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小平您好 難忘的一九八四年

 

CCTV.com  2008年10月07日 17:0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  

悠悠二十年,彈指一揮間。

  2004年,當我們站在歲月的風口向後凝望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1984年。

  它是如此的醒目,佇立在我們———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記憶裏,生動而又豐滿。它又是如此的張揚,以自己獨特的存在成為一個標誌性的符號,載入史冊,成為經典。

  二十年,看日出日落,春暖秋涼;二十年,看風風雨雨,世事茫茫。

  二十年,滄桑了幾許心事,蹉跎了幾多夢想;二十年,穿越了幾度浮華,沉澱了幾番思量?

  當我們仔細審讀二十年前的往事的時候,我們更多地是在探索經驗、學會成長———如何造就一個從容向上的個體、一個積極穩健的企業、一個理性繁榮的國家。這是我們長久以來的理想。

  難忘啊,1984年!我們如此地迷戀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

  小平您好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我愛這土地》

  二十年前,“小平您好?的橫幅出現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週年的慶典上,舉國為之震撼。

  二十年後,2004年的8月,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金豪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當年製作“小平您好?橫幅的北京大學生物系細胞遺傳專業81級班的班長,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談及二十年前的往事,張□記憶猶新,臉上寫滿了誠懇和欣慰。

  那麼,當年這樣一個大膽而又新穎的創意是怎麼産生的呢?張□介紹:為了準備1984年的國慶遊行,我們從5月份就開始訓練,但在國慶之前預演時,領導看了覺得不夠活潑,學校就動員大家再想一想。9月30日晚上,我們班的同學郭慶濱、李禹、常生等人在宿舍裏商量的時候,大家就突然有了這個想法。“小平您好?四個字是常生寫的,常生就睡在我的下鋪,字寫在柳波的床單上,當時柳波還有一點捨不得呢。由於很倉促,橫幅的兩端就拴在墩布把兒上。第二天,橫幅是由李禹和宋洪時偷偷帶進去的。在整個遊行過程中,橫幅是由李禹、宋洪時和常生三個人輪換打著的。

  在此之前,學校是否知道這個計劃呢?張□説,學校和老師都不知道。如果他們知道了,也許我們的計劃就會被取消了。當時整個計劃很機密,參與的人不超過10個。

  那麼,你們當年怎麼會有如此的膽量和勇氣呢?張□笑答:這跟我們北大多年的傳統有關,我們那一代人充滿自信,而且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所以,我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心態是很放鬆的,我們只是想發自內心地表達一種很樸素的情感。

  那麼,二十年後,你如何評價你們當年的舉動?張□想了想説:我們當時沒把它當做什麼了不得的事,它的政治意義是後來被賦予的,可以説,我們是在不經意間以一種恰當的方式創造了歷史,它傳遞出了北大人對自己、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

  張□講到了一個細節:北大是學生遊行隊伍中的第一方陣,當“小平您好?橫空出世般地被打出來的時候,我們感覺到全場的人都愣了,後來看見小平同志向我們揮手,大家又都歡呼起來。而正在錄製節目的中央電視臺當時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後來才補拍了這個鏡頭,但我們已經走過了主席臺,第二方陣是清華大學的隊伍,所以從電視畫面上看,大家還以為是清華的學生打出了這個橫幅。

  張□接著補充:遊行結束後,橫幅很快就被我們銷毀了。第一呢,我們事先沒有有意地去創造歷史,所以事後也就沒有想到去刻意地保護;第二,從遊行紀律上看,我們這樣“擅作主張?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第三,這個橫幅只是我們表達心聲的載體,遊行結束後,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事後,校方有沒有追究這件事情呢?據張□回憶,學校後來沒有説什麼,這事基本上就算過去了,參與這件事的同學也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什麼影響。

  在採訪的最後,張□特別強調:“我今天之所以把這些講出來,一是,作為歷史的親歷者,我想還歷史一個真實的面貌;第二,我們是81級的學生,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讓我們那一代學生深受其惠,我們對領導人確實充滿了愛戴之情。?

1/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