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破冰》第七集《融入世界》

 

CCTV.com  2008年12月11日 21:4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進入[新聞調查]>>

專題:新聞頻道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特別節目

    央視網消息:點擊觀看視頻>>>      

    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的三十年。從涉外婚姻到中國綠卡,從合資企業到中國入世,從一國兩制到上海經合組織,從美國大片的引進到姚明、章子怡成為國際巨星,都標誌著中國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社會中的民間往來,中國都已經融入世界,並在世界格局中發揮著大國的作用,擔當起大國的責任。

  以1978年為坐標點,向前三年,有一個叫做比爾?蓋茨的美國青年從哈佛退學,創辦了一家叫做微軟的公司。向後三年,IBM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個人電腦。在當時,沒有人能充分地預料到,這兩件事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又將會與中國發生什麼樣的關聯。世界在全球化,中國在改革開放,30年間,這二者邂逅相逢了。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歷史的這種玄妙。那麼,世界變化的軌跡和中國改革開放的軌跡,到底在哪一個點上相遇,他們又是如何影響彼此的命運呢?

  解説詞:2008年冬季的一天,上海大劇院宴會廳,時裝模特正在展示皮爾?卡丹09年的春夏新裝。30年前的冬天,正是法國人皮爾?卡丹,成為第一個來到中國的世界級服裝大師,也是把西方的時裝表演帶到中國的第一人。今天,這樣的表演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當時,從沒聽説過還有“時裝設計師”這一概念的人們,這樣描述皮爾?卡丹的到來:“一位法國裁縫來了”。
  這是一張著名的照片:皮爾?卡丹漫步在1978年的長安街上,他穿著大衣,手插在衣兜裏,面帶微笑,從容地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注目禮,長安街,仿佛是他的T形臺。

  70年代的中國街頭,是一片藍、白、灰的海洋,西方人形容它象“藍螞蟻”。在這樣的背景下,皮爾?卡丹時裝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徐文淵(現場觀眾):封閉了30年,沒見過這麼多絢麗多彩的時裝。其中有一套衣服給我印像是很深的,就是有一個時裝模特,她穿著一件披風走到臺前,就把這個披風慢慢的滑落下去,滑落下去以後裏面就露了一件袒胸露背的超短裙。在我們那個年代,覺得那簡直是奇裝異服了,整個會場是鴉雀無聲的,有些男同志都不敢看,都把頭低下,整個肅靜的不得了。

  解説詞:當時,中國與世界,差異巨大的,還絕不僅僅是人們的著裝。多年來,中國處於全面封閉的狀態,和世界似乎是處在兩個完全不相交的平行時空中。當這兩個時空之間終於出現了通道,率先踏上通道的每一個人,心情都近乎于探險。
  烏韋(德國嘉賓):我就有一點害怕,因為中國在我印象中比越南還遠,沒有人去過的。我們覺得中國很神秘,他們覺得西方挺神秘。

  解説詞:德國人烏韋是以外文局特邀專家身份來華的。他來了以後,周圍好奇而關注的目光,讓他覺得自己不像外國人,更像是外星人。

  烏韋:我需要一個鬧鐘,所以去百貨大樓。外國人,黃頭髮,幾分鐘在那邊,起碼一百五十個到二百個人一直在站著看我怎麼買這個鬧鐘。

  解説詞:烏韋懷著好奇與探究的心情開始走訪大寨、大慶等許多地方,而同一時間,3000名中國青年正在作著出國的準備,他們是改革開放後首批公派留學生。

  夏穎奇(首批公派留學生之一,現任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怎麼一下子通知你可以準備出國考試,完全意外。現在我們知道了,鄧小平復出了,三中全會之後要改革開放。這些人在海外表現如何,到期不回來,怎麼辦等等,那個時候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是鄧小平決定大量派,讓教育部迅速派出三千人。

  解説詞:這3000名青年,身著教育部專門為他們訂做的西裝,口袋裏揣著統一發放的三美元,踏上了異國的土地。從降落那一刻起,各種信息就像不斷傾瀉的水流一樣,直接拍打在他們的身上,巨大的落差生成的衝擊力,讓他們感到隱隱地疼痛。

  夏穎奇:所有的東西都是新鮮的,商店擺的東西不會買,因為他是推車進去買,我們那個時候只有小雜貨店,隔著櫃臺售貨員給你拿一點東西過來,根本就不知道這兒怎麼買。這半球的人是這麼過的,我們是那麼過的,我們的日子過得不行,不如人家,怎麼不行了。這個衝擊很大,他要反思。

  解説詞: 20世紀6、7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創傷的國家逐漸恢復了元氣,經濟重新起飛。而這時,中國卻正在經歷十年浩劫。

  吳建民(原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你不了解世界,這個不行的。鄧小平就是開放,這個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中國光是改革不開放,那還不知道怎麼改了,不知道世界上發生什麼變化。

1/5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