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資料背景:萬里長城

CCTV.com  2007年12月05日 15:19  來源:  
專題:考古發現

  長城修築的歷史悠久,工程雄偉浩大,是新七大奇跡之一,並在“世界新七大奇跡”評選活動中名列第一,也是在太空中唯一可以看到的人類文明産物。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于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現在我國新疆、 甘肅、 寧夏、 陜西、 內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臺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裏。

  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內關”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來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里。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始皇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因地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墻,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有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墻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墻、劈山墻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 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説是巧奪天工了.長城,作為一頂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産。

  2001年06月25日,長城作為春秋至明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長城的位置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遼寧等八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公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長城的歷史

  我國北方的長城,開始於戰國秦、趙、燕三國。

  一、秦、趙、燕在北邊修築長城的原因

  秦趙燕為何要在北邊修築長城,這要從戰國時期的形勢説起。戰國時期,是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時期。隨著各國之間政治、經濟關係的加強,諸夏文化與秦、楚、吳、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統一的趨向日益強烈。當時進行封建改革的魏、趙、韓、楚、齊、秦、燕七國強盛之後,進行兼併戰爭,謀求以武力統一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時,陜北、晉北、冀北和內蒙古草原上的諸少數民族也強大起來,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邊境。秦國之北,有義渠,又北為匈奴;趙國西北有林胡、樓煩,北有?襤、匈奴;燕國北界東胡。這些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除義渠從事農業外,其他均以遊牧、狩獵為生。義渠是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強國,自春秋至戰國,與秦抗衡百餘年。匈奴、東胡等遊牧民族更是軍事素質高,作戰能力強。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以遊牧、狩獵為生,牲畜以馬、牛、羊為最多,其次則為駱駝、驢、騾等。他們“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男子從小就學習騎射。“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因此,一到成年,“盡為甲騎”。戰國之際,匈奴已經進入奴隸社會,並且有了國家政權機構。國王稱為單於,其下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除左、右賢王外,其餘大臣都是世襲。東胡、林胡、?襤、婁煩與匈奴基本相同。

  自戰國中期以來,他們不斷擄掠秦、趙、燕三國北部地區。由於他們善於騎射,長于野戰,採取突然襲擊,來去飄忽,難於捉摸,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而秦、趙、燕在戰國中期的作戰部隊主要是步兵和戰車,穿著寬衣大袖的服裝,行動遲緩,日行30——50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東胡的襲擊和擄掠。這不僅使三國北部人民的生命財産受到嚴重威脅,生産遭到嚴重破壞,而且大大影響了三國的統一事業。針對這種被動局面,三國便先後進行兵制改革和在北部修築長城。

  秦國自商鞅開始變法,推行富國強兵。軍隊逐漸改變成步兵和騎兵,並以軍功論賞和升遷,因此軍隊的戰鬥力增強,所向無敵。惠文王六年(前332)和十年,先後大敗魏國,奪取魏西河郡(今陜西洛河流域)和上郡(今陜西東北部)地。十三年(前225),令張儀築上郡塞,以防北方的林胡、樓煩南侵。接著,又大舉進攻義渠,使之臣服。至昭王,宣太后誘義渠王至甘泉(今陜西淳化縣西北甘泉山),殺之,起兵滅義渠,置北地郡。於是,秦國北部遂于匈奴相接。為了防止匈奴人南掠,昭王下令于隴西、北地、上郡北部邊境修築長城,並派軍駐守。

  趙國于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始改革兵制,實行胡服騎射。自此兵力遂強。二十年,武靈王西略林胡地,至榆中(今內蒙古河套平原東部);林胡王獻馬降服,才班師而歸。二十六年(前300),破中山,攘地北至燕、代(今山西北部),又西北拓地至雲中、九原(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至烏加河地區)。於是,下令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今內蒙古大青山、烏拉特山)而西,直抵大河(今內蒙古烏加河),而置代郡、雁門、雲中郡,以防匈奴南下擄掠。為了專門經營西北,次年,他讓位於其子惠文王何,自號主父。惠文王二年(前297),主父出代,至西河(今山西、內蒙古間之黃河),破樓煩王而致其兵。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國家,南臨強齊與新起的趙國,北逼于東胡。直到燕昭王即位(前311)以後,發憤圖強,招納各國賢能之士,實行改革,燕國才強盛起來。其時東胡強大,經常南掠燕國北部地區。燕君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被迫向東胡王媾和,而以大將為人質。昭王時,秦開質于東胡,他智勇雙全,東胡王甚信之,因此行動自由,得以了解東胡南部的山川險要、佈防情況與軍隊的活動規律。歸國之後,即率大軍襲擊東胡,大破之,東胡卻地千余裏。又“度遼東而攻朝鮮”拓地至?水(今朝鮮清川江)。於是,“燕亦築長城,自造陽(今河北康保縣與內蒙古太仆寺旗)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拒胡。”

  綜上所述,戰國時期,秦、趙、燕之所以在北邊修築長城,其目的是為了防禦匈奴、東胡的南掠。

  長城是由城、堡發展而來。作為軍事上的防禦工程的城、堡,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就開始了。由於它能起有效的防禦作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得到了普遍的發展。長城,最早出現于春秋,如楚國的方城(在今河南南陽地區)。到了戰國,魏西河郡有長城,趙漳水上有長城,中山國西部有長城,燕易水有長城,齊沿泰山山脈有長城。這些長城,在戰爭中曾經起過很大的作用。北方遊牧民族行動迅速的騎兵,行蹤莫測,諸國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無法阻止他們襲擊和擄掠。只有修築長城,加上駐軍防守,才有可能阻止他們的南掠。只有在北方修築長城,才能抽調主要兵力,用於列國之間的兼併戰爭和保衛戰爭,才能完成統一大業。

  二、秦、趙、燕長城的價值

  戰國時期的秦、趙、燕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程,究竟在戰爭中起了什麼作用?關於它的作用,特別是秦長城和燕長城的作用,歷史文獻記載幾乎沒有,趙長城的記載也很少。這是不是説,它們沒有起什麼作用呢?不是。恰恰相反,正好説明三國修建長城後,匈奴、東胡等沒有越過長城南掠,長城在軍事防禦上起了重要作用。

  眾所週知,昭王時,是秦國疆土擴展最快的時期之一。假如北面沒有修築長城,秦國就必須要派駐大軍把守北方的重要通道和隘口,以阻止強大的匈奴南掠,怎麼能夠抽調大軍不斷大敗六國的聯軍、佔領六國大片土地呢?可見,秦長城修成後,只需要少量軍隊駐守,就能阻止匈奴南下了。如果匈奴大軍南下,由於有長城防禦,一時不易攻破;而秦都咸陽距此不遠,一日一夜或兩、三晝夜即可赴救,因此,匈奴不敢南下,自取失敗。總之,自秦昭王築長城以後,匈奴一直沒有南下擄掠,這正説明了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

  至於趙長城,由於建築在陰山(今大青山、烏拉山東南)腳下,多係用土夯築,質量較差,而又靠近匈奴,因此開始時,常被匈奴大軍攻擊。趙國雖然派駐大軍防守,主動出城迎戰,但是常吃敗仗。趙悼襄王時(前224——前236),趙邊防累為匈奴所敗,北方吃緊,於是,派大將李牧到長城統領大軍防守。悼襄王給予李牧便宜任免屬吏的特權,並將雲中、雁門、代郡北部的商業稅和田賦作為軍費供李牧支配。李牧將指揮部設在雁門郡北部的長城下,以便東、西照應。他厚待戰士,日殺數牛來改善伙食;每日教將士練習騎射,獎勵成績優異者;嚴守烽火臺,並不斷派間諜了解匈奴的動向;他下令軍中:“匈奴來擄掠,全體將士立即收牛馬羊入保長城,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來侵,由於烽火嚴緊,事先知道消息,趙國軍民便收牲畜入保長城。匈奴擄掠不到人和牲畜、財務,只好退去。如此數年,雖未挫敗匈奴,但趙軍亦無亡失。匈奴人以及趙國邊民,都認為李牧怯懦,趙王也責備李牧;而李牧依然如故。趙王怒,招牧回朝,以別將代之。新將採取迎擊的戰略;匈奴每來,他就率軍出擊,數敗。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將士傷亡很多,北邊無法放牧。趙王沒有辦法,只好再請李牧出守長城。李牧稱病,杜門不出,不肯應命。趙王乃強起牧,令牧統兵守衛北方。李牧對趙王説:“王一定要用我,我仍然採取從前的戰略,您同意,我才敢奉命。”趙王只得答應。李牧至長城,如故約。數年,匈奴無所得。然終以李牧為怯。趙守邊將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李牧乃選戰車1300輛,精騎13000匹,挑能破敵擒將的百金之士50000人,善射者100000人,訓練作戰。練成之後,便大縱畜牧。長城以北,人畜遍野。匈奴聞之,便來擄掠。小入,牧則佯敗,以部分人畜委之。單於大喜,便率傾國人馬南下。李牧事先設下埋伏,張左右翼夾擊,大破匈奴10萬餘騎,單於落荒敗走,逃奔北方而去。此後10餘年,匈奴不敢近趙長城。趙軍乘勝滅?襤,破東胡,降林胡。於是,趙北邊寧靜,人民安居樂業。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趙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巨大作用。

  燕國在築長城以前,為了保持北部的安寧,不得不向強大的東胡媾和,並以大將為人質。這種屈辱媾和的辦法,並不能使東胡完全停止南掠。自從燕昭王時秦開大襲東胡軍,東胡北卻千余裏,並築長城之後,東胡才不敢南掠,燕國北部才無烽火之警,人民也才安居生産。這也顯示了燕長城在軍事防禦上的偉大作用。

  秦末漢初,匈奴乘中原戰亂,越過秦蒙恬所築長城,復與漢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由於這條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一直深入到代谷、太原、西河、上郡、北地等郡,漢高祖、惠帝、文帝、景帝被迫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嫁公主給單於為閼氏(即王后),並賜予大量的財物。但是,就是這樣一條破爛不堪的長城,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軍事防禦作用如果不是匈奴大軍,一般不能進入長城擄掠。其次,如果守將得力,縱有匈奴大軍,也進不了長城。《漢書?李廣傳》:景帝時,廣“為上谷太守,數與匈奴戰”。匈奴始終沒有從這裡進入長城。武帝時,韓安國屯漁陽郡,為匈奴所敗;徒(錄入者注:此字疑為徙)屯右北平,又數敗。武帝乃以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守右北平,匈奴憚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後廣數出長城遠征匈奴。這説明,戰國燕長城仍有防禦作用。程不識也是守長城的名將,與李廣齊名,他治軍很嚴,隨時防禦匈奴突襲,匈奴也不敢來犯,也説明戰國長城起了一定作用。其後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出擊匈奴,均以趙、秦長城為進攻退守的主要據點。這表明,直到西漢前期,戰國秦、趙、燕長城仍在發揮軍事防禦作用,雖然它的防禦能力已大不如戰國時期了。直到漢武帝把匈奴趕到漠北以後,修復蒙恬所築秦長城和修建外長城,這條戰國秦、趙、燕長城才被放棄,它的軍事防禦作用也才隨之終結。

  三、戰國秦、趙、燕長城的歷史價值與現實價值

  戰國秦、趙、燕長城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首先,它表明,只有修築長城,加上一定數量的駐軍,才能防止北方遊牧民族騎兵閃電式的襲擊。沒有長城,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騎兵,仍然是防禦不了的。戰國時代的歷史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因為長城是有效的軍事防禦工程,因而後來為秦始皇所採用。秦始皇在驅逐匈奴到漠北以後,下令蒙恬立即修築新的長城。

  其次,戰國秦、趙、燕所築的長城,是相當科學的,它基本上是利用山川形勢險要而建,在山口與平原地區,都建築高厚的城墻,截斷匈奴、東胡騎兵進出之路。除了長城之外,內外制高點還建有烽火臺,進行偵察敵情和傳遞消息,讓長城上的駐軍作好準備;在交通路口和谷口,都建築障城,派軍駐守,以加強長城的防禦能力。在長城以內,每隔一段距離,都修建駐軍的大城,並設有迅速傳遞消息的通訊網,以便統一指揮和互相支援。這條三國長城及其烽火臺、障、城等配套建築,構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這套軍事防禦體系是合乎科學的,防衛是有效的。它為後來的軍事防禦工程提供了樣板。蒙恬所築的秦長城,雖然全係新建,但是很明顯,他是在參照戰國秦、趙、燕長城建築的基礎上設計的,同時進行了取長補短。例如,他利用山川地形,因其險阻建城築障。他把長城建於高山之上,儘量利用山脊、峰巒為城,使匈奴騎兵無法越過;儘量利用河流作屏障,儘量把長城建於河流之北,使敵人得不到水源。在丘陵、平原,則築成高大城墻,或用土石夾築,或用土夯築,而把各段長城聯結成一條氣勢雄偉、隔斷南北的巨龍。秦長城的烽火臺,較三國長城有了改進,都建於長城外開闊的山上,而且根據地形,每隔10里、20里、30里就有一座。障城也有改進,在交通路口或谷口,都修建南北兩座障城。駐大部隊的城,都建在長城之南,並與長城緊緊相連。可以説,秦長城建築體系的高度科學性,是戰國秦、趙、燕長城建築體系的繼承和發展。

  最後,戰國秦、趙、燕長城的歷史價值,不僅表現了22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偉大氣魄,而且顯示了當時中國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軍事科學水平、高度的科學文化。

  三國長城還具有很大的現實價值。首先,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象徵,將鼓舞著我們不畏強暴,不怕艱難險阻,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勇攀科學高峰,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成一個高度繁榮富強的國家。

  其次,戰國秦、趙、燕長城及其地下文物,是我們研究戰國軍事史的資料寶庫。在今天戰爭仍然不斷,和我國仍然處於戰爭威脅的形勢下,研究戰國秦、趙、燕長城,仍然有著巨大的現實價值。

  其三,戰國秦、趙、燕長城遺址,是長城沿線自然變化的歷史見證。從它的斷裂、侵蝕、湮沒程度,可以了解各個階段的歷代地震、風沙、泥石流的變化規律。我們了解了這些變化規律,就可以採取有效的防禦措施。

  最後,在戰國秦、趙、燕長城沿線,有著許多旅遊景點,這些旅遊景點,絕大多數至今尚未開發。如果開發出來,將士我國的一大財富,並且是用之不竭的財富。我相信,它將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貢獻。

  長城的防禦工程體系

  綿延萬里的長城它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墻,而是由城墻、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 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以明長城為例,在萬里長城防線上分設了遼東、薊、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軍事管轄 區來分段防守和修繕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7000多千米的長城,稱作“九邊重 鎮”,每鎮設總兵官作為這一段長城的軍事長官,受兵部的指揮,負責所轄軍區內的防務 或奉命支援相鄰軍區的防務。明代長城沿線約有100萬人的兵力防守。總兵官平時駐守 在鎮城內,其餘各級官員分駐于衛所、營城、關城和城墻上的敵樓和墩堡之內。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在2000多年的修築過程中積累了豐 富的經驗。首先是在佈局上,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時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經驗。2000多年一直遵循這一原則,成為軍事佈防上的重要依據。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 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 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可稱得上是“巧奪 天工”的創造,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跡。

  ●長城的城墻。是這一防禦工程中的主體部分。它建於高山峻嶺或平原險阻之處,根 據地形和防禦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處修築得十分高大堅固,而在高山 險處則較為低矮狹窄,以節約人力和費用,甚至一些最為陡峻之處無法修築的地方便採 取了“山險墻”和“劈山墻”的辦法,在居庸關、八達嶺和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區的長城城 墻,一般平均高約七八米,底部厚約六七米,墻頂寬約四五米。在城墻頂上,內側設宇墻, 高一米余,以防巡邏士兵跌落,外側一面設垛口墻,高2米左右,垛口墻的上部設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觀看敵情和射擊、滾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墻頂上,還建有層 層障墻,以抵抗萬一登上城墻的敵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時, 對長城的防禦工事作了重大的改進,在城墻頂上設置了敵樓或敵臺,以住宿巡邏士兵和 儲存武器糧襪,使長城的防禦功能極大的加強。

  ●關城。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為集中的防禦據點。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 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收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稱“一夫當 關,萬夫莫開”,生動地説明了關城的重要性。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就以 明長城的關城來説,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著名的如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 倒馬關、平型關、雁門關、偏關、嘉峪關以及漢代的陽關、玉門關等。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 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 系統。有些重要的關城,本身就有幾重防線,如居庸關除本關外,尚有南口、北口、上關三 道關防。北口即八達嶺,是居庸關最重要的前哨防線。

  ●烽火臺。是萬里長城防禦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為傳遞 軍情的設施。烽火臺這種傳遞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長城一開始修築的時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傳遞軍情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傳遞的方法是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因白天陽光很強,火光不易見到,夜間火光很遠就能看見。這是一傳遞 信息很科學又很迅速的方法。為了報告敵兵來犯的多少,採用了以燃煙、舉火數目的多少 來加以區別。到了明朝還在燃煙、舉火數目的同時加放炮聲,以增強報警的效果,使軍情 傳遞頃刻千里。在古代沒有電話、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這種傳遞軍情信息的辦法可以説 十分迅速了。關於烽火臺的佈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緊的是要把它佈置在高山險處或是 峰迴路轉的地方,而且必須是要三個臺都能相互望見,以便於看見和傳遞。烽火臺在漢代 曾經稱過亭、亭隧、烽燧等名稱,明代稱作煙墩。它除了傳遞軍情之外,還為來往使節保護 安全,提供食宿、供應馬匹糧秣等服務。還有些地段的長城只設烽臺、亭燧而不築墻的,可見烽火臺在長城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性。

  長城現在的作用

  以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的萬里長城為仲介的南北廣大地域所構成的長城帶,橫貫今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和吉林、黑龍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包括歷史時期處於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朝鮮半島的若干地區。其範圍南北寬約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東西長約數千公里。長城帶自遠古至今居住著眾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關係的發展,是觀察和理解長城帶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長城帶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們都與當今分佈在長城帶的20多個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無論已經消失的還是至今繼續發展的各民族,都對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發展的産物,但目前對於長城南北民族關係內在發展規律的研究尚不充分。總結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寬研究領域,揭示長城與中國民族關係發展的內在聯絡,對於長城學、民族學及中國民族關係史等學科研究的發展,對於促進民族團結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

  長城帶的經濟結構與民族格局

  經濟文化結構 中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所構成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決定了整個中國大陸古代經濟、文化大致分為東西兩大區和南北三帶的天然佈局。東西兩大區即北起興安嶺,經燕山、陰山、賀蘭山、岷山至橫斷山脈一線,以東為農業經濟發展地區,其西是畜牧業(間有河谷或綠洲小塊農業)經濟發展地區。三帶即秦嶺、淮河以南為水田農業經濟發展帶;秦嶺、淮河以北至陰山、燕山以南和東北平原是旱作物農業經濟發展帶,陰山以北,賀蘭山以西為畜牧業經濟發展帶。兩區三帶的天然佈局,構成中國大陸古代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長城帶包含了整個旱作農業經濟發展帶和畜牧業經濟發展帶的大部,構成一個完整獨立的經濟體系。經濟上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補充,兩种經濟相互依存,互相補充。文化上以農耕文化為主導,農、牧兩種文化相互滲透和吸收,不斷匯聚與輻射。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農業首先在黃河中下游發展起來,成為整個中國農業經濟、文化的腹心,並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交流匯聚的中心。在整個畜牧業經濟區,自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的內蒙古大草原,憑藉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成為畜牧業經濟、文化的腹心。長城就坐落在這兩個經濟、文化腹心的自然交匯處,它是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的産物。長城既將兩种經濟、文化隔開,又將兩种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

  民族格局 民族格局總是反映著地理的生態結構。兩大經濟、文化腹心的形成,標誌著兩大系統民族的初步形成。西周以降,長城以南的農業區形成華夏民族,近長城以南的黃河中下游,經濟文化處於領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長城以北畜牧業地區,也于戰國末形成以匈奴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統一的匈奴奴隸制政權。長城的修建,成為中國古代民族形成的標誌。而秦漢的長期統一,鑄就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雛形。自秦漢至明清,匈奴、氐、羌、東胡、烏桓和鮮卑、突厥和回鶻、党項和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民族反復匯聚長城帶,逐鹿中原,形成古代民族發展的一個又一個高峰,進行一次次民族融合,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一些民族實體消失,又一些新的民族實體誕生。到元、明後期,長城帶的近代、現代民族實體都先後形成,構成長城帶當代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長城帶的民族關係

  長城帶古代的經濟、文化結構與古代民族的構成格局,決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地區與畜牧業經濟地區的關係集中表現于長城一線,其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也沿長城一線展開。與此相適應的中國古代的民族問題也集中于長城一線,表現得異常突出,無論是民族間的聯合與交流——政治的、經濟的和文化的——還是民族間的鬥爭——軍事的、政治的——都沿長城一線展開,它對於主體民族的形成與發展,主體民族與長城帶各民族的關係,以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都曾起過重要作用。這是由於中國古代經濟體系一分為二、農業經濟與畜牧業經濟的對立統一所決定的。

  長城帶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與發展 農業和畜牧業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産方式,農業需要人員定居穩定生産,而畜牧業人員卻在流動中放牧,兩種生産方式各有其不同特點,因而農、牧兩大類型的經濟、文化,自古就有矛盾的一面。畜牧業生産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使之對農業有很強的依賴,又常常造成兩种經濟、文化的失衡,出現嚴重的對抗。而古代牧區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社會組織,很容易形成軍事優勢,有時進入農業區掠奪,給農業區造成極大破壞。長城的修築與存在,便起到了把農、牧兩個民族隔離開來,藉以增強對畜牧業民族掠擾的抗禦能力,使之不能輕易得逞,從而有利於保護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和先進的生産方式,有益於社會生産力和封建文明的發展與積累。自秦漢至明,控制中原地區的歷代統治者,多數都利用農業社會的強大組織力量,不斷修築長城,同時採取大規模向長城帶沿線移民、修築交通通道、開拓邊疆新區域的舉措,促進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交通孔道的打通,長城的延伸,使畜牧業經濟地區一分為二,削弱了遊牧民族對中原農業區的威脅,使中原農業區與新疆南部農業區聯結成為統一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條通道進而形成為聯結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洲、非洲的走廊和重要樞紐,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和國內東、西部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與輻射的極其重要的輸送線。所有這些,為中原經濟、文化的發展與擴散提供了廣泛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農、牧兩大經濟、文化類型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進的關係。農業經濟既需要畜牧業為自己提供農耕、運輸用的畜力和戰馬、牲畜、皮毛、珍貴藥材等畜 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斷向畜牧經濟區出賣農副業及手工業産品等,使畜牧業經濟地區成為農業經濟地區的重要商品市場;而畜牧業經濟不僅需要農業經濟地區提供糧食、布疋和鐵、銅、錫、金、銀、陶器等各種手工業品,而且也需要出賣自己的皮毛、藥材等産品,這樣便促使了兩种經濟的貿易交換沿長城一線不斷展開。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在歷史上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況下的民族之間的搶掠,使農、牧業産品沿長城一線集散,長城一線也就成了國內最大的貿易市場和物資供求、集散基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關口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可見,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种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長城又是農、牧經濟的匯聚線。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种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更重要的還曾擔負著將兩种經濟、文化聯結在一起的重任。

  文化遺産

  人類歷史的奇跡 長城連續修築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 之豐富,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評論 長城時説:“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 奇觀。”據28年前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報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 識出地球上兩項特大工程,一項是中國的長城,一項是荷蘭的圍海大堤”。美國前總統尼 克松在參觀丁長城後説:“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所以 説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跡,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當之無愧。 文化寶藏,歷史豐碑

  萬里長城從春秋戰國開始,伴隨著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 建社會行進。眾所週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國文明史,封建社會是最豐富最輝焊的篇章, 舉凡封建社會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歷史事件,在長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 鐵馬、逐鹿強場、改朝換代、民族爭和等在長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長城作為一座歷史的實 物豐碑,將水文在中華大地。 在萬里長城身上所蘊藏的中華民族2000多年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的內涵十分豐 富,除了城墻、關城、鎮城、烽火臺等本身的建築佈局、造型、雕飾、繪畫等建築藝術之外, 還有詩詞歌賦、民間文學、戲曲説唱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帝王將相、戍邊士卒、騷人墨 客、詩詞名家為長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邊塞詩詞已成了古典文學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 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五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五維的“勸 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幹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 載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至今還廣泛傳唱著。 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旅遊觀光的勝地 長城以它巍巍雄姿、堅強的體魄,象徵著中 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克服困難的毅力。這種精神激勵我們永遠前進。旅遊觀光不僅是 遊山玩水,而且還兼有強健身體、增加知識、聯絡友誼以及進行經貿等活動的綜合功能。

  新中國成立之後,黨和國家十分重視旅遊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旅遊事 業更是作為政府重點工作之一,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物古跡和多民族豐富多采的 文化藝術,是有中國特色旅遊的強大支柱。萬里長城以其婉蜒曲折、奔騰起伏的身影點綴著中華大地的錦繡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壯麗。它既是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文化遺産,又是 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在旅遊開放中,萬里長城具有獨特的優勢。今天國內外遊人以“不 到長城非好漢”這一詩句來表達一定要親自登上長城一覽中華悠久文明、壯麗河山的心 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英國前首相希思在參觀長城時説:“中國的過去與將來都同樣具 有魅力。……抵達長城時,我覺得比以往從照片上、刺繡上和繪畫上見到的長城,更為壯 觀了”。這正表明了旅遊者要親自登上長城參觀遊覽的心意。 古塞雄關存舊跡,九州形勝壯山河,巍巍萬里長城將與神州大地長存,將與世界文明 永在。

  有關長城的傳説

  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裏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産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説,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裏幹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墻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説:“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説:“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修建長城的歷史人物功過

  二千多年來秦始皇被大多人視為暴君,人們批評他焚書坑儒、修長城、廣建宮室,大興土木;然而亦有人讚揚他為“千古一帝”,肯定他開統一之局、統一度量衡、奠定中華版圖之貢獻。那麼,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這個其實是你從怎樣的角度去評價他。角度不同評價自然不同,所以才有兩個不同的秦始皇。

  其實,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肯定“人”的性格是立體的,即是説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論,評價秦始皇也一樣。我們常説秦皇修長城、建宮室,勞民傷財,然而在秦代那個時代,建築技術不發達,要建一個如長城般的軍事防線,不動用大量民力,行嗎?雖然為人民帶來痛苦,但卻為秦代建成了堅固的防線,抵禦匈奴的入侵,也為後來的歷代提供了基礎,這不可以説是功嗎?

  秦代甘肅東部長城,是當時甘肅自有歷史以來最具規模的一次營造建築活動,也是甘肅人民在秦朝時一次最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出。秦長城西段的建成,對於保護甘肅東部社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秦在勝利擊敗匈奴貴族的侵擾之後,為了鞏固在戰場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築了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防禦工程——萬里長城。

  長城的興修,始於戰國年間。當時,魏、趙、楚、齊、燕、秦等國都築過長城。其中有的修在內地,而主要是修在北方與一些少數民族接壤的地段。如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燕為防禦東胡,“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秦早在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就曾“塹洛”,即沿洛河修城以防魏。秦惠文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24年),又曾“築上郡塞”以禦趙。秦昭襄王時,還在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根據這些長城修築的實際效用,秦始皇深感要防禦匈奴貴族再次南下,繼續營造一條規模更大的長城是十分必要的。

  長城也是個天文學名詞

  長城一個關於宇宙大尺度構造的天文學名詞。1989年在天文學家瑪格麗特傑勒(Margaret Geller)和約翰修茲勞(John Huchra)試著標示約一萬五千個恒星系(和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一樣層級的星系)的分佈時,發現星系、星系團的分佈,即使在大尺度下,也並不是以往所想像的均勻分佈,反而連結成條狀結構。兩位天文學家當時所標示出來的那個天文學長城,離地球的銀河系足足有兩億光年之遙。它有五億光年長、三億光年寬,並且有一千五百萬光年那麼厚。

  在其他天文學家試著以其他的剖面繪製星系、星系團的分佈圖時,也發現了相同的疏密不均、具有密集與空洞處的情況,而且目前尚未發現比長城更大的宇宙構造。因此目前一般相信大尺度的宇宙結構為泡狀,也就是宇宙空洞結構。

  照這些剖面圖看來,銀河系和本星系群也位於星系團密集處,因此一般預料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也位於某條長城上。然而「本」長城有多長、多寬、多厚,目前卻不得而知,因為被大量的宇宙塵和宇宙氣體遮擋,以至於無法觀測。參見大引力子。

  關於長城和泡狀結構的起源,目前的假設之一和黑暗物質(dark matter)有關。就像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有些氣體形成行星、有些則失敗而散成小行星或彗星一樣,那些泡狀「空洞」中的質量可能大規模地形成暗物質而不是星系群,而只有在邊緣、也就是泡壁之處的質量有機會大量地形成星系群。

  目前中國長城學會對外介紹明長城長度為大約6300公里,這是根據明代文獻資料的記載統計出的結果。新中國成立後,各地方政府也曾進行長城測繪,但是由於區域劃分不明確,比如某兩個相鄰的省市把一段長城都算做自己行政區域內,結果導致統計出長城長度為7000多公里,整整比明代文獻記載多出1000多公里。從那以後,再沒有進行過有組織的全國範圍的長城長度測量活動,所以後來人們還是以明代文獻記載為準。

  太空視野中的長城

  攝自太空衛星照片顯示了位於中國中北部大概西距北京434英里的一個沙漠地區的部分長城。城墻是橘色的線條,從左邊彩色照片的頂部綿延到底部。右邊的黑白照片則反映的是方框描出的區域,它展現了四個頻率的太空攝影。每個頻率反映建築的不同方面,包括長城的兩代。不間斷的線是建於明朝的城墻,在它的右邊的間斷的線顯示的是建於1500年以前的早期城墻的殘余。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曾大規模修築。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堪稱世界奇跡。歲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當您登上昔日長城的遺址,不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嶺之中的長城雄姿,還能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大智大勇。

  長城的別名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

  長城 這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長城是一種很長的墻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墻體相近、防禦性質和墻體一樣的防禦建築。“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

  方城 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

  塹、長塹、城塹、墻塹 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表示關口要隘,二是表示長城。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 這些稱謂在史書中很常見。

  壕塹、界壕 壕塹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而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

  邊墻、邊垣 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一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墻”或“邊垣”。

  萬里長城可以使其坐落城市的城墻的效果加倍,在面對蠻族時的戰力加倍。

  可以啟動軍事性或工業性文明的黃金時代。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由黃海海濱一路延伸至亞洲內陸沙漠的龐大石造建築物,大約有1800年的歷史。城墻大約有25英尺高,12英尺厚,在中國的陸地上綿延將近1500英里長。萬里長城的建造目的是為了增加北方蠻族南下劫掠後逃亡的困難度,藉此抑制他們的侵略。當然長城本身相當龐大,但是它的目的並不是要隔絕北方的侵略者,因為要維護這樣一個防禦型建築的成本實在太過高昂了。

  現為世界七大奇跡。

  探訪齊長城

  7月8日,中國長城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首,其中春秋戰國時期修築的齊長城和楚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長城。其中的千里齊長城距今已2500多年。最近,全國青聯委員、青年畫家榮宏君和中國長城學會、自然之友會員一行人,在山東齊長城研究會會長李繼生引領下,驅車1500公里,穿越山東半島,對齊長城進行了一次長距離的尋覓之旅——

  齊長城起點及始建

  此次探訪行動的第一站,是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孝裏鎮廣裏村的齊長城起點。在220國道廣裏村附近的一個收費站斜對面公路旁,我們看到一塊長清區(縣)政府立的“齊長城起點”碑,碑面顏色脫落得都快認不出字來了。李會長指著碑後農田裏一條一米多高、夯土築就、雜草叢生的土埂子説那就是齊長城。我們看慣了北京邊上雄偉高大的明長城,面對這條土埂兒全傻了眼:這就是齊長城?也太慘點兒了吧!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這條齊長城原來可不是這個樣子。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廣裏村這段齊長城還有兩層樓那麼高,又長又厚,俗稱“嶺子頭”,從黃河方向自北往南一直延伸到陡嶺子山上,壯觀著呢。可惜後來開展“學大寨”運動,大規模平整土地,全給刨了。

  沿著被公路切斷的齊長城遺跡往陡嶺子山上走,到了一個叫“陡崖子”的地方。逐漸增高的齊長城被一條土路再次切斷,露出了亂石四散的剖面。它往兩側坍塌成一條六七米寬、一米多高的白色碎石埂,向陡嶺子山頂蜿蜒而去。這兒是齊長城從平原上升到泰山余脈丘陵地帶的交界處。長城內山坡上還散佈著一座座石砌兵營的廢墟,有的還能進人。從此處向北面平原遠眺,大片農田的邊緣處即為黃河。李會長介紹説,這道既防洪又防兵的長城古稱“巨防”,正式見諸於史書,因此公元前555年即作為齊築長城之始。

  陡嶺子東為杜莊山寨,這段齊長城坐落于一座近400米高的石灰岩山頂上,像半島似的楔入南邊魯國地界,齊國士兵可於此從高處監視著魯國的動靜。看了半天那種土埂子似的墻體,爬到山頂時不覺眼前一亮,此處城墻全由石砌而成,保存基本完好,高大堅實,巍然挺立。

  沿著104國道南下,穿越濟南與泰安之間60公里的峽谷,經過南萬德烽火臺遺址,我們到達了峽谷最窄處的長城堡(村)。這兒古稱“大關”,明清時還有三層閣樓的雄偉關城和姜女祠、崇壽寺等附屬古建築群。村中老人説,1958年發動全民“大煉鋼鐵”時,寺廟裏的銅鐵神像、器具都被弄走了,剩下的泥塑神像也被搬掉,改成了小學校。至今關城及所附古建築群,除幾塊殘碑碎片外已全部消失。我們都覺得很惋惜。我還在原關城所在處拾到了一塊夾砂薄殼陶片。李會長説,這是春秋時期的,説明那時就有人在此活動,齊國也已經在此駐軍防守了。

  齊長城從此往東延伸到長清區北麻套村北的釘頭崖。一條小公路把這段長城切出了一個完整的剖面。看得出,它由夯土墊底築心,石塊包邊砌頂,底寬約20米,高約3米,得有幾千米長,保存較好,一直爬到泰山一陡崖邊才打住。

  距此不遠是位於泰安市泰山區下港鄉蒿灘村東面長城嶺上的齊長城。係單面石墻,高約1.8米,頂寬1米,底寬1.5至1.8米,長約600米,全由石塊幹壘而成,是最古老的石砌齊長城。當地將此處開發為長城旅遊點,保持其古老原始的狀態不予改動。但我們看到也在搞齊長城旅遊開發的某公司,卻把同一段齊長城延伸到章丘市的部分用推土機鏟去一半,以被破壞了的齊長城為地基,用新磚碼起了明代式樣的假長城,形成了“真假長城手挽手”的奇特景觀。

  齊長城三關

  以泰山、沂山形成的泰沂山地雖為天險,但也有幾條可以進出的裂谷地峽。由於敵方經常採用主力從平陰地峽正面進攻,以偏師穿越泰沂山地迂迴側擊,兩面夾攻的戰術,所以齊國在這些地方都修築長城,設置關卡,派兵駐守。其中不少關城直到明清、抗戰期間仍在使用。我們探訪了最著名的三座關城。

  錦陽關,位於萊蕪市雪野鎮與章丘市文祖鎮交界處公路上一加油站旁,是齊長城重要關隘,坐落在東西兩面六七百米高的磨池嶺和曹峪頂之間的谷底。原關城高六米,寬四米,有關帝廟等古建築,1935年抗戰期間被日軍炸毀。現于公路邊重新建起一座明清式樣的雄偉關城,並立有國務院的“齊長城遺址錦陽關”石碑。關城兩側山上的齊長城保存都較好,尤其是西側曹峪頂上的千米石砌城墻,從關城一直伸向山頂,看上去極有氣勢。這段城墻,是清朝為了防禦安徽方向的捻軍,在齊長城原有基礎上又增加了垛口、望孔、站臺等設施,予以加固重修的。上了曹峪頂,就能見到當年齊國長城守軍駐紮的圍子城,保存相當完好。

  青石關,位於泰山與魯山之間的大裂谷終點,萊蕪市和莊鄉青石關村。這裡有齊長城至今仍保留完好的惟一關門——北關。出了北關門洞,走下一個極陡的大坡,一條擠在高山峽谷中的百里長峪古道往北直通齊都臨淄。現205國道在山腰上與之並行,取代了古道的作用。直到清代,這裡的南北交通仍十分繁忙,關城石板上被獨輪車軋出了深深的車輒印。據説當年每天常有上千輛車在關內外等候開關。南門已毀,僅余一塊鑲嵌于門址東南民房山墻上的“青石關”三字石匾額。青石關旁的高山上還有大型兵營遺址和敵臺。

  穆陵關,又稱大峴關,位於臨朐縣與沂水縣交界處的大峴山山口,沂水縣馬站鎮關頂村。從這兒的山頂關口處,往北可通臨淄,往南沿沂水谷地可直達山東半島南部的臨沂,直到明代都有關樓及守關軍隊。可惜穆陵關關城現已蕩然無存,僅剩三塊立在路邊山坡上的古碑。我們在山坡上的齊長城敵臺遺址旁拾到了從春秋戰國到漢代的各種陶片。我居然拾到了西周時的夾砂灰陶。有位村民把他拾到的銅箭頭拿給我們看。他還告訴我們説,抗戰時日軍在穆陵關上修了兩層炮樓,由一個叫蘭干城的漢奸把守。有個叫孫繼久的八路軍遊擊隊隊長攻打炮樓時因腿部受傷犧牲在這裡。解放戰爭時才把炮樓扒了。

  齊長城入海處

  在青島市黃島經濟開發區,我們在低矮的徐山樹叢中找到了最後一段齊長城的遺跡,那只是些微微凸起于山坡的土壟碎石。原齊長城入海處的最後一個烽火臺已被徹底鏟掉,成了某公司的停車場和工地污水排放口。我們看到在距此約200米處修築起了一個巨大的新烽火臺,十分壯觀,看樣子當地是要把它打造成一個旅遊景點。但由於周邊無配套的公廁,這個漂亮雄偉的新烽火臺擔負起了公廁的職責,使想參觀的人不得不捂著鼻子進去又匆匆出來。

  齊長城亟待保護

  羅哲文

  齊長城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遺跡較多的古長城,原長度1000多裏。是國之瑰寶。

  關於齊長城,古代歷史文獻中有許多記載。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靈公二十七年),《左傳》上記載:“晉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這是齊國在平陰修築的一道防禦工事,防門後來一直是齊長城的一道重要關口。《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裏,以備楚。”修建的記錄更清楚了。大概是從春秋戰國開始,到齊威王和稍後建築完成的。齊長城是西起濟南長青區,東至青島市環島經濟開發區,橫穿山東半島。

  由於齊長城在我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性,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和齊長城沿線各地政府,理應重視對它的保護,要在原有考察的基礎上,進一步全面調查,搞清楚各段目前的狀況及周邊生態環境情況,並根據各段不同情況,作出保護規劃方案,經報批通過後,有關各方要以《長城保護條例》和該方案分工負責,予以認真保護。對那些挖墻體、為田、盜走墻體石塊、亂扔垃圾、踩趴墻體等人為破壞行為必須制止。由於齊長城自然風化嚴重,因此,也不能不聞不問,無所作為,任其自生自滅。那些為商業利益對齊長城進行的建設性破壞應立即制止,已破壞的地段有關部門應予以查處,能恢復原狀的儘量恢復原狀,無法恢復的應吸取教訓。總之,政府各部門和廣大群眾都來關注齊長城,把國寶保護好。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歷時達2000多年,總長度達5千萬米以上。我們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西起中國西部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中國東北遼寧省的鴨綠江邊,長635萬米。它象一條矯健的巨龍,越群山,經絕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嶺之巔,黃河彼岸和渤海之濱。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薄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特殊關口的名稱---門]

  在萬里長城上有許多關口。這些地方多以“關”、“口”命名。而在張家口的長城處,卻以“門”命名,謂之“大境門”。

責編:石光輝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