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王秀瓊 吳瓊 丁銘)一臉憂慮的丁先生19日晚來到北京沃爾瑪宣武門店,要求退掉不久前購買的“問題奶粉”——伊利牌兒童配方奶粉。
丁先生不是唯一感到憂慮的家長。三聚氰胺——一種被非法加入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化工原料,在中國已令至少6000余名嬰兒致病,4名死亡。“問題奶粉”迫使中國奶業正在重視産品質量。
截至19日9時,中國下架退市的“問題奶粉”已達3215.1噸。包括三鹿等品牌的22家企業生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上了“黑名單”,前三大乳企伊利、蒙牛、光明的液態奶個別産品被檢出三聚氰胺。中國政府已要求上述企業或其相關生産線停産整頓。
日前在中國最大門戶網站新浪網上參與在線調查的28萬多人中,超過93%的網民表示,不會再購買事件相關品牌的奶粉。
“這次事件涉及的企業之多,地域之廣,對整個行業來説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北京東方艾格諮詢公司乳業分析師陳連芳對記者説。
記者在沃爾瑪看到,奶粉貨架上陳列的都是雅培、多美滋、惠氏等外資或合資的品牌。據售貨人員介紹,最近兩天銷售情況很好,比平時多,有些原來買國産奶粉的顧客已經改用了洋品牌。
“在‘三鹿事件’後的一兩年內,國外奶粉品牌的市場份額可能都會比較大。”陳連芳説:“它們本來就佔據了高端市場,這次事件後可能會進一步擴大産量,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去年發佈的報告顯示,2006年,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9%,而其中絕大部分高端市場由國外品牌佔領。今年3月,美國惠氏公司在江蘇啟動了一個主要為中國市場生産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工廠項目,項目投資2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0年投産,年産能可達4萬噸。
“國內企業近兩年好不容易爭取到一些高端市場,現在因為‘問題奶粉’被衝擊、甚至下架,以後更難與外國品牌比拼了。”陳連芳説。
“進口奶粉我們會開始考慮,但價格還是一個問題啊,同樣400克要貴好幾十塊錢呢!”丁先生告訴記者:“先等等看整頓以後的情況吧,現在只能讓孩子喝米湯了。”
有分析説,“問題奶粉”將導致需求疲弱,從而加速産業升級的過程。乳品企業數量將大幅減少,甚至可能出現産值的負增長,這一過程至少要持續一段時間,才能迎來恢復性的增長。
“這一事件將為政府和企業對奶業的許多問題,包括制度建設、監管和價格機制等等,提供一個重新思考的契機。”陳連芳説。
在中國産奶大省內蒙古呼和浩特,該市奶業協會秘書長巴根那表示,“三鹿事件”暴露了中國奶業的不良狀態,包括長期以來存在的奶站管理鬆散、企業自律不嚴、重復建設嚴重、競爭秩序混亂等問題。
“從這次事件開始,整個産業都需要重新調整,重樹企業形象,恢復消費者信心。”他説。
中國是僅次於日本的亞洲第二大乳品市場,乳製品工業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産業之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717家規模以上乳製品加工企業實現産品銷售收入1061.3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4.5倍。
而與此同時,中國乳企的産能在2006年超過了5000萬噸,遠遠大於當年3300多萬噸的奶類總産量。巴根那説,重復建設導致了惡性競爭,乳製品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價格機制的失靈讓從業者效益低下,對成本上升的容忍力低。
中國奶業的自我調整實際上已經開始,在國家質檢總局公佈的“問題奶粉”專項檢查結果中,全國175家嬰幼兒奶粉生産企業,有66家企業已停止生産嬰幼兒奶粉。
國務院辦公廳19日發出通知,要求對奶製品行業開展全面整頓,使奶製品生産和市場秩序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觀”。而“問題奶粉”事件對産品未被檢出問題的乳企,如三元、完達山,則是一個絕佳的市場機會。
據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王經理介紹,三元的奶源80%來自母公司三元集團旗下的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中心實行集約化養殖、育種和産奶,中間環節較少,且都在企業自己的掌控範圍之內。
截至目前,中國警方已逮捕了涉及“問題奶粉”的18名犯罪嫌疑人,其中12名是奶站、場、廳的法人代表、經理、負責人。
“通過這件事,整個行業不得不思考許多問題。”王經理説:“‘問題奶粉’可能會讓中國奶業的發展暫時降溫,但對産業今後的發展肯定有好處。”
責編:孟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