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陡彎急,在“搖晃”過好多個“S”形後,載著網絡媒體採訪團的中巴車停在衡山香爐峰下,南嶽忠烈祠到了。
松柏掩映下的忠烈祠顯得格外莊嚴肅穆。這是中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也是國民政府在大陸唯一一處紀念抗戰烈士建造的大型陵園,一九九六年被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邁入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顆直指藍天的“炮彈”,這便是風格獨特的“七七”紀念碑。碑後是原國民黨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題寫的《“七七”紀念銘文》:寇犯盧溝,大波軒然,捐軀衛國,忠勇將士,正氣浩然,彪炳青史,漢族復興,永湔國恥。
一九三八年,在國共兩黨召開的“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上,許多將領提到陣亡官兵多“暴屍戰場,不能掩埋”時,無不傷心斂容,遂決定修建烈士公墓。一九四三年,南嶽忠烈祠落成,張自忠、郝夢麟等三十八名將領成為第一批入祠的革命烈士。
烈字為何少一點
享堂神殿大門上方懸挂著鎏金匾額“忠烈祠”,“烈”字中的“歹”竟然少了一點。 中新社發 劉愛成 攝
站在紀念碑旁向上看去,山坡兩側石磴之間的綠草如茵,地上用大理石片鑲嵌了“民族忠烈千古”六個非常醒目的宋體大字。拾級而上,偶而抬頭遠眺,所有建築均由清一色的花崗岩砌成,沿中軸線逐級遞升,在濛濛的暮色下,更顯氣勢恢弘,仿佛另外一個南京中山陵。
“遊人到此,脫帽致敬。”登至第六層臺階,記者們一下停住了,涌到一塊石板前,輕聲默讀上面的文字。這便是有名的“致敬碑”,為紀念十九集團軍在上海淞滬會戰最後一次戰役“安亭戰役”中犧牲的將士修建。
繼續向前,終於站在了忠烈祠最高處——享堂神殿的門口。這裡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也是廟宇內最大的建築。只見大門上方懸挂著鎏金匾額“忠烈祠”,款署蔣中正。導遊介紹説,這塊匾就是當時蔣介石親筆題寫的原物。不過,眼尖的記者馬上注意到,“烈”字中的“歹”竟然少了一點。
“這大概並非筆誤。故意少寫一點,希望在今後的戰鬥中犧牲的烈士要‘少一點’。”導遊風趣地解讀道,“也有人説,書法中多一點少一點屬於藝術處理的一種方法,對內容沒有什麼影響。”
享堂內呈“十”字形,大廳靠後墻正中為祭臺,臺後豎立巨碑,上刻“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總神位四週,散佈抗戰中陣亡的著名將士神位石碑。碑上不但有較詳細的記載,而且有清晰的肖像,每張臉龐,無不是堅毅、英武,透著年輕。
也許有人會感到奇怪,中國那麼大,為什麼偏偏在南嶽修建忠烈祠呢?這還得從當時的歷史背景説起。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日寇裝備精良、武器先進,憑藉海、陸、空三軍優勝,鐵蹄很快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大批國土淪陷。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漢、廣州失守後,國民黨抗戰中樞移到重慶,南嶽成了抗日大本營之一。蔣介石曾在此主持召開了四次高級軍事會議,研討抗日戰略和江南戰場問題,中國共産黨派周恩來、葉劍英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