%無償捐獻給社會,在香港成立非盈利機構——陽光文化基金會,同時,辭去了包括陽光媒體投資董事局主席在?的所有管理職務,開始專注于自己的慈善事業。

    她説:“有機會接觸到各種慈善和公益的活動,能讓我覺得從這裡面得到了快樂,也經常感受到溫暖的力量,讓我們看到世界上的人還是願意互相關照、互相支持的,這對於我個人來説也是一種很好的經歷。”

    由於長期致力於慈善事業,前不久,楊瀾被民政部中華慈善獎評選辦公室聘請為2007年度“中華慈善獎”的評委,面對日益增多的各種慈善公益類評獎,楊瀾有著自己的看法:“現在各種慈善公益獎項確實挺多的,但是像這樣的一個權威性更高、涵蓋領域更廣的一個評獎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2007年是公眾參與公益和慈善活動熱情空前高漲的一年,所以這一年可評選的人物和事跡都挺豐富的,能夠出任評委我也感到很榮幸。”

    楊瀾:慈善無論先後 無謂大小

    2007年,從李連杰的“壹基金”到企業家發起的“南都公益基金會”,再到網民毛利輝的帖子《山村教師的數碼日記》,無一不透露著慈善的溫暖,讓我們看到從明星名人到企業家和普通民眾,“慈善”已經成為他們2007年重要的關鍵詞之一。國內慈善制度的建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07年3月,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楊瀾在“兩會”上提出了《關於加快中國慈善立法進程的建議案》,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民政部主要領導跟我也有見面和溝通的機會,我得知《慈善法》的草案已經初步完成了,接下來是徵求各方的意見,應該説這個進程推動的還是很有力的。”楊瀾如此評價政府部門對她的提案做出的反應。

    現在她又將自己的關注點轉移到了慈善的其他方面:2007年12月,楊瀾的陽光文化基金會宣佈要在未來三年內資助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600萬元,進行中國公益組織高層管理培訓的項目研究,希望能夠提高各個慈善公益機構自身的運作能力。

    她説:“法律的制度和稅收優惠的平臺是保障中國慈善事業能夠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基礎,但是有了這個基礎各種慈善公益機構需要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才能夠獲得更好的公信力。因為過去我們做慈善和公益事業,很多人認為是要有熱情,要有同情心,這個當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從長期來説這也是個非常專業的事情,所以應該提高專業機構的專業能力。”

    隨著中國慈善事業的快速發展,一批民間慈善公益組織迅速崛起,據民政部救災救濟司統計,2007年民間組織數量顯著增加,目前已達到35.9萬個。其中,社會團體約19.4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6.3萬個,基金會1245個,其中很多民間組織專門從事著慈善事業,而這些組織在度過了成立初期的摸索階段後,能力建設的問題馬上就會凸顯出來,一些成立較早的民間慈善公益組織如北大陽光骨髓庫、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很早就面臨這些問題。

    “公益和慈善它涵蓋的領域是非常多元化的,所以每個人都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楊瀾説,“我們陽光文化基金會的宗旨是通過與機構合作的方式來促進慈善文化的推廣,所以我們更多的是在做一些慈善機構的能力建設。”

    楊瀾表示,陽光文化基金會的資金來自她和先生的個人資産,未來幾年內他們將會向基金會提供充足的資金,以支持公益和慈善方面的培訓和研究,為更多的民間慈善公益組織提供能力建設方面的幫助。(記者:李曉周 馬聰慧)

責編:陳昌娥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