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水利部部長陳雷出席了水與災害部長級圓桌會議,向與會部長們介紹了特大自然災害與水利基礎設施風險管理特別分會取得的成果和共識。
陳雷介紹説,這次特別分會由中國水利部&&組織,韓國、日本、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美國、荷蘭、國際大壩委員會等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協辦,共有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荷蘭、墨西哥、美國和中國等7個國家的部長出席會議並做主旨發言,約200名各國專家和代表參加了會議。大家針對全球氣候變化與特大自然災害帶來的挑戰以及需要共同採取的對策措施進行了深入討論,達成了廣泛共識,提出了合作意見和建議,取得了豐碩成果。
特別分會認為,做好防禦特大自然災害工作,加強水利基礎設施風險管理,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增多,特大自然災害屢有發生,造成巨大災害損失和人員傷亡。在人口激增、城市化進程加快等背景下,當代社會面對特大災害的脆弱性日趨顯現,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難度越來越大。水利基礎設施是人類提高應對自然災害能力、支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一旦遭遇特大自然災害,水利基礎設施自身也可能成為被損毀的對象,其安全保障與風險管理同樣面臨嚴峻挑戰。同時,世界各地災害風險特性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一,也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防禦特大自然災害,加強水利設施風險管理,既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
特別分會認為,防禦特大自然災害,加強水利基礎設施風險管理,需要進一步強化綜合措施。一是完善防災減災法規體系。依法實施防災減災和水利基礎設施風險管理,協調各方權益,維護整體利益,規範減災行為。二是健全防災減災組織體系。強化防災減災指揮機構,健全水利基礎設施管理組織,明確職責分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強防災減災工程體系。針對區域自然災害的特點,建設佈局合理、標準適度、維護良好、運行安全的防災減災工程體系。四是強化防災減災保障體系。提高災害預測預報精度、延長預見期;強化防災減災信息溝通和指揮調度手段;建立健全防災減災應急機制,完善部門協作機制,相互配合,共同抗災。五是提高防災減災應急能力。加緊制定和完善防災減災預案,明確應急響應規程,強化專業技能培訓。六是抓好防災減災知識宣傳與普及。提高公眾主動防災避災的意識與自保互救的能力,避免人員傷亡,減輕災害損失。
特別分會認為,防禦特大自然災害,實施水利基礎設施風險管理,應在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一是加強高層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增強互信,研究制定雙邊、多邊合作的政策、策略和方式。二是加強技術創新與合作。在防洪減災、抗旱供水、水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密切合作,加大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與開發力度並廣泛推廣應用。三是加強預測預報聯合研究。圍繞全球氣候變化和重大突發自然災害事件,加大預測預報的國際聯合研究力度,努力提高預測預報精度和延長預見期。四是加強技術交流和人員培訓。定期或不定期召開研討會,就共同感興趣的事項進行深入探討,相互學習和借鑒有關經驗。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為此,特別分會建議儘快建立一個有關特大自然災害的國際交流平臺,密切防災減災合作,實現災害信息共享,推廣普及先進技術,建立良好的國際合作機制。
陳雷表示,中國是自然災害頻繁而嚴重的國家,中國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水利基礎設施的支撐和保障。長期以來,中國在興修水利、抗災減災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我們願與世界各國一道,加強溝通與交流,分享成果和經驗,攜手應對水與災害的有關問題。我相信,通過各國的共同努力,防災減災工作一定會取得巨大進步,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推動和諧世界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高松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