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時評:租房不買房,能否請官員帶個頭

CCTV.com  2007年09月04日 07: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8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建設部副部長齊驥同志介紹多渠道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等方面情況。他説,對於普通的市民,通過租賃房屋來解決暫時的住房問題,應該是一個可取的方法。他表示,中國城市住房私有率在全世界不是第一也是第二,而在全世界各個國家,沒有一個解決居民住房問題是靠自己擁有産權這種方式。(中新網8月30日)

  齊驥副部長説的當然不是新觀點。此前龍永圖先生也説,美國三成人群買房,六成人群租房,實際擁有住房的人並不多。他認為,大部分中國人應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解決租房問題,因為百姓的目標只是“有房子住”。

  美國人為什麼不買房?有人説,是因為美國人的流動性非常強,他們需要經常換房子,租房比買房更方便,絕非買不起房。我的朋友去了一趟歐洲,説那裏的人一年裏許多時間在旅游,一家人坐上“房車”——怪不得不買房。

  富裕、自由,享受生活,悠閒自在的生活,中國人目前恐怕還過不上。明知“房奴”不好當,為什麼中國人總想買房而不租房?我覺得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當租金比較高時,買房可能比租房合算。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每月花幾百元可以在北京五環邊上租到70平方米的房子,相信只有腦子有問題的人才會買房而不租房。反之,如果每月2000元,花月收入的一大半才能在五環邊上租到70平方米的房子,相信所有老百姓都願意買房而不是租房。買房時除首付款外,如果每月的還貸支出和每月租房的支出的差距不太大,人們當然咬着牙買房了。

  第二,在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老百姓自己必須考慮養老的諸多問題。如果年輕時不拼命買下住房,將來年老後收入減少,如何保證再有資金支付高房租?

  第三,對未來心中無數,將給租房者帶來恐懼。誰搞得清將來房價會上漲到什麼水平,又有誰能保證房租佔自己收入的比例幾十年不變?如果房租大幅增長,租房者的負擔加大,他們就會悔之晚矣。

  第四,有關制度不配套,租房者將失去城市的身份感。一個人要説明你屬於這座城市,就必須拿出你的相關戶籍和住房來證明。沒有房子,就缺少安全感和歸屬感。

  當然,除了經濟、社會原因,還有傳統觀念的問題。中國人富有後,為積聚財産,購房買地是最重要的選擇。而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又特別重,父母對子女又給予過多的溺愛,能給後輩留下房産,則是父母的宏偉理想。

  當然,觀念是可以改變的,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鼓勵群眾租房而不買房的時候,不妨請領導幹部帶個頭。剛看到的新聞説,湖南衡陽市原副市長兼市商業銀行董事長劉興德一家居然有八套住房。在這樣的官員示範下,又怎麼好意思讓老百姓租房而不買房呢?(殷國安)

責編:趙旋璇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