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9月27日電 題:國際金融危機警示:金融創新更須注重金融安全
記者明金維、韓潔、鄒蘭
美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引發全球對金融業發展前景的擔憂。夏季達沃斯論壇內外,各國財經巨頭和經濟學家紛紛表示,全球在加快金融創新的同時,應重構全球金融監管體系,注重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
自去年8月份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以來,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總體持續動蕩,對金融安全産生了很大的衝擊。特別是在過去一個月,美國次貸危機進入一個新的“高危期”,多家美國“明星”金融機構破産或接受政府緊急救助。在這種背景下,引發了對金融創新的反思。
世界經濟論壇在此間發佈的《2008年全球風險》報告認為,這場金融危機暴露了全球金融系統的種種危險。過去20多年,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一系列變革,從為刺激金融業發展而逐步放鬆金融監管,到金融創新的快速發展,再到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大力推進,全球金融體系在發展的同時也加速了風險的傳遞。過去幾年,美國金融業獲得了極大發展。但金融創新在推動經濟和金融發展的同時,金融機構在企業內部治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這種局面為危機爆發埋下了伏筆。美國花旗集團高級副董事長兼美國花旗銀行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威廉 羅茲在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説,伴隨金融創新出現了一些新的金融投資産品,如信貸違約掉期(CDO),但由於缺乏集中的清算系統,信貸違約掉期産品只在金融機構之間交易,好比産生了一個黑洞,增加了金融風險。除了信貸違約掉期外,資産證券化也被認為放大了金融危機的危害。在美國,購房者申請住房抵押貸款後,房貸機構通常將貸款出售給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機構,後者再將各類房貸綜合在一起,打包成房貸支持證券(MBS),經由標準普爾公司等評級機構評級後出售給銀行、保險公司、養老金和對衝基金等各類投資者。從貝爾斯登到雷曼兄弟公司,再到美林公司,美國3家被收購或破産的大型投行均因持有房貸支持證券而在次貸危機中受到嚴重衝擊。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主席米歇爾 普拉達本月22日在巴黎表示,複雜金融衍生産品的大量推出擴大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他説,近幾年金融衍生産品不斷推出,而金融監管機構則對這些産品缺乏評估。他強調,資産的證券化確實分散了金融機構的風險,但助長了美國住房市場危機向世界範圍擴散。但金融體系的漏洞並不意味著要停止金融創新。中國經濟學家成思危説,當前金融已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匯市、股市、債市、保險、期貨等並非各不相干的孤島,從長遠看,還是要穩步推進金融創新,包括混業經營和混業監管,只有加強綜合監管,才能綜合防範風險。
全球一體化呼喚新的金融監管體系防範風險離不了監管體系的加強。在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與會代表討論最多的是對全球監管體系的深思。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説,這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再次印證了全球一體化的存在,全球有必要對傳統的金融監管體系進行反思。“全球一體化就像一把雙刃劍,在推動全球金融體系發展的同時,也使各國面臨共同的風險。”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則在論壇期間提出,全球有必要重新審視金融一體化的價值。“此次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全球一體化需要一套新的、更好的法規監管模式,這一模式應當更能反映我們的相互依存和全球經濟的實際運作方式。我們發展培養多邊主義的能力將決定我們經濟生活的穩定性。"他説。據統計,到目前為止,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金融機構造成的直接損失已經超過500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曾預測,美國次貸危機最終造成的直接損失將在9000億美元左右。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今年3月份曾推出一項大規模金融監管改革計劃,當時他坦言,美國金融監管體制嚴重落後,已經無力應對金融體系出現的新問題。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金融機構業務跨越不同國度,監管的區域化和經營的全球化並存,使得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使命。“現在,解決危機最好的辦法是各國需要不斷的和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各大銀行系統多合作,大家一起渡過這個難關。” 日本前財務大臣竹中平藏在論壇上説。羅茲也表示,從長期看,全世界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不是脫鉤的,這就需要全球的共同合作。他認為,此次次貸危機的一大警示就是,全球一方面需要從國際監管的角度,制定一些國際上都能夠接受的監管做法,另一方面,需要在國際會計標準上採用同一套國際標準。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美國與當地經濟金融界人士座談時也表示,中國方面願意與美國加強協調與配合,希望世界各國團結一致,克服困難,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這對美國有利,對中國有利,也對全世界有利。在此次達沃斯論壇上,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也呼籲各國監管機構要加強國際合作。他表示,中國銀監會正在與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加強信息共享,共同應對危機。中國在3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在金融業發展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中國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這些經驗。
責編:馮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