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2日,印度國防部發佈了“烈火-3”型中程彈道導彈在印度東部奧裏薩邦發射的電視照片。印度國防部官員12日透露,印度當日成功試射了一枚可以攜帶核彈頭的“烈火-3”型中程彈道導彈,其射程超過3000公里。此次導彈試射是印度第二次試射“烈火-3”型導彈。 新華社/法新
印度各型烈火導彈對比示意圖[資料圖片]
印度媒體近日稱,印度已作好“烈火-3”型彈道導彈的試射準備,這次測試將在5月5號-9號之間進行。印度防務研究與開發組織(DRDO)負責人説,此次測試對於“烈火-3”來説很關鍵,因為印度方面希望其能“對於增長的中國軍力起到威懾作用”。
這名負責人説:“‘烈火-3’是一種射程超過30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能攜帶核彈頭,可以用來嚇阻中國的導彈。(參見:《印稱要試射“烈火-3”型導彈“威懾”中國(圖)》)
"烈火"源於印度雄心:原計劃2002年導彈自給自足
1983年,印度前總理英迪拉 甘地制定了“導彈發展綜合計劃”(IGMDP),負責這一計劃的是印度防務研究與開發組織。該計劃的目的是使印度到2002年實現導彈生産的自給自足。
導彈發展綜合計劃由5個核心導彈系統組成。根據最初設定的目標,導彈計劃應當在1995年完成,包括“大地”短程彈道導彈、“烈火”中程彈道導彈、“藍天”地空導彈以及“三叉戟”地空導彈和“毒蛇”反坦克制導導彈。
該計劃迄今已經超期13年,項目開支遠遠超出最初預計,而從目前的狀況看,距離完成還遙遙無期。除了“烈火”和“大地”兩種導彈方案被軍方接受外,其他品種均因技術不過關而至今未成形。(參見:《從“大地”到“烈火” 印度導彈發展歷史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