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
林徽因
現代中國文人,在西洋活得如魚得水的,徐志摩恐怕是一枝獨秀。
首先可舉的例子,當然是徐志摩見曼殊菲爾這樁文壇佳話:費時多日,反復去信求見一面。得到邀請,徐冒雨找去。入屋後萬分激動,卻不料曼殊菲爾因病不見客。徐忽見有客從樓上走下,於是乘機再陳述要求,回話才是:“可以上樓去見她。”據徐志摩自己説,前後不過20分鐘,徐志摩卻當做平生最寶貴的記憶,回憶紀念一輩子從未稍息。
1920年9月,對美國失望後來到英國,秋天見到17歲的林徽因,一見鍾情,神魂顛倒。這場單相思為時極短,速戰速敗。冬天,林去蘇格蘭上學,不久後隨父回國。而徐志摩致信家中,“盼媳出來”。於是,妻子張幼儀攜子來倫敦。徐志摩雖説是在倫敦社交界大獲成功,他卻決定去劍橋。為此,還走了狄金森的後門。
1921年春,徐志摩到劍橋國王學院,沒有專修,是個隨意選擇聽講的特別生。他好像從來沒有認真聽過課,而住處竟然離劍橋六英里(近20里)。徐自己承認他在劍橋“誰都不認識”,連同學都沒一個。而與他乞求來英的妻子卻鬧起了離婚。無怪乎莎士比亞那麼讚美英格蘭之夏,徐志摩卻説“英國幾乎是沒有夏天的”。該年冬天,林徽因回國,而徐志摩把妻兒送到德國,次年3月,他在柏林離婚,一個人回到劍橋。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