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先"救市"還是先"治市"?樓市陷入"救市"迷局

 

CCTV.com  2008年10月23日 14: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今晚報  

  黃金周以來成交的急劇萎縮,使樓市“救市”之風迅速蔓延。面對宏觀經濟增長預期的減弱和樓市不景氣程度的加深,部分城市沉不住氣紛紛出臺措施為樓市注入“強心劑”,而近來有關房屋交易稅費等政策變化的消息,以及建設部對各地“救市”措施採取的默認態度也推波助瀾,使“救市”成為當前樓市的重要特點和焦點。一場有關當前形勢下該不該“救市”、“救市”能否“救勢” 、先“救市”還是先“治市”等問題的爭論也由此展開。樓市似乎已陷入“救市”迷局。

  交易萎靡“金九銀十”成“救市”進行時

  9月以來樓市交易萎靡不振,帶來了更高的“救市”呼聲,使“金九銀十”成為“救市”進行時。記者了解到,9月以來,全國有近20個城市開始不同程度的“救市”。

  天津、上海等城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採取了符合條件的家庭最高可貸60萬元等措施。長沙市政府發佈了包括二手房交易綜合稅降低等“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西安市出臺《關於恢復房地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適當下調居民購置自住房的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等。南京市政府出臺《關於保持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適當調整普通商品住房稅收優惠政策標準、加大住房補貼的發放力度等措施。杭州出臺了24條“房産新政”,包括對購房者放寬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和貸款年限;降低首付比例,實行購買商品房契稅、印花稅補貼;實行存量房交易稅收補貼等政策,同時對企業放寬項目開竣工期限等政策。。

  另外,重慶、武漢、廣州、瀋陽、福州、廈門等地也採取了在公積金貸款方面,延長貸款期限、降低首付比例;提供財政補貼;放寬購房入戶等“救市”措施。同時也都提出加強金融部門和稅收部門對房地産業的支持,減輕房地産業的融資壓力和成本壓力鬆綁措施。

  在國家政策方面,繼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暫免徵收存款利息稅等貨幣政策後,10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降低住房交易稅費,支持居民購房。 在10月18日的市長論壇上,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表示:“每個城市根據其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房地産形式,可能會出臺不同的政策,這一點上相信每個城市政府會作出明智的選擇。”“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正在密切地觀察,並評估各種措施的效應,對哪些應該繼續發揚,那些應該終止,在適當的時候會拿出規範的意見。”這一言論被業內認為是建設部對一些城市“救市”措施的默認。

  調整未完成 “救市”未必能“救勢”

  “救市”後,樓市交易量能否回升?房價的下降趨勢會不會因此而逆轉?這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許多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很多城市採取的“救市”措施,多數是在購房交易稅費及貸款方面給予政策扶植,這些政策帶來的交易成本降低,有助於提高交易意願,在房價基本符合購房心願的基礎上,可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交易的效果。但是在房價調整未到位的情況下,這種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短期內不會使房價走勢發生逆轉。一些較早採取“救市”政策的城市交易情況也顯示,目前並沒有因這些政策而使房價走勢逆轉。

  對於國家將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經濟專業人士易憲容及中房協朱中一副會長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前車之鑒,是出臺各种經濟政策的基礎,同時也是擴大內需的途徑之一。這些“救市”政策是建立在讓更多人買得起房的基礎上的,因此國家救市不會以維持高房價為目的,而是為了防止房價的持續大幅下跌,合理的房價才是政府調控的目標。 通過政策調整,降低包括契稅在內的住房交易稅,可以降低居民進入房地産市場的交易成本,增加房地産市場供給,繁榮房地産的交易,讓房價下降到絕大多數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水平上。可見,從當前樓市整體走向來看,仍需在恢復購房者對宏觀經濟的信心以及增加購房者收入的大勢下,才能真正回歸房地産的“牛市”。

  市場環境需凈化 “救市”應先“治市”

  去年建設部門針對市場“供應吃緊”而推出的加大企業項目開竣工期限管理等政策還言猶在耳,而今年一些城市又不得不針對市場供應過剩出臺放寬開竣工期限的措施,可見一些政策與市場的脫節和無能為力。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房地産市場數據的不透明,開發企業過度依賴不真實銷售方式,使政府相關政策難以落到實處,也使開發企業最終自食苦果。現在很多消費者不願意買房,對目前市場極度不信任和不自信是原因之一。

  看到原來堅稱無房可售的樓盤,一夜之間又層出不窮地冒出那麼多可售房,真令人不知所措,擔心市場或許還埋有不為人知的“陷阱”。因此很多專業人士及消費者都呼籲,政府“救市”應先“治市”。首先要進一步凈化市場,改變目前這種似是而非、讓人看不清、摸不透的房地産開發及市場交易數據,使買賣雙方在更公平、更真實的基礎上進行交易,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市場信心不足。

  同時,政府和開發企業應對市場價格及銷售環節進行公平合理的核定和規範,打擊各種違規銷售、非法謀利行為,減少現房空置率,促進降價成交量,化解銀行房貸風險,鼓勵購買居民自住住房等等。(王哲)

責編:汪蛟龍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