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齊魯晚報》報道,山東建築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大一新生王文韜開學報到時,比其他同學多了一份特殊的行囊——和父母簽訂的一份數額為1.6萬元的借款協議。王文韜説,這份協議對自己是一種鞭策和激勵,時刻提醒自己勤儉節約,珍惜父母的勞動。該學院領導認為,這對學生是一個積極的引導。
對於剛入大學的學生來説,昂貴的學費往往成為父母很大的經濟負擔,想想父母辛勤操勞、省吃儉用,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上得起大學,父母之愛卻是從來不圖回報的。但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如今有的大學生卻視而不見,或者説麻木不仁。
筆者認為,有了這份讀書借款協議,對王文韜和他的父母來説都是好事。在一些人的傳統觀念裏,父母出錢供孩子讀書,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如果只知道付出不計任何回報,有些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反而有可能走向極端,成為溺愛,而這很可能使家庭教育産生問題。子女與父母簽訂了借款協議,就可以讓父母避免一味遷就、縱容孩子養成亂花錢的壞習慣,以促進家庭的幸福和諧。對孩子而言,與父母簽訂了借款協議,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而這種責任對於他們走向成熟、進步是十分重要的。正如當事人王文韜所言,自從和父母簽訂了這份借款協議,確實感覺到了一點前所未有的壓力,更感覺到了父母的愛心,現在想想,原來花錢沒有計劃、不大體諒父母艱辛的一些做法顯然很不妥當。
如今,在大學校園裏,“月光族”式的大學生並不少見,某些學生花錢無度、奢侈浪費,錢花光了就向父母伸手要,從來不懂得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艱辛。因此,大學生王文韜與父母簽訂借款協議,一方面可以用契約的方式督促自己珍惜父母的血汗錢,並時刻提醒自己,現在花的並不是父母的錢,而是自己未來的錢,從而科學理性地消費,另一方面也激勵自己奮發學習,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應該説,這份父子借款協議並非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借貸關係,這其實是以親情為底色的借貸關係,是家庭教育的積極舉動。在這裡,父母並非是“狠心”的債權人,而是從溺愛走向理性之愛的一次重大轉變。大家都知道,在西方的一些家庭裏,孩子一旦年滿十八歲,父母一般就會把他們“趕”出家門,讓其自食其力。其實,這種“無情”反而能促使孩子樹立責任意識,有利於他們成為合格的公民。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份父子借款協議有點無情無義,但實際上卻充滿著溫馨的親情。我相信,父母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獨立意識,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有情之愛無情操作,父子借款協議值得借鑒和推而廣之。(作者 鄭文)
責編:徐文華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