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北起中緬邊境,西到薩爾溫江,南至泰國清邁、清萊山區,東抵湄公河老撾叢林,像一個倒置的大三角,面積20萬平方公里。作為全球毒品重要的生産基地,這裡聞名遐耳。這塊糾纏在泰國、緬甸、中國、老撾的地區,除了毒品,還有另外一群被遺忘的中國人。
戰火後的遺留物
1949年,最後一次國共和談破裂,蔣介石敗退至台灣,那些無法跟隨至台灣的國民黨部隊就成了殘軍,遺留在大陸,或被收編改造,或自行解散,或被消滅。大部分殘軍的命運大抵如此,唯一的例外就成了歷史和世界的異數,開始締造金三角的傳奇。坤沙和毒品的崛起就從此開始。
殘軍不忘本
國軍93師就是國民黨戰敗後的唯一例外。1950年,元江戰役後,國民黨兩支殘軍輾轉來到緬甸,1600人合併為中華民國復興部隊93師。他們修好電臺,跟剛剛逃到台灣省的國民黨聯絡,得到的回答是自行解決出路。聞此訊息,全軍慟哭。國軍開始殘軍的生存歷程。
即使是殘軍,他們也讓緬甸政府頭痛了二十年。緬甸政府在與這支殘軍幾次作戰敗下陣來後,向聯合國控訴:“他們是一支擁有美式先進裝備,有著十年軍閥混戰,八年抗日戰爭,五年內戰經驗的部隊。”僅憑這樣的戰爭經驗,緬甸政府的雇傭軍團怎麼打得過呢?
但這段殘軍的輝煌戰績的開始,僅僅因為要“自行解決出路”,解決生存與溫飽的問題。1950年,為了生存,他們為當地販運鴉片的馬幫護商。三千人馬獨自面對緬甸政府一萬二千人大軍。
1952年春節,緬甸政府重金雇來原英屬印度國際軍團,發起旱季風暴。這次攻勢雙方共計投入兵力十萬人,也是迄今為止金三角最大的戰事。殘軍中,許多士兵未死於雇傭軍,卻死於國民黨督戰隊。此時,金三角開始武裝販毒。
1961年春,緬軍發起湄公河之春戰役,意欲徹底消滅心腹之患。來勢兇猛,孤軍由此分裂至金三角周邊國家和地區,成為殘軍。
這些人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無法投奔大陸,又無法轉向台灣,更無法被當地政府所容納。他們逐漸變成一群被遺忘的中國人,無名無姓,不被紀念地在他鄉化為灰燼。
孤軍殘軍變成雇傭軍
在湄公河之春戰役後,由於聯合國壓力,部分孤軍被召回台灣,餘下的各部分則成為殘軍開始在金三角的悲慘存亡。
其中一支組織了雇傭軍,打算幫助老撾政府圍剿反政府武裝。誰知老撾左中右三方坐下來談判,他們把槍口對準了雇傭軍。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
責編: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