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單位GDP能耗下降電耗上升 節能降耗任重道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3日 07:27 來源:人民日報

    12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06年全國和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

    2006年全國和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發佈了。公報的數字並不讓人樂觀:2006年,全國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33%,未能達到年初確定的下降4%的目標。同時,公報的分析又給人以希望:單位GDP能耗三年來首次由升轉降。

    就公報的相關情況,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做了説明。

    全國單位GDP能耗降低1.33%。為何未能達到預定目標?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列舉幾大原因

    2006年,全國單位GDP能耗降低1.33%,距離年初確定的下降4%的目標有較大差距。

    對此,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列舉了幾個原因:

    一是結構調整進展緩慢,服務業發展滯後,工業增長速度快於其它産業,工業中高耗能行業發展速度偏快。

    二是促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增長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不健全,價格、稅收等經濟信號扭曲。高耗能工業發展較快,增幅回落有限,使能源消費仍處於較高水平。

    三是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經濟領域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還廣泛存在。

    四是各方面的認識還不到位,措施還不得力。

    五是與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經濟發展的週期有一定關係。

    還要考慮的一個因素是,“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的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標,是按GDP年均增長7.5%測算的,而2006年GDP增幅達到了11.1%。而且,在GDP增量中,高能耗行業的貢獻佔60%以上,這必然導致能耗整體處於較高水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單位GDP能耗降低1.33%,應該説是不容易的。

    連續三年上升之後,單位GDP能耗由升轉降

    ——調控措施初見成效

    從2003年到2005年,我國連續三年單位GDP能耗上升,分別為上升4.9%、5.5%和0.2%。2006年降低1.33%,是在連續三年上升之後呈現的下降。

    這一可喜的變化,首先是因為國家加強了節能工作的宏觀指導。2006年國家落實了節能目標責任制,與各級地方政府和重點耗能企業簽訂了節能減排責任書。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包括土地、價格、稅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水泥、電解鋁、鋼鐵等11個行業的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啟動了“十大”節能工程建設,制定了多項涉及高耗能産業的市場準入標準、用地標準、環保標準等。

    變化也得利於國家採取的一系列調控措施。為了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淘汰落後産能,關閉了一批不符合産業政策的小鋼鐵、小水泥、小煉焦、小煤窯等。鋼鐵行業基本淘汰了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水泥行業淘汰落後産能近2000萬噸;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産能1.1億噸;電解鋁自焙槽已全部淘汰;焦炭行業淘汰土焦、改良焦約600萬噸,關閉小機焦約1000萬噸;電石行業淘汰落後産能70萬噸;鐵合金行業淘汰落後産能15萬噸。此外,還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領域加強調控與監測,組織實施十大重點工程,開展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等。

    節能降耗取得初步進展,從兩個方面可以看到。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主要高耗能産品單位産品能耗明顯降低。2006年,全國供電煤耗下降3%;噸鋼綜合能耗下降6.78%;單位水泥生産綜合能耗下降6.45%;單位原油加工綜合能耗下降7.55%;單位合成氨生産綜合能耗下降4.21%;單位粗銅綜合能耗下降6.15%;單位銅冶煉綜合能耗下降6.53%;單位氧化鋁綜合能耗下降10.47%;單位鉛冶煉綜合能耗下降9.99%;單位純鹼生産綜合能耗下降9.14%;單位乙烯生産綜合能耗下降3.7%;單位機制紙及紙板綜合能耗下降6.58%等等。

    ——工業增速減緩,部分高耗能行業和産品增速回落。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持續多年的工業、尤其是部分高耗能行業和産品的高速增長得到抑制,增速開始回落。與上半年相比,6大高耗能行業中,有3個行業增速回落,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速分別比上半年回落2.9、1.7和1.5個百分點。部分高耗能産品如電石、水泥、鋼材等,增速也出現不同程度回落。

    單位GDP能耗下降,單位GDP電耗卻有所上升

    ——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是主要原因

    2006年能耗還有一個特點: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1.33%,單位GDP電耗卻上升2.75%,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從幾個方面説明了原因。一是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2006年,電力消費增長14.2%,除電力以外其他終端能源消費增長6.6%。增幅的差距帶來了結構的變化,2006年,電力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39.5%,比重比2005年提高1.41個百分點。也就是説,過去以煤的形態作為終端消費的能源,現在則更多地把煤轉化為電。二是非生産性電力消費增長較快。居民生活用電消費增長14.5%,高於全國電力消費增長速度。三是一些高耗電的産業發展速度偏快。

    地方能耗下降幅度大於全國平均數

    ——原因在於現行核算制度

    細心閱讀2006年全國和各地區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不難發現,各省萬元GDP能耗的下降幅度絕大多數都在1.33%以上,而全國的平均數卻只有1.33%。原因何在?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解釋道,多數地方的萬元GDP能耗下降幅度大於全國平均數,主要原因在於現在的核算制度。

    單位GDP能耗降低幅度主要與兩個指標有關:一是能耗增長速度,二是GDP、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從分子即能耗增長速度看,2006年全國與各地區的能耗增速的核算數據銜接是比較好的。國家核算的2006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2005年增長9.61%;按照各省(區、市)核算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合計數計算,2006年比2005年增長10.21%,兩者相差僅0.6個百分點。從分母即GDP及其增速看,2006年,全國GDP增長速度與各地區加權平均的增長速度相差2.6個百分點;國家與各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相差3.2個百分點。

    全國GDP與各地GDP之和不一致,從統計的角度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核算制度原因。目前,我國GDP核算採取地區和國家分別核算方式,即國家統計局計算國家GDP,地方統計局計算當地GDP。採用這種方式,地區與國家GDP數據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二是技術方面原因。一方面,服務業缺乏全國統一的常規統計制度,國家和地區基礎資料不一致。另一方面,地區GDP核算存在特殊性,如地區間流入流出核算、跨地區生産和經營活動的計算、價格指數的代表性等問題難以很好解決,導致地區與國家GDP數據出現差異。

    國家統計局負責人表示,GDP的核算制度和技術原因,使得全國核算的萬元GDP能耗的下降幅度和地方萬元GDP能耗下降幅度數據之間出現不協調。國家統計局將努力改進統計工作,改革核算辦法,提高核算水平,力爭把這種差距縮到最小。 (記者 朱劍紅)

責編:張鵬飛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