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外媒:美國金融“地震” 全球緊急應對危機

 

CCTV.com  2008年09月19日 14: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專稿: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18日報道,世界各大銀行加入救市行動。在美聯儲的帶動下,世界各大銀行正在向全球市場注資3600億美元,共同努力扭轉金融系統的不利局面。

  全球緊急行動起來

  在美國股市昨天大跌4%後,美聯儲和加拿大、英國、歐洲、日本以及瑞士的央行正在試圖緩解全球市場的流動性不足。

  歐洲中央銀行在一份聲明中説:“各大央行將繼續緊密合作,採取適當措施,以緩解目前的壓力。”

  據法新社18日報道,英格蘭銀行今天公佈了促進流動性的一攬子措施,這些措施得到了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等其它央行的支持。

  英格蘭銀行在一份聲明中説:“今天,加拿大銀行、英格蘭銀行、歐洲央行、美聯儲、日本銀行和瑞士國民銀行宣佈共同採取措施,旨在緩解美元短期債券市場受到的不斷加重的壓力。”

  據法新社18日報道,美聯儲今天宣佈注資1800億美元以對抗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其他一些國家的央行也表示它們將加入此次行動。

  美聯儲表示,它已批准將與其它國家的央行的臨時貨幣互換安排額度擴大1800億美元,“以便向其他央行提供美元資金,增加中短期的流動性”。

  美聯儲表示,此次行動旨在緩解“美元短期融資市場上持續增加的壓力”。

  它還表示,根據這一決定,美聯儲與歐洲央行之間的貨幣互換安排額度將從5 5 0億美元增加到1100億美元,與瑞士央行的貨幣互換安排額度從150億美元增加至270億美元。

  據路透社18日報道,亞洲各國當局今天進一步向貨幣市場注入資金,並立即採取行動,保護搖搖欲墜的貨幣、債券和股票市場,以防止華爾街危機摧毀該地區的信心。

  中國本週第二次放寬自己的貨幣政策,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則進一步向貨幣市場注入鉅額資金。

  韓國在外匯掉期市場上拋售美元,並聲稱,它將努力阻止證券價格的下跌之勢;菲律賓則出面干預以扶持比索。

  亞洲開發銀行敦促該地區的決策者和監管人員目前應認真對待,以防止各銀行受到這場因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混亂的衝擊。亞洲銀行在很大的程度上沒有受到美國次貸危機最嚴重的衝擊。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在馬尼拉説:“即便到目前為止,次貸危機給這裡造成的損失比其它地方小,但仍無法保證最近的這些事件不會影響亞洲重要的金融機構。”

  據法新社18日報道,日本銀行稱,隨着金融市場進一步動蕩,該行今天分兩次共向金融市場注資2.5萬億日元(239億美元)。

  在過去3天中,日本銀行每天都會進行兩次緊急注資。最近一次注資使自周二以來的注資總額達到8萬億日元。

  據路透社18日報道,本週華爾街的劇烈動蕩引發全球信用危機,澳大利亞今天再次向金融市場注資,以避免銀行收緊銀根。

  澳大利亞央行在一天內向市場注資30.15億澳元(24億美元),使本週注資達到112億澳元。

  據印度《經濟時報》網站9月18日報道,印度儲備銀行今天加入到了全球各大央行發起的救市行動中,但它的救援行動遠沒有美國的規模那麼大。

  印度儲備銀行的舉動旨在消除人們對流動性的擔憂。這樣一來,需要資金的銀行可以從印度儲備銀行借更多的錢,如果必要的話,銀行以批准的證券形式(主要是政府債券)持有的存款比率,即法定流動比率,可以低於規定的25%。

  據英國《獨立報》9月17日報道,全球的金融亂局和克裏姆林宮在高加索進行的戰爭帶來的綜合後果是,俄羅斯市場陷入金融動蕩。俄對全球經濟衰退的假定免疫力今天無疑已經結束,在歷史性下跌中,俄羅斯股市連續第二天停市。

  俄政府今天宣佈將對最大的3家銀行增加注資,希望對市場穩定産生撞擊作用。

  俄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庫德林昨天説,這場危機尚未嚴重到需要動用穩定基金的程度,但分析人士預計政府很快將這樣做。

  金融股暴跌合併風勁吹 華爾街動蕩加劇

  據路透社17日報道,華爾街近乎瘋狂的並購交易17日達到新頂點,美國股市跌至3年以來的低位,迫使愈發絕望的大型銀行匆忙尋找合併夥伴。

  在金融業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富戲劇性的洗牌之際,有關並購的報道不斷出現,其中涉及美國第二大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相互銀行以及英國主要抵押貸款銀行哈利法克斯銀行。

  胡西奇資本管理公司的經營合夥人弗蘭克胡西奇稱:“這表明巨變正在動搖當今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礎。”

  16日美聯儲出人意料地提供850億美元援救美國國際集團之後,一系列潛在並購交易隨之涌現。美聯儲的舉措未能平復投資者緊張不安的情緒。

  在美國金融股價似處於直線下挫的情況下,瑞銀集團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祈求:“停止這種瘋狂吧!”美國股市17日暴跌4.7%,至3年來低位。美元下滑,石油和黃金價格則飆升。

  “大家擔心的是誰是下一個。感覺像是大家翻看賬本,討論誰是下一個可以做空的目標。因此恐慌情緒不斷擴散,”M KM公司高級副總裁約翰奧布賴恩説道。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股價分別挫跌43%和27%,即使16日它們都公佈了好於預期的季度盈利。

  市場益發猜測,要想活下去,華爾街倖存的這兩大投行可能要與傳統商業銀行結盟。

  “我猜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正在找舞伴。它們不想成為……本週的受害者,”卡伯特資本管理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經理人威廉拉金表示。

  《紐約時報》報道,摩根士丹利正在商議與美聯銀行的合併事宜。該報稱,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約翰麥克17日接到了美聯銀行的電話,不過他也在研究其他選擇方案。

  “在目前的情況下,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市場似乎是想讓投資銀行模式消失,”法國巴黎銀行債券分析師達妮埃爾斯肯布裏稱。

  消息人士透露,華盛頓相互銀行也在求售,潛在的收購者包括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和匯豐控股。

  在英國,該國最大的按揭機構哈利法克斯銀行與英國萊斯銀行達成一筆全股票交易,雙方將組建一個規模達280億英鎊的按揭巨頭。

  IMF主席:美國拖累全球經濟

  據法新社17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主席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17日警告説,震撼美國和全球市場的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增長造成潛在影響。

  斯特勞斯—卡恩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8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將下降4%,這反映了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以及一些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放緩。”

  他説:“我們仍然認為全球經濟有可能在2009年逐漸恢復增長,儘管本週末的事態發展給未來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斯特勞斯—卡恩説,美國金融領域的困境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不良影響。他警告説:“這些事件發生的速度和廣度可能造成短期不確定性的加劇和進一步金融關繫緊張。”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9月17日報道,美國前財政部部長約翰斯諾説,華爾街目前的災難已經使一段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增長期處於危險之中,決策者必須隨時準備好阻止一場全球性的衰退。

  金融回歸“政府干預”時代

  英國《衛報》9月1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大政府回歸”,作者是英國上議院議員、英國華威大學政治經濟學名譽教授羅伯特思基德爾斯基。

  金融界響噹噹的兩大品牌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産和美林公司的被迫出售標誌着一個時代的結束。接下來將發生什麼事情呢?

  在經濟輪迴中,“自由”之後總是緊跟着“保守”,然後“保守”又讓位於新的“自由”,如此循環往復。

  “自由”階段的特點是政府的干預,“保守”階段的特點是政府的退出。從上世紀30年代到上世紀70年代,經濟經歷了一個長長的自由階段,隨後跟着出現了經濟監管減少的保守階段,目前,這個保守階段似乎走到了盡頭。

  在英國的北石銀行於今年早些時候被國家接管後,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也被國家接管,政府已經開始介入,以防止市場崩潰。至少在現在看起來,保守經濟階段的好日子已經結束。

  每一次加強監管和減少監管的交替都是由經濟危機引發的。

  上世紀70年代的通貨膨脹危機引發了保守經濟階段的開始,這似乎是凱恩斯政策的一個産物。當時的經濟巨頭弗裏德曼宣稱,對充分就業的刻意追求必將引起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政府應該將力量集中在維持貨幣的“堅挺”上,讓經濟自行運轉。這一“新的古典經濟學”教導説,在沒有政府大量干預的情況下,經濟將自然走向充分就業、更大的創造性和更高的經濟增長速度。

  保守階段目前的危機反映出了大量累積的壞賬規模。投資銀行家查爾斯莫裏斯説:“想想倒金字塔的情形吧。在實際産出上面累積的債權越多,倒金字塔的不穩定性便越高。”

  當這個倒金字塔開始倒下的時候,政府、也就是納稅人必須站出來對銀行系統注入新的資金,使房貸市場重新恢復活力,防止經濟崩潰。但政府一旦以此規模進行干預,它通常很難在短時間內退出。

  在這裡我們所討論的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古老悖論:市場經濟是“自然”穩定,還是需要政府的扶持保持穩定?

  新古典主義相信,所有市場交易的風險都是可以預知的。這種市場樂觀主義導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金融市場的監管減少,金融創新大量涌現。剛剛破滅的信貸泡沫的基礎是數學模型帶來的幻覺。

  歷史學家阿瑟施萊辛格認為,自由經濟階段的終結者是權力的腐敗,保守經濟階段的終結者是金錢的腐敗。二者均有其獨特的優缺點。

  但如果我們追溯一下歷史,會發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自由經濟階段比隨後而至的保守經濟階段要成功得多。除中國和印度外,凱恩斯黃金時代的經濟增長速度比弗裏德曼時期快,也更加穩定。

  當然,歷史從來不會完全重復自己。但當金融體系像現在這樣失靈時,顯然我們又進入了新一輪的監管時期。 (編輯:劉瑞常)

責編:孟煦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