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大家廣泛關注的就業市場,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張欣慶表示北京將加大監控措施,除了企業一次裁員超過員工總數的10%和20人以上要向勞動部門申報,勞動合同續訂率不到80%的也要報告給當地的勞動部門。(11月22日《新京報》)
這一規定可以看作是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寒冬來臨之時,政府要求企業承擔責任的具體體現之一。如何度過這個寒冬,按國人的理解向來是“有難同當”。但是,“有難同當”在個人、集體(企業或單位)和國家(政府)三者之間應當有責任大小,順序應當是依次遞增,即個人較小、集體較大,國家最大。
眼下,寒冬來臨,身處寒帶的個體最先感受到切膚之寒,也因此很多個體已經在迫不及待地尋找過冬的方法。一些女白領甚至以懷孕規避寒冬,但也被視為無效之舉。當然,更多人在以積極務實的態度應對這個寒冬。新浪網的一項調查表明,回答“你是否擔心自己會被裁員”的問題時,選擇“有點擔心”並“在考慮被裁後怎麼辦”的比例最高,達33.65%;回答“降薪還是裁員該如何選擇”的問題時,選擇“被動降薪,邊工作邊找工作”的比例最高,達29.81%。這意味著相當多的個人已經在做必要的心理和行動準備。
然而,個體是受雇于企業或單位的,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貢獻。因此,企業和單位應當責無旁貸地讓個體渡過難關,而不是輕易解雇。但企業也有難念的經,其最大的理由是,不能負債經營,否則就會倒閉,讓更多人失業。而且,由於企業和單位也是通過每個勞動者的貢獻,把利潤的一部分上繳給國家,因此國家應當幫企業渡過難關。
企業的困難大致有幾個方面:一是資金困難,二是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降低問題,三是用工成本提高難題,四是産品滯銷問題,五是納稅負擔問題。如果在這些問題上國家首先對企業有優惠和扶持,再反過來要求他們不得裁員,以幫助員工過冬就會名正言順。例如,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跌破7以下,導致以美元結算的商品價格上漲,提高出口退稅就是幫助企業的最好辦法。減少或降低企業的稅收以及減少各種名目繁多的收費,也是幫企業過冬。最為簡單和現實的考慮是,寧可在特殊時期減少政府的稅收,也要避免員工失業。
另一方面,國家的責任還應當體現在幫助個人過冬上。在平常時期和經濟繁榮時期,每個公民都在為國家交納各種稅收,在經濟寒冬時期,這些稅也同樣沒有少。在公民完成了自己對國家的責任後,國家也要在寒冬時期幫助公民渡過難關。儘管國家已經拿出4萬億元拉動內需刺激經濟,但並沒有落實到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頭上,因而對個體過冬的幫助並不直接,有的人甚至很難得到實質性幫助。
在此情況下,如果不能像一些國家和地區那樣,向每位公民直接發錢或購物券的方法幫其過冬,是否可以考慮對每個人減免半年或一年的“五險一金”?也就是説,由過去的稅收盈餘代為每位公民繳納。這是能讓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到的過冬熱水袋。
□張田勘(北京 編輯)
責編:李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