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逝世 > 正文

資料:汪辜會談十週年回顧

央視國際 (2005年12月26日 13:40)

  東北新聞網消息:10年前的4月27日,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在這次歷時3天的歷史性會談中,雙方共達成了4項協議,為兩岸關係的歷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究竟當年"汪辜會談"是怎樣促成的?達成了什麼協議,後來又有哪些來往呢?讓我們打開“汪辜會談”的歷史畫卷,回顧瀏覽一番。

  歷史的呼喚

  1987年,台灣當局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被迫開放台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改變了兩岸近40年的隔絕狀態。兩岸人員和經濟、文化往來迅速發展,從而也衍生出越來越多需要兩岸共同協商處理的問題。但是台灣當局囿于和祖國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僵硬政策,拒絕與祖國大陸進行直接接觸和談判。在此情況下,中共中央臺辦負責人于1991年6月7日建議:“由海峽兩岸有關部門和受權的團體或人士,儘快商談實現直接‘三通’和兩岸交流問題。”在祖國大陸的推動和台灣同胞的呼應下,祖國大陸海協和台灣海基會于1992年4月3日首次在北京就“公證書使用查證”和“掛號函件查詢、補償”等問題進行事務性商談。

  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一個國家內部的事務,一個中國原則無可回避。兩會事務性商談開始後,海協考慮到雙方對一個中國概念的立場和政策,本著化解分歧、解決問題的誠意,提出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雙方均表明堅持一個中國的基本立場,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表述的方式也可以協商。台灣當局的“國家統一委員會”于1992年8月1日就一個中國的涵義做出“結論”表示:“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台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從這裡可以清楚地看出,雖然台灣當局堅持兩岸對一個中國的涵義有不同解釋,但在事務性商談中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雙方的共識。正是基於這一共識,兩會人員于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就一個中國原則表述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商談,並於11月經函電往來達成了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還在1992年元月8日,海協致函海基會,邀請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或秘書長率員訪問祖國大陸,就雙方聯絡與合作事宜交換意見。海基會隨即復函表示願意“于雙方便利之時機專程拜訪”。海協會長汪道涵再次致函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邀請他于當年擇日擇地“就當前經濟發展及雙方會務諸問題,交流意見、洽談方案”,進行“兩會”負責人會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函覆海協會長汪道涵接受其邀晤,並建議當年10月中、下旬或其它適當時日,在新加坡就有關“兩會”會務及兩岸文化、經貿交流問題進行商談。兩會經過反復協商後,雙方商定:自1993年4月7日起,由海基會副董事長邱進益與海協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在北京先進行預備性磋商。4月8日至11日,海協常務副會長唐樹備與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在北京草簽了“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及“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待“汪辜會談”正式簽署,並就“汪辜會談”進行預備性磋商,就會談的性質、議題、時間、地點、人員等事項達成了八點備忘。“兩會”商定:具有民間性、事務性、功能性的“汪辜會談”,定於4月27日至28日舉行,雙方隨行人員各自不超過10人。至於地點,海協則充分尊重辜振甫先生的建議,使這本應在兩岸舉行的會談定在新加坡。

  “汪辜”終於握手

  1993年4月27日上午10點,“汪辜會談”準時在新加坡海皇大廈4樓會議廳舉行。當祖國大陸海協會長汪道涵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越過不足兩米的會議桌把手握在一起的時候,隔絕40多年的海峽兩岸關係,終於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28日上午,唐、邱二人繼續在海皇大廈進行會商。下午3點,在進行汪辜第二次正式會談前,海協汪道涵會長、唐樹備副會長與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邱進益副董事長先行協商30分鐘,雙方同意延會,並將簽署儀式順延至29日上午10點。在汪辜率雙方代表團進行15分鐘會談後,唐、邱二人繼續討論經濟交流等問題。

  這次會談主要是就海協與海基會“兩會”會務、兩岸經濟交流、科技文教交流等三大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逐項討論。

  關於海協與海基會的聯絡與會談制度。經過預備性磋商和正式會談,雙方同意海協會長與海基會董事長視實際需要進行會談。海協常務副會長與海基會副董事長或“兩會”秘書長原則上每半年會談一次,“兩會”副秘書長、處長、主任級人員每季度會商一次。雙方同意就兩岸交流中衍生出來且有必要協商的事宜儘速進行專案協商(商談),並簽署協議,各自成立經濟小組與綜合事物小組。同意各自指定副秘書長作為緊急事件之聯絡人。雙方同意相互給予經商定的“兩會”會務人員適當的出入境往來與查驗通關等便利,其具體辦法另行商定。

  雙方還商定了1993年事務性商談的5個議題:譴返,共同打擊海上走私、搶劫,漁事糾紛,知識産權,兩岸法院之間的聯絡與協助。

  雙方的分歧集中在會談地點問題上。台灣方面提出,“兩會”會談的地點實際上可以在兩岸輪流進行,但落實在文字上要有彈性,表述為“擇地”會談。祖國大陸方面考慮到台灣方面目前可能接受的程度,在要求台灣方面書面承諾"兩會"會談原則上應在兩岸輪流舉行的前提下,可根據“兩會”不同層級人員會談的實際需要,作出適當安排。海協會長與海基會董事長的商談地點可另行商定;常務副會長與副董事長或“兩會”秘書長的商談在兩岸輪流舉行,如有實際需要,不排除在第三地。這個表述確定了兩岸輪流舉行會談的原則,在第三地則是例外,需經商定。

  關於經濟交流。祖國大陸方面積極主張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提出現階段應當把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放在兩岸關係的首要位置上,政治上的分歧不應影響經濟上的合作;直接“三通”應擺上議事日程;雙方應儘快就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兩岸勞務合作問題交換意見;歡迎台灣同胞參加浦東、三峽開發建設;願意在台灣缺乏的資源、能源方面與台灣進行長期穩定的合作。台灣方面突出地談保障臺商投資權益的問題,要求允許臺商成立聯誼組織並允許其“自主運作”,籌組“巡迴服務團”,輔導大陸臺商企業和鄉鎮企業。祖國大陸方面表示,臺商在祖國大陸投資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強調臺商聯誼組織要按祖國大陸規定辦理,對台資企業的服務主要由祖國大陸方面提供,不同意搞“巡迴服務團”。經協商,雙方達成共識:“雙方均認為應加強兩岸經濟交流、互補互利。雙方同意就臺商在大陸投資權益及相關問題,擇時擇地繼續進行商談。”“雙方同意就加強能源、資源的開發與交流進行磋商。”

  關於兩岸文教、科技交流。在北京預備性磋商時,雙方確定了兩岸青少年交流、科技交流、新聞界交流3個題目。此次會談,雙方進一步商定了交流及商談的具體項目。

  雙方在新文稿名稱問題上也存在著分歧,大陸方面主張採用“共同新聞稿”或“會談紀要”的形式發表;台灣方面則主張用“備忘錄”。最後,雙方商定共同協議的名稱為“汪辜會談共同協議”。

  28日晚,雙方達成最終協議。29日上午,協議簽署儀式在海皇大廈4樓舉行。汪道涵會長和辜振甫董事長在4份文本上先後簽上自己的名字,這四份協議分別是:《汪辜會談共同協議》、《兩會聯絡與會談制度協議》、《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

  此次會談,引起了海峽兩岸人士的高度重視,也引起了全世界輿論的廣泛關注。它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會談成果的本身。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汪辜會談”標誌著海峽兩岸關係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兩岸關係風雨五載

  “汪辜會談”後,“兩會”按照《汪辜會談協議》的規定,在處理兩岸事務方面積極合作,解決了大量的突發性事件,促進了兩岸關係的發展。但1995年,李登輝訪美給“兩會”帶來的消極影響,也給兩岸關係造成了極大破壞,致使兩岸關係在近3年一直處於低迷的狀態。為了加強兩會聯絡與接觸、進一步緩和改善兩岸關係,1998年6月25日,海協正式發函邀請辜振甫率“海基會”董、監事團于9月或10月中旬來祖國大陸訪問。8月24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發表談話,歡迎辜振甫來訪,並表示海協願意與海基會進行一切有利於和平統一、有利於發展兩岸關係的政治對話。談話發表後,引起島內各界強烈反響。9月15日,海協致函海基會,提出辜先生來訪的行程安排建議,並同意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許惠祐先期來京就相關細節交換意見。1998年9月21日至24日,許惠祐到達北京,與海協就辜振甫來訪的時間、地點、具體安排等交換了意見,從而為汪道涵和辜振甫兩位老人的再次見面鋪平了道路。

  五年後的再次握手

  1998年10月14日,久違大陸53年的辜振甫先生攜夫人嚴倬雲踏上了祖國大陸的土地。辜振甫先生一到下榻賓館,就向等候在那裏的中外記者説:“在這裡看到許多老朋友,感到很溫馨;一路上見到今天的上海並了解到兩岸經貿現在很旺盛,十分高興。"談到此行的目的及希望,辜振甫先生説:”這次到上海訪問,本人與汪先生將有數度晤談的機會,至為難得,相信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努力中,營造相互信任、為人至善的基礎。本人希望兩岸都能嘗試從更寬廣的角度看問題,在建設性的對話中,找尋開展兩岸關係的正確做法。“

  辜老先生雖已81歲,仍耳聰目明,談吐風趣。有記者問:”請問辜先生這次和汪先生見面,與1993年‘汪辜會談’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辜老先生回答説:”最大的不同,是這次會面沒有在‘第三國’,也就是説,在自己的地方談,解決自己的問題。”

  上海和平飯店是一座歐洲宮廷式建築。14日下午5時35分在8樓“和平廳”,汪道涵先生和夫人孫維聰特地在電梯口迎候辜振甫先生和夫人。汪道涵先生滿面紅光,笑容可掬;辜振甫先生精神矍鑠,風度儒雅。當兩位老先生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的時候,全場幾百隻鎂光燈頻頻閃爍,照相機快門聲響成一片。此情此景使人們想起5年前新加坡汪辜二老的第一次握手,場面雖相似,但時光飛逝,汪辜兩位老先生從七旬老人變為年過八旬。兩岸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很多變化,這是首次在中國土地上的握手。

  汪道涵先生熱情地歡迎辜振甫先生率海基會參訪團來訪。汪道涵會長首先説:“我本人和海協全體同仁對辜先生夫婦及海基會各位的到來表示歡迎。”“自1993年新加坡‘汪辜會談’以來,我和辜先生已經5年沒有見面了。這次辜先生能來上海,我十分高興。辜先生率貴會各位來祖國大陸參觀議訪問,是兩會共同努力的結果。辜先生和各位先生來訪,可以促進兩會的相互了解,推動兩會的交流和溝通。我也願就此機會,與辜先生及各位就雙方共同關心或各自關心的問題廣泛交換意見。”

  汪辜這兩位均已80多歲高齡的老先生各自按照事先準備好的稿子作了發言,氣氛略顯沉重。但10月15日下午的第二次見面氣氛則輕鬆隨意而溫馨。兩位老先生一邊悠然地品茗,一邊親切地交談。外人並不知道他們究竟説了些什麼,但茶敘結束後,唐樹備和許惠祐宣佈,兩會已經達成四點共識:

  兩會決定進行包括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對話,由兩會負責人具體協商作出安排;

  進一步加強兩會間的交流,包括兩會負責人等多層次的互訪;

  涉及兩岸同胞生命財産安全的事件,兩會將加強個案協助,相互委託;

  辜振甫先生邀請汪道涵會長訪問台灣。汪道涵對此表示感謝,願意在適當的時候到台灣訪問,加深了解。

  辜振甫稱北京之行為“融冰之旅”

  16日中午,海基會參訪團一行離開上海,乘飛機飛往北京,下榻于北京釣魚臺賓館。辜振甫剛到北京,便在設于香格里拉飯店的新聞中心舉行了中外記者會。辜振甫先生講述了他的上海之行,他説:“我很高興,沉寂了那麼久的兩岸關係,重新有了互動和新的開始。”很多記者關心他在北京的行程,尤其是和江澤民先生的會面,並問他的北京之行應該稱為“政治之旅”還是“文化之旅”?辜先生答道:“我認為應當稱作‘融冰之旅’”。他頗有寓意地説:“冬天快到了,熬過了冰霜之苦,春天就不遠了。”

  當晚,國臺辦主任陳雲林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招待海基會參訪團一行。在宴會前的茶敘上,他們無拘無束地話家常。辜振甫得知陳雲林是東北人,便説:“我在年輕的時候去過滿州裏,那個地方人很少。”

  18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會見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一行。錢其琛握著辜振甫的手説:“50多年沒回來了,不容易。”“你們此行對改善兩岸關係是有意義的。雙方直接見面不僅可以消除誤解,還可以增進了解,有利於化解分歧,至少可以拉近距離。”錢其琛與辜振甫早已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部長級會議及首腦會議中多次見面,這次見面自然高興,他誇讚辜振甫先生身體狀況好。

  下午,江澤民總書記會見辜振甫夫婦,交流在親切、自由的氣氛中進行。江澤民總書記對辜振甫先生説:“今天很高興在這裡與你見面。現在是北京最美好的金秋季節,你來得正巧,前一個星期這裡還是陰天,現在則是天氣晴朗。”辜振甫先生也笑著應道:“的確是非常之爽朗。”江澤民總書記和辜振甫先生就涉及兩岸關係的重大問題發表各自的看法。江澤民總書記對辜振甫先生為發展兩岸關係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對此次辜振甫先生與汪道涵會長達成的4項共識表示讚賞。江總書記希望辜先生繼續為兩岸關係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在北京期間,海協還特意為辜振甫夫婦安排了一場名家薈萃的京劇晚會。“為國家哪何曾半日閒空……”81歲高齡的辜振甫一段渾厚、激越的京劇《洪羊洞》贏得滿場掌聲,也把專門為他舉辦的京劇晚會推向了高潮。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評價説:“這段二黃原板唱得非常好,很有餘派韻味。”

   汪道涵希望兩會重開協商

  “汪辜會晤”後,汪道涵準備參訪台灣。可就在這時,李登輝拋出了“兩國論”,故意設置障礙,致使汪老訪台不能成行。2000年元旦,汪道涵撰文指出:“去年,我做好準備訪問台灣,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實現‘一國兩制’,希望和台灣同胞共同商議,但受到‘兩國論’的阻撓。我仍然期待著,一旦障礙消除,早日實現到台灣去訪問的願望。”

  2001年元旦,汪道涵又撰文説:只要台灣當局明確承諾不搞“兩國論”,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海協可以與台灣方面授權的團體和人士接觸對話。我本人也向來訪的台灣朋友表示,我一直準備著訪問台灣,等待著台灣當局消除障礙。

  今年4月,汪道涵為紀念汪辜會談十週年寫文章指出:“10年前,我和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載負著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殷切期待,受權在新加坡就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加強海協與海基會聯絡與合作、協商處理兩岸交往中的具體事務性問題等事宜舉行會談,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為推動兩岸經貿往來和民間交流的發展創造了積極的氣氛。這是1949年以後海峽兩岸高層人士的首次公開會晤。1998年我與辜先生在上海再度會晤,辜先生又真誠地向我表示‘心中沒有一個中國,就不會談統一’。因此,我與辜先生的手握在一起,雙方傳遞的是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和對民族未來的責任與追求。令我欣慰的是,汪辜會談10年來,兩岸經貿交往、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迅猛發展,兩岸同胞的相互理解日益加深,共同利益不斷增強,汪辜會談播撒的種子已然開花結果。但令人遺憾的是,李登輝背離一個中國原則,拋出‘兩國論’分裂主張。而今,台灣當局領導人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否定兩會1992年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鼓吹‘一邊一國’,致使兩岸談判的基礎屢遭破壞,海協與海基會的對話與商談幾起幾落。儘管台灣當局關閉了恢復協商的大門,我們仍為能夠早日重開對話與談判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2000年3月以來,江澤民同志一直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擱置爭議,重開對話與談判。在中國共産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再次提出兩岸對話與談判的新主張、新建議。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台灣代表團的審議時,進一步表明了我們的態度。”

  二十一世紀是海峽兩岸中國人充滿希望的世紀。歷經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政通人和,經濟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現代化進程。我們對實現和平統一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兩岸的問題最終還是要靠中國人自己解決,我們希望台灣的當局能夠擯除分裂意識,放棄對抗思維,與我們一起求同存異,走和平對話、直接“三通”、共謀發展、共議統一的道路。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對中華民族的前途負有共同的責任。我們由衷地希望廣大台灣同胞從民族大義出發,與我們一起創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若 思)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