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教育不公打碎“大學夢” 農村棄考生逐年增多

 

CCTV.com  2009年04月22日 15: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半月談   

  4月15日,重慶今春氣溫首次超過30攝氏度。燥熱中,18歲的羅燕(化名)將躲蔭涼的母雞從堂屋趕向院壩。母雞哆哆嗦嗦的叫聲讓她更加心煩。離高考不到60天,同學們正緊張復習,她卻放棄高考回了家。

  自2007年以來,像羅燕這樣的農村棄考學生越來越多。到2009年,這一現象更為突出。高考報名的統計數據顯示,重慶全市有1萬多名高三學生沒有報名,其中多數為農村學生。是什麼令這些農村孩子在“魚躍龍門”的最後一刻放棄了機會?

  放棄,因為見識太少了

  “寒窗苦讀12年,就這樣放棄了,我們也很痛心!”羅燕所在學校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儘管他跟學生説,參加高考,還有一線機會,放棄,就等於“全軍覆沒”,但全校還是有幾名學生放棄高考。表面看,是因為學生學習成績“太差”,但多數農村學生成績差的原因,並不是不努力,而是學習基礎薄弱、知識面窄等。

  清明節,重慶有自主招生資格的職業院校組織了春季考試,羅燕和一些同學參加卻落榜了。談起這次考試,她忍不住哭起來——試卷中很多常識性的問題,她聞所未聞。比如,“兩個人之間交談,根據距離判斷兩者的關係”一題,考查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常識,羅燕不知如何回答。再比如,“食品包裝袋上的標誌代表什麼意思”一題,也難住了羅燕,家境貧寒、很少出鎮子的羅燕連標誌是什麼都不知道。

  “我不服氣,不相信我的成績這麼差,”羅燕説,但同時她也感到自卑。羅燕的老師告訴記者,與城市學校相比,農村學校有三少:課外讀物少,供學生上網獲得信息的電腦少,經驗豐富有特長的教師少,這造成了農村學生的課外學習沒有特色,知識貧乏。在升學越來越強調考查綜合素質的今天,這必然讓農村孩子的劣勢更加明顯,與城裏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

  棄考後,羅燕讀高職憑一技之長養活父母的“大學夢”破滅了。

  放棄,因為起跑時就輸了

  “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地學習,但成績就是難提高,”重慶一所農村中學的高三學生林琳哭著告訴記者,她和羅燕一樣想放棄高考,但被學校高三年級組組長勸止了。

  林琳説,父母只有她一個孩子,很早她就意識到應該努力讀書,但常年早晨6點多起床、晚上11點多睡覺,除了吃飯就是學習的她,成績總是排在班裏後10位。

  林琳的老師告訴記者,林琳初中和小學時學習基礎較差,是她高三成績難提高的主要原因。林琳小學在當地一所村小讀,幾乎沒有接觸過英語課。初中時,林琳的英語成績無法和那些小學系統學習英語的同學相比,她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這種情況下,最好就是自己想辦法補上以前的知識,但林琳在外打工的父親根本沒有“請家教”的概念。升入高中後,林琳英語成績更差,她流著淚説:“單詞怎麼記都記不住!”

  林琳的理想是當一名醫生,但在農村中學她幾乎沒有親手做化學、物理實驗的機會,理化知識匱乏影響了理科成績,她不得不選學文科。

  林琳聽説城裏重點中學有塑膠跑道,每間教室都有多媒體教學,學生不僅可以親手做化學、物理、生物等課程的實驗,還可以參加各種興趣小組,優秀學生還能參加奧賽,取得一定名次高考會加分,感覺很羨慕。這些,林琳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都沒有機會經歷。

  放棄“大學夢”對林琳來説,是個痛苦的選擇。她面前,有兩個鮮明的對比:一位堂姐考上武漢一所大學,畢業後做物流,不辛苦,掙錢多,春節回家帶的禮物讓大家羨慕不已;另一位遠親沒上過大學,在重慶渝北區一家酒店打工,辛苦不説還常常被客人欺負。“我也想上大學,但考不上!”林琳説。

  一位從事農村教育10年的高中老師告訴記者,許多農村孩子成績差,並不是厭學或貪玩等造成的。受農村教學資源貧乏的影響,他們未能打下堅實的基礎,獲得豐富的課外知識;受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他們也不能通過家教補習等掌握學習技巧。可以説,從一開始,他們和城裏孩子就沒有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面對同一張高考試卷,“很多農村學生一起跑,就輸了”。

  放棄,因為讀大學不“划算”了

  與羅燕因“考不上”棄考不同,重慶一些農村學生棄考的原因是自認考不進名牌大學,還不如早打工、早掙錢。

  一位農村教育工作者告訴記者,中考聯招時,農村中學第三批招生,生源不如市屬、區屬重點中學,加之優秀師資集中在重點中學,造成“優秀學生+優秀教師”、“普通學生+普通教師”的不均衡狀況。一些農村學生成績提高慢,只能考入大學“三本”或“專二”,在高職、高專讀書。近兩年高職、高專學生就業難,促使成績平平的農村學生決心棄考。

  記者在重慶部分鄉鎮採訪時發現,農村高中生對大學收費高、畢業生就業難等信息格外敏感。重慶涪陵區一位棄考考生告訴記者,大學每學年收費相當於父母一年的收入,如果自己把錢用了,弟弟讀書怎麼辦?記者問她為什麼不考慮考入大學申請助學貸款時,她回答:“如果畢業後就不了業,拿什麼還?”

  在採訪中,不少農村學生家長跟記者算起“教育賬”:培養一名大學生,義務教育階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萬元,現在大學生就業難,起薪按照2000元計算,除去生活費,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將教育投入“掙回”。儘管記者跟家長解釋,大學生就業後,收入不會停留在2000元,但許多家長認為,即使年收入在5萬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好幾年。而教育投入在大學階段最多,孩子考不上好大學,不如早點就業。

  “現在的大學生跟過去不同,過去大學生一畢業就是幹部,現在大學生畢業後,還擦鞋、賣豬肉、收破爛呢!”一位對大學生創業存有誤解的農村學生家長告訴記者。

  不棄考,關鍵還在教育公平

  重慶市教委自2007年起,即重視農村學生棄考現象。市教委通過發展職業教育,通過免除學雜費、提高職業學校就業率、改善規範職業學校辦學等途徑,將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學習成績一般的初中畢業生引導進職業教育。2008年,重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有11萬人,其中來自農村的新生勞動力佔10萬人左右,一次性就業率達到87%,就業學生月收入人均在千元以上。

  重慶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曾為記者算過一筆“職業教育賬”:重慶中等職業學校對農村學生實行學雜費全免的優惠,農村學生結束義務教育後就讀中等職業學校,3年只需要花費1萬多元。此外,農村學生就讀中職學校,成績優秀的還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大學深造,“曲線圓夢”。

  教育界人士認為,將存在棄考可能的農村學生分流到中職,固然可逐年消除棄考群體。但同時,也減少了農村學生在高考中的比重,使一些農村學生失去了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機會,也讓國家失去了在更大範圍內選擇更多人才的機會。農村學生棄考的癥結,在於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優質教育資源流失。他們建議國家一方面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加快城鄉師資交流,加大農村中小學教育投入,一方面制定更多優惠政策,幫助農村高職、大專院校畢業生就業,解除棄考學生的後顧之憂。(茆琛)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