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門戶、搜索引擎之後,互聯網又出現另一重大創新。這一回的革命,核心是手機“一鍵上網”。一種集門戶與引擎于一體的上網樣式——“識別引擎”(二維碼)方式,正在日本、韓國和中國迅速掀起新一代上網革命的浪潮。中國下一代“新浪+百度”式的巨星呼之欲出。
互聯網的創新絕對出人意料,正當人們還在琢磨手機上網的主流形式,到底是新浪那樣的門戶,還是百度那樣的搜索引擎時,鄰國日本已經給出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新選項:條碼識別。如果你現在到日本的話,會驚奇地發現,有6000萬人正用手機鏡頭,對著印刷在報紙、雜誌、廣告、圖書、包裝以及個人名片上一種類似條形碼的東西,通過拍照,一鍵上網,隨時下載圖文、音樂、視頻。用戶將手機鏡頭對準商場門口的標牌,咔嚓一拍,就能下載店內當天的所有打折信息和優惠券。它還可以提供定位服務,告訴附近店舖的分佈信息。中移動準備從9月起在中國推廣這種方式。
我的手機有很好的上網功能,但我嫌它麻煩。我只能接受推給我的上網內容,但我需要的是像搜索引擎似的,把內容拉過來。如果我見到《競報》,能用手機一拍就自動登錄到《競報》網上,那還差不多。我就會到報攤上,對著想看的報紙一通狂拍,手機網上就全有了,再不用買報。我相信我的女兒會很喜歡這種功能,她在幼兒園狂熱于交換一種叫斯蒂克的小粘貼圖標。現在她只要對著凱蒂貓的Stick一拍,就可以在手機上看凱蒂貓的動畫。據柳傳志説,當年聯想推出“一鍵上網”功能鍵後,電腦銷量應聲翻了一倍。而手機一鍵上網一旦普及,手機上網的人數將翻十倍不止。
這種神奇功能的基礎,是一種叫二維碼的技術。二維碼的學名叫“快速反應”碼(Quick Response,簡稱QR碼)。快速反應,顧名思義,就是日本人圖省事,用手機照到哪,哪就上網。這種技術是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發明,2000年6月獲得批准成為國際標準。它的原理與條形碼差不多。QR碼呈正方形,只有黑白兩色。印有像“回”字的正方圖案。QR碼比普通條碼可儲存更多資料,比如一個碼可以包含500個漢字。用戶通過手機攝像頭對二維碼圖形進行掃描,或輸入二維碼號即可以進入相關網頁進行手機上網。有人稱之為識別引擎,將這種業務稱為條碼識別。實際上,對於手機上網來説,它兼具門戶的入口功能和搜索引擎的定位導引功能,相當於手機上的新浪加百度。
中國推手機一鍵上網的門戶引擎,目前落後於日本和韓國。在日本、韓國內置二維碼識別引擎的手機終端2006年的市場普及率達到71.4%,攝像手機的市場普及率為91.8%。日本已將這項功能,固化在每一部手機之中。而在中國和韓國,還需要下載一個識別軟體或客戶端。不過中國正在急起直追中。
手機門戶引擎的出現,是互聯網發展到移動網新階段的重要標誌。看來,互聯網的好戲又開始了。
(姜奇平 數字化産業研究專家)
責編:徐文華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