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官方統計和民間統計都需要公開透明運作

CCTV.com  2007年08月30日 10: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8月25日《北京青年報》刊發張貴峰先生的文章《民間統計應成為官方統計的有益補充》,就國家統計局發佈上半年全國城鎮職工平均工資引發的質疑,認為要真正維護和保障統計的獨立性,“真正徹底的解決在於:推動和促進民間統計的發展”。讀後,覺得有必要也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官方統計就是政府統計,既包括由政府統計部門進行的統計,也包括其他政府職能部門進行的統計。官方統計的範圍,也就是政府職能涉及的範圍,市場調節也好,自由經濟也罷,政府都要掌握最基本的國情國力。

  中國的統計事業在不斷發展。中國的官方統計在把國際慣例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方面,一直在進行着不懈的努力。但人為干擾統計數據的因素仍不能排除,這或許是影響官方統計公信力和權威性的重要原因,但絕不是影響數據質量的唯一原因。中國一是正處在發展階段,人口居世界之最,國土面積也位居前列,區域之間很不平衡;二是正處在過渡階段,不同經濟類型、不同經營方式的統計對象差別大,變化也快;三是正處在建設階段,今年的地圖到明年就成了過期的皇曆。這些都加大了統計工作的難度。

  既然如此,是否更證明了非官方統計存在的必要性呢?確實,民間統計在國內外都是一種普遍存在。但同官方統計相比,民間統計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其作用和影響力是不盡相同的。所謂民間統計,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利用一些官方統計數據、國際組織的統計數據和微觀統計資料,進行統計評價和分析研究。比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做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評價分析。另一類是利用統計分析方法進行的各種民意調查,如美國的蓋洛普公司、我國的零點公司等。可以看出,民間統計與官方統計作用不同,性質也不同,各有各的領域和範圍,彼此是一種互為補充的關係,而並非是一種相互驗證的重復統計。張貴峰先生舉出了《福布斯》發佈“世界企業500強”的例子,這只是雜誌社利用掌握的資料和影響力做的排行,而不是説他們建立了一套專門的統計制度。

  中國經過第一次經濟普查確定,2004年的經濟總量由原先的近16萬億元上升到18.3萬億元。雖然“山也還是那座山喲”,但我們對“山”有了更接近實際的認識。而認識的變化,是通過增加官方統計的投入而實現的。此前,國內外非官方人士對中國經濟的總量和增速可以説是見仁見智。有的國外專家説增速也就在+2%到-2%之間,也有的外國專家説增速不是9%—10%,至少在16%以上。

  我國開展真正意義的民間統計時間還短,主要涉及範圍有限的抽樣調查,且還存在很多不規範的現象。比如去年以來,一些有影響的非官方統計數據,如“85.3%的人感覺自己的生活負擔比10年前更重了”、“北京知識分子平均死亡年齡53歲”、“15%的男人給別人養孩子”等等,有的並沒有公佈抽樣的比例、樣本的分佈等最重要的要素,有的則以很小的一個局部代替了相當大的一個總體,有的則完全就是張冠李戴。

  無論是官方統計還是民間統計,要贏得社會信任,都應該更加公開透明地運作。比如,把調查的口徑範圍、指標解釋、計算方法、樣本選取告知公眾。此外,我倒是希望能有多一些專家學者、代表委員,包括像張先生這樣有正義感的社會各界人士,願意並能夠通過一定的程序,到官方統計機構挂職或兼職。這樣,一定有利於把官方統計置於更加透明的社會監督之下,也有利於使各方人士增加對官方統計乃至整體統計工作的認識和了解。(潘?)

責編:趙旋璇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