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西安晚報:三鹿破産留給我們的警示

 

CCTV.com  2008年12月26日 09: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西安晚報  

  河北省石家莊市政府25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破産案處理情況。從社會各界最關注的一系列熱點來看,三鹿的總負債為17億,其中借款9億治療和賠償嬰幼兒,而相關責任人——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田文華將於12月31日受審,其罪名為生産銷售偽劣産品。(相關報道見2版)

  三鹿破産,在人們意料之中,也讓其他一些牽涉其中的奶品製造企業,感受到唇亡齒寒的焦慮。然而,僅僅將目光聚焦于三鹿破産事件本身,不具備太大的社會價值與市場警示,對於中國奶業以及其他産業來説,對於擔負市場監管責任的執法機構來説,盤點三鹿破産留下的警示,恐怕才是當務之急。

  在誠信為本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在食品安全上至政府下至民眾格外關注的今天,依然有三鹿這樣的“知名品牌”質量作假,可見他們對好不容易積累的企業信用是多麼不珍惜。我以為,中國民族企業要謹記——企業的市場及社會信用大廈建設,需要曠日持久地努力,而一旦出現裂縫,往往一夜傾覆,信用破産會給一家企業乃至一個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必須承認,長期以來,一些企業契約精神和誠信意識較為缺乏。諸如作弊、爽約以及弄虛作假等業已被現代社會文明觀念視為不可接受的行為,在某些企業看來可能並不算是企業人格缺陷,有時甚至習以為常。也正是這種契約精神的缺乏,使我們難以建立起秩序良好的制度體系和社會心理基礎。

  品牌是信用日積月累的成果,往往經歷了無數次市場交易的考驗,消費者對一個“老”品牌的信賴,來自於這個品牌一直以來的誠信為本。曾經受到消費者信任、國家榮譽授予的三鹿,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信用的不可或缺。損失信用者終被市場所拋棄,這應成為中國企業恪守的生存與發展底線。

  與此同時,執法監管機構也不能漠視另一種信用的喪失。我們遺憾地看到,“瞞報”成為危機全面爆發的原因之一。早在今年8月2日,三鹿公司已經遞交了奶粉有毒的報告,但是,直到9月9日石家莊市才向省政府報告,導致社會危害程度擴大化,相關責任人也相繼受到了懲處。

  事實上,對於所有企圖瞞報者來説,在一個資訊發達、輿論監督日益強化的信息社會,真相也許能遮掩一時,卻無法隱藏一世。與其在媒體報道民眾舉報後陷入責任被動,不如儘快發佈準確消息掌握主動。監管機關承擔公共服務職能,必須對公共利益負責。突發事件往往考驗執法監管機關的危機處理態度與能力,切實執行《信息公開法》,才能確保政府信用不成為事件擴散的受害者。

  而對於那些利用權力資源破壞市場信用的人,應建立失信約束懲罰機制,增大失信成本,如此,政府公信力和整個投資環境會更加健康。三鹿破産留下的警示,其精髓或在於此。(畢舸)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