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旅遊業使西藏民族藝術受眾面不斷擴大

CCTV.com  2007年10月27日 10:0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拉薩10月27日電 (記者 胡星)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西藏傳統民族藝術更加繁榮,大量遊客進藏使得西藏民族藝術的受眾面不斷擴大。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文化産業處處長姚維平説:“大量國內外遊客的涌入,使得藏族文化受眾面空前擴大。西藏民族藝術沒有因為遊客的進入而消失,而且呈現日趨繁榮的局面。”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進藏遊客突破32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7%。西藏的文化場所和從業人員也大幅增加,2002年有文化場所910處,今年已超過3000處,文化市場從業人員2002年有3000人,今年則達18350人。

    民族舞蹈米納羌博的“重生”是西藏民族藝術和旅遊業結合的一個縮影。米納羌博是西藏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取材于打獵和耕作等活動,在工布藏族地區流傳最廣,人們用它來慶祝豐收,祈禱風調雨順。

    林芝縣達孜鄉村民尼瑪次仁説,因為民俗習慣,米納羌博在達孜鄉每隔12年才會大規模表演一次,“沒有更多的表演機會,村裏許多年輕人對它不感興趣,舞蹈可能失傳”。

    近年來,林芝地區旅遊業發展迅速,尼瑪次仁和村裏的十幾個小夥子每天晚上在一家民俗文化村表演米納羌博,能獲取不少收入。尼瑪次仁説,表演需要天天練習,使米納羌博有了更好的傳承機會,他不再擔心舞蹈會失傳。

    正在林芝地區旅遊的成都遊客何懿説,西藏的旅遊不僅是生態旅遊,也是文化旅遊,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藏族悠久豐富的文化資源,才能放大文化的輻射作用,遊客希望在西藏看到原汁原味的民族藝術。

    尼瑪次仁也説,因為要表演米納羌博,“民族舞蹈不再是農民自娛自樂的工具,它有了更大的表演舞臺。同時要求我們不斷鑽研學習,把祖輩傳下來的東西真正學到家”。

    “旅遊帶動了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發展了民族藝術。”這是拉薩市雪巴拉姆藏戲團團長邊巴斯暖的感受。雪巴拉姆藏戲團因為經營性演出市場狹小,早些年曾陷入困境。

    2004年藏戲團與拉薩市一家旅遊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開始在各大賓館酒店為遊客演出藏戲。從此,藏戲團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保證演員把精力投入到藏戲學習和表演。

    “遊客的喜愛推動了我們深入挖掘民間藏戲資源。”邊巴斯暖説,西藏民間原有8大藏戲,目前藏戲團能演出5出,他們正在深入基層尋找其他3出藏戲的資料,以呈現藏戲的完整面貌。

    西藏各地都推出了原生態歌舞表演,拉薩市的“幸福在路上”、山南地區的“雅魯藏布情”、日喀則地區的“珠峰彩虹”和林芝地區的“雪域放歌”等表演融入大量當地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如藏戲、工布響箭等。

    西藏話劇團劇作家尼瑪頓珠説:“這使許多藏族藝術門類有了揭開神秘面紗的機會,面對更廣大的觀眾群體,從而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責編:李丹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