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廣交會更名顯示中國外貿模式戰略性調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5日 17:26 來源:

  新華網廣州10月15日電(記者 李來房 王攀 郭鑫)經國務院批准,被稱為中國出口貿易“晴雨錶”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明年起將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顯示出這個國家在外貿模式上的一個重大戰略性調整。

  專家説,這意味著它將同時成為中國重要的進口平臺,最終有助於實現進出口平衡。

  經濟分析家認為,這一更名標誌著中國20多年來以擴大出口為支撐點之一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轉型。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説,廣交會名字的改變是非常具有含義的一個象徵,即中國正努力從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模式向出口、進口和內需並重的開放型經濟轉變。

  專家説,這也顯示了中國政府目前強調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這種觀念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起主導作用。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外貿政策被認為是出口導向型的,其強勁的外貿出口增長拉動經濟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鉅額貿易順差、外匯儲備過高和宏觀經濟失衡等問題。

  而以出口商品為目的的廣交會無疑在中國20多年來外貿增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廣交會年成交額從1980年的44億美元發展到2005年的611億美元。目前,其年成交總額能佔到中國一般貿易年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

  張燕生説,長期以來廣交會專注出口,現在要變成進出口交易會,表明中國現在不僅重視出口,而且開始把擴大進口和內需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中國商務部10月11日公佈的《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中國將從重視出口創匯向進出口均衡發展、實現貿易平衡轉變。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其中包括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也是中國政府“十一五”時期力求實現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説,廣交會性質的改變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是在中國國際收支格局發生根本轉折之後國家政策取向發生變化的一個體現。

  中國人民銀行10月13日發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9879.28億美元。

  “我們的外匯缺口已經徹底消除,現在卻面臨著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過大、外匯儲備規模過高可能導致國內宏觀經濟失衡等問題。中國的政策取向必然從擴大出口創匯轉向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廣交會改名,也是正當其時。”梅新育説。

  這從表面上看,仿佛使廣交會回到了起點。1957年開始舉辦的廣交會是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産物--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急需外匯從國外進口工業設備和稀缺生産生活資料,而西方國家則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政策。

  但這一次飽含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意。“廣交會增加進口,是中國傳遞給國際上一個良性信息,即中國正在採取行動追求貿易雙贏和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授張孝德説。

  目前,全世界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共有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屆廣交會有210多個國家和地區、19萬多采購商到會,形成了“萬商雲集”的盛景。

  到2008年,廣交會將建成佔地面積80萬平方米、展廳面積34萬平方米的琶洲會展建築群,為外國企業在這一平臺上向中國推銷商品提供足夠的空間。

責編:霍筠霞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