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522“連雲港”號導彈護衛艦[資料圖片]
中國海軍“深圳”號導彈驅逐艦[資料圖片]
●可為36種艦艇戰損維修提供遠程技術支援
●人民海軍戰鬥力再生技術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編者按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海軍某保障基地通過自主創新打造“戰艦康復中心”,有效破解艦艇戰損快速維修難題,使人民海軍戰鬥力再生技術又邁上一個新臺階。他們的經驗值得借鑒。
初冬,一場信息化海上實兵對抗演練在南海某海域展開。激戰中,某護衛艦機艙破損進水,某保障基地隨艦人員立即展開無碼頭海上搶修,迅速修復受損艦體,只用半個小時就讓艦艇重返海戰場。這是該基地自主創新破解艦艇戰損快速維修難題取得的一項新成果。
未來海戰中,戰艦在高精度武器打擊下毀損程度高、傷情複雜。如何展開快速搶修,是戰時艦艇裝備保障面臨的一個巨大難題。這個保障基地瞄準實戰需要,制定了7大類數十種戰時艦艇裝備應急搶修預案,建成了一個由指揮、航海、電子、電氣等14個維修方艙組成的“戰艦康復中心”,可自由組合出海支援作戰,形成岸海銜接、前後一體、全時全程的戰時艦艇裝備維修保障體系。
艦載電子設備增多,成為戰時保障重點。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革新,基地在“戰艦康復中心”中納入了艦載跟蹤雷達、艦載火控系統、綜合導航儀等7條新裝備檢修線,新型檢測儀器可同時對20個型號的集成電路進行快速檢測。基地研製開發的艦艇應急搶修專家遠程可視化故障診斷系統,將艦艇修理工廠、裝備生産企業、專家辦公室和修理現場連成一體,能為36種型號的水面艦艇、潛艇戰損快速維修提供遠程技術支援。
這個基地通過集成創新,採用水下機器人、冷焊、應急搶修氣囊等69項新成果和800余臺套新型設備,突破了艦體水下焊接、大面積焊接、特殊鋁質材料焊接等技術難關,其中11項技術填補了國內海上艦船搶修技術領域空白,3項獲軍隊科技進步獎。 (解放軍報/周亞文、徐鋒)
責編:曹勁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