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希特勒毀滅德國的計劃最終失敗,儘管戰後的柏林街頭滿目瘡痍,但基本生活設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走進今天的德國,很多人都會
讚嘆這個國家的繁榮與富足。短短幾十年間,德國不僅迅速地治愈了戰爭創傷,而且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三,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鮮為人知的是,在納粹德國行將滅亡的前夜,希特勒曾制定了一個瘋狂的計劃,意圖毀滅整個德國。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那麼德國戰後的經濟奇跡很可能就會成為泡影。
納粹崩潰在即,希特勒要毀滅德國民族
1945年初,蘇聯紅軍與美英軍隊在德國中部會師已指日可待。此時的希特勒只能躲在地堡裏向那些名存實亡的軍隊發號施令。從1月到4月,希特勒處於極度緊張之中,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差,臉色蠟黃,左臂抖動得很厲害,腿也總是在哆嗦,開會時不得不由副官攙扶著才行。希特勒一直期盼著奇跡的發生,他曾寄希望德國能出現一場蘇聯式的“人民戰爭”,但事與願違,德國人民已不願再做無謂的犧牲,開始早早將家裏的桌布和床單懸挂在窗外,作為投降的標誌;他們甚至哀求德國士兵不要再保衛他們的村莊和城鎮,以免在最後時刻遭到滅頂之災。
面對雪花般飛來的不利消息,希特勒的狂妄逐漸化作失望和無奈。特別是當他意識到曾對他頂禮膜拜的德國人民辜負了他的期望時,他産生了強烈的報復心理。希特勒不止一次地表達了毀滅德國民族的想法:“如果戰爭失敗,德意志民族也將滅亡。沒有必要為這個民族維持最原始的生存基礎,恰恰相反,最好我們親自動手把這些基礎毀滅掉,因為這個民族將被證明是最軟弱的民族。”在這種近乎絕望的境況下,一個以毀滅整個德國為目的的瘋狂計劃浮出了水面。
制定焦土計劃,強令軍民進行死亡遷徙
3月18日,德軍將領在軍事會議上向希特勒報告,德國西部的居民已不允許德軍進入村莊。狂怒之下的希特勒當即下達了報復性的元首第一號指令———命令德國西部的所有居民立刻進行遷徙。
命令下達後,軍官們都吃了一驚。出席會議的一位將軍力勸希特勒放棄這種做法,因為鐵路運輸早已癱瘓。希特勒回答道:“那就讓他們步行!”這位將軍只好又陳述道,徒步遷徙根本得不到安全保障,也沒有任何食物可供應。希特勒卻冷冰冰地説:“我們不能再花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居民了。”然後便轉過身去,不予理睬。
在勸説無效的情況下,納粹黨徒開始考慮執行元首的疏散命令,決定將萊茵河到魯爾一線以西的幾百萬居民全部遷至圖林根山區和易北河流域的低窪地帶,包括曼海姆、科隆等大城市的居民也要悉數遷空。可以設想,如果計劃執行,數以百萬計的居民將毫無目的地行走在鄉間泥濘的道路上,忍受著嚴寒、饑渴、疾病和驚嚇的折磨,簡直就是一次通向地獄的死亡行軍。連希特勒的一些親信都認為此舉實屬瘋狂,無疑是一場對德國人民的集體謀殺。
然而,更瘋狂的舉動還在後面。3月19日,希特勒又下達了元首第二號指令,即所謂的“尼羅指令”,決定執行“焦土政策”,炸平整個德國。指令的關鍵部分寫道:“所有德國境內的軍事設施、交通運輸、通訊系統、工業設備以及敵人在當前或將來可以用來繼續其戰鬥的物質和原料,都必須被摧毀。”根據這一指令,納粹黨徒起草了一份破壞計劃,把要摧毀的工業設施開出了一份詳細的清單,煤礦礦井也赫然在列。他們還下令將所有的電話局、電報局、長途交換臺、電臺天線塔及廣播接收設備變成“一堆廢鐵”,並拆毀所有庫存及設備。不僅如此,一切民用設施,如水廠、食品廠、服裝廠等也要徹底銷毀,這等於斷絕了普通百姓的活路,毀掉了所有德國人生存的任何可能性。
更多歷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