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30分):2007年7月10日12時29分,淮河王家壩閘十三孔閘門全部打開,2.5億立方米的洪水進入蒙洼蓄洪區,在蓄洪區裏生活了66年的喬印中和自己的家人迎來了繼1968年以來的最大一次分洪。
喬印中,66歲,安徽阜南縣人,在淮河邊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他已經經歷了15次分洪。
每天到自家菜地摘上幾樣新鮮的小菜,再做點愛吃的麵食,這是分洪以來喬印中一家經常的菜譜了。這樣面對分洪,老喬説,長這麼大這還真是頭一回。
蒙洼群眾喬印中:1968年水最大,房子倒塌了,國家用大船搶到高頭。
1968年的洪水,讓老喬記憶最深的一個詞就是逃。活命是最要緊的,家裏的東西全不要了,他們被轉移到地勢較高的村裏,等洪水淹上來了,再轉移到更高的村子。
飛機來救濟,饃,餅乾啥都是飛機灑給災民吃。
這樣的日子在1991年發生了改變。那年夏天,洪水又來了。
蒙洼群眾喬印中:一放閘全部都是水了,普遍都是水了。
但這次,老喬一家沒有再搬來搬去,而是直接被安排在了大堤上搭好的救濟帳篷裏。原來,因為政府近年來對大堤的拓寬加固,這裡成了分洪時安全的居住場地。因為不怕洪水再漫上來,這次家里舍不得扔掉的東西也可以多帶出來些了。
蒙洼群眾喬印中:家裏東西都給搶到莊臺上面去了,財産啊,牲口啊,全部都裝到莊臺上面。大量的供應糧食,那不少吃的,都夠吃了。
雖説這樣,老喬還是很想回家。
蒙洼群眾喬印中:都是災區的人,都在屋裏擠著。
沒想到自己的願望在今年實現了,雖説大洪水又來了,可全家卻再沒搬出家門。
蒙洼群眾喬印中:現在國家建了保莊圩,平地不住人了,放閘都淹不著了,不上水了。
這就是能讓老喬和幾萬鄉親安定下來的保莊圩,它的妙處就是在防洪大堤的周圍又修築了子堤。這些牢固的堤防把兇猛的洪水徹底擋在了外面。老喬説,自從2003搬進保莊圩後,他就再沒有搬過家,這裡面有診所、老年之家,有24小時供給的自來水。
蒙洼群眾喬印中:國家把房子蓋好,水電安好,才叫你搬到這兒來住,放閘也沒有事了,這裡好得很,搬到保莊圩,心裏不想回
【背景鏈結】
2007年王家壩下游五個保莊圩基本竣工,生活在蒙洼蓄洪區裏的近5萬群眾,從此告別水進人退的生活。
2003年至今,淮河流域已完工9項治淮骨幹工程,形成由大型水庫、分洪河道、堤防、行蓄洪區等組成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
責編:王壹霖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