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王晨:加強網絡誠信建設是確保網媒發展的迫切需要

CCTV.com  2008年12月05日 13:4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經濟網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國際在線、中國日報網、央視網、中國青年網、中國經濟網、中國台灣網、中國新聞網、中國廣播網、千龍網、東方網、南方網、北方網等單位共同主辦,中國經濟網及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承辦,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誠信互聯網”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于12月5日上午在重慶隆重召開。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表示:“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切實加強網絡誠信建設,是互聯網新聞宣傳戰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確保網絡媒體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

  以下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晨主旨報告全文: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首先我代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已經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新興媒體業界年度盛會。網絡媒體負責人以論壇為平臺,圍繞業界重大課題,廣泛交流,深入探討,群策群力,對促進網絡媒體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本屆論壇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誠信互聯網”為主題,具有特別意義。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切實加強網絡誠信建設,是互聯網新聞宣傳戰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確保網絡媒體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本次論壇集中探討互聯網誠信建設,論壇期間還將發表《建設誠信互聯網宣言》,這充分反映了網絡媒體業界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自覺。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孔子、孟子等中國古代大思想家都對誠信作過精闢的論述,中國古代文化十分推崇誠信,“民無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不信不立,不誠不行”等,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守信踐諾的千古佳話。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今天建設誠信互聯網提供了深刻啟迪。

  我們黨歷來重視誠信建設,把誠信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準則。“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是我們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內容。中央關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規範,“明禮誠信”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六大提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建設要堅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胡錦濤總書記站在全局、戰略和歷史的高度,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明確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創造性地把“誠信友愛”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

  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強調,“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胡錦濤總書記的有關論述,極大地豐富了誠信的內涵,賦予了誠信鮮明的時代特色,為我們加強網絡誠信建設指明了方向。

  當前,我國正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用誠信引導和規範經濟行為,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産;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秩序的運行基礎;就國家而言,誠信是良好的國家形象。

  互聯網在我國經過14年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為弘揚先進文化提供了新的載體。與此同時,互聯網上的誠信建設問題也日益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加強互聯網誠信建設,一是網絡媒體自身建設的迫切需要。

  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新聞輿論的重要力量。據調查,我國網絡新聞使用率達81.5%,用戶規模達到2.06億,互聯網日益成為影響廣泛、深受公眾喜愛的大眾媒體。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經歷了拉薩3?14暴力事件、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互聯網作為新興媒體,充分展示了在凝聚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匯集社情民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網絡媒體的影響力越大,對其權威性、公信力、誠信度的要求就越高,誠信關乎網絡媒體前途命運,是網絡媒體做大做強的前提。二是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快速發展的迫切需要。互聯網WEB2.0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博客播客、視頻分享等新業務應運而生,更多網民參與網上內容創造。

  我國博客數量已達1.07億,網民擁有博客的比例高達42.3%。另據統計,有65.7%的網民上傳過文字、圖片、音樂及視頻短片等內容。

  這對網民的誠信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個人誠信是網絡誠信的基礎,只有網民遵守諾言、實踐成約,誠信提供網上信息、創造網上內容,才有可能打造繁榮可信的互聯網。

  三是互聯網商務應用的迫切需要。我國互聯網向社會生活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滲透的步伐正在加快,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據統計,200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7400億元,2006年突破1.1萬億元,2007年躍增至2.17萬億元,比上年度增長超過90%。

  網絡購物保持快速發展勢頭,至2008年6月底,我國網絡購物用戶人數達到6329萬,半年內增加36.4%。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對於優化我國互聯網消費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如何在互聯網領域建立起誠實守信、公平有序的交易秩序,增強網絡消費信心,是擺在網絡業界面前的緊要課題。

  從這個意義上説,互聯網的前途在於誠信,互聯網的健康發展依賴於誠信,互聯網的各種有效應用都必須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業界發起了共建網絡誠信活動,大力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成立“網絡誠信自律同盟”等行業誠信組織,推出“誠信通”、“支付寶”等網絡誠信服務和産品,開展互聯網服務信用等級評價,發動公眾監督舉報網上失信行為,推廣旨在保護青少年的綠色上網行動,努力凈化網絡環境,取得了積極效果。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互聯網上誠信缺失的現象依然存在,有時還顯得十分突出。各種網絡失信行為,已日益受到社會關注。概括起來説,網上不誠信問題主要有十種表現:

  1、發佈虛假信息,擴散小道消息,發表不負責任言論,干擾網上信息傳播秩序;2、熱衷於打擦邊球,靠嘩眾取寵吸引點擊,損害網上輿論環境,影響社會穩定;

  3、傳播賭博、淫穢色情等有害和低俗信息,毒化網絡環境,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4、網上惡搞、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等情緒化和非理性行為,侵犯他人權益,危害公共利益;

  5、違規開展增值服務,設置用戶消費陷阱,損害消費者利益;6、運行不健康網絡遊戲,採取不恰當手段吸引玩家,導致出現青少年沉溺網遊等不良後果;

  7、發佈虛假廣告,進行虛假商業宣傳,誤導公眾;8、破壞電子交易規則,網絡倣冒、網絡釣魚等欺詐行為,危害網上交易安全;

  9、發送垃圾郵件,影響網絡有效應用,成為網絡公害;10、傳播網絡病毒,惡意進行網絡攻擊,威脅互聯網技術安全等。

  上述網上失信問題的存在,既有互聯網開放性、隱匿性等技術特性的客觀因素,也有少數網站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罔顧法規制約、不顧社會道德,少數網民法規意識淡薄、網上自我約束力不強等主觀上的原因。

  總之,互聯網上的種種不誠信現象,嚴重損害互聯網企業的信譽和互聯網誠信環境,影響互聯網健康發展,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切和憂慮。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調查顯示,35.2%的被調查者對目前互聯網誠信狀況感到不滿。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下大力加以解決。

  目前,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已經成為各界共識,加快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協調、與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相一致的社會誠信體系,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網絡誠信是社會誠信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戰線應該抓住當前我國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自覺站在黨和國家全局的高度,大力推進網絡誠信建設。

  要充分認識到,加強網絡誠信建設,就要自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網絡誠信建設的有效途徑;加強網絡誠信建設,就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虛假新聞,確保網上信息的真實準確,確保網上新聞的導向正確,確保網絡媒體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

  加強網絡誠信建設,就要堅持不懈地與網上低俗之風作鬥爭,用高品位、高格調、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産品和服務佔領網絡陣地,決不給低俗內容、不良廣告、有害遊戲等提供傳播渠道;加強網絡誠信建設,就要切實提高網絡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意識,不斷增強辨別和抵制有害信息、維護網絡誠信的素質和能力;

  加強網絡誠信建設,就要充分發揮網民在維護網絡道德上的積極性、創造性,自覺抵制各種道德失范行為,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上網習慣,使廣大網民真正成為構築網絡誠信的主力軍。要通過多方面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維護網絡誠信的思想共識和輿論氛圍,培育良好的網絡風尚,以網絡誠信促進社會誠信,以網絡誠信建設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為此,當前重點要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1、大力開展網絡誠信教育。要堅持以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為抓手,深入持久地開展大興網絡文明之風活動,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正確網絡觀和網絡誠信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網絡誠信共識,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網絡文明誠信新風,著力培養網絡從業人員良好的誠信品格和道德修養,使網絡誠信觀念深入人心,使“誠實上網、守信經營、重視承諾、講求信用”蔚然成風,在全社會形成誠信辦網、誠信用網的濃厚氛圍,推動網絡誠信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

  2、認真落實依法誠信辦網。各類網絡服務企業要自覺從維護國家和全行業整體利益出發,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認真遵循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原則,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從我做起,一致行動,共創網絡誠信文明新風。

  要加強網站從業人員經常性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網站內部管理制度,規範信息製作發佈流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積極落實公眾舉報,把網絡文明建設的要求落到實處。

  要加強網站從業人員經常性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網站內部管理制度,規範信息製作發佈流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積極落實公眾舉報,把網絡文明建設的要求落到實處。要堅持開展自查、互查、自糾行動,堅決清除網上有害信息,共同抵制一切有悖于網絡誠信、危害社會穩定、妨礙行業發展的行為。

  嚴格做到不發佈違反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的有害信息,不傳播謠言和虛假信息,不鏈結不誠信網站,不登載不真實廣告,不發送垃圾短信和垃圾郵件,不提供不健康內容搜索,不運行帶有暴力色情內容的違法遊戲,努力塑造中國互聯網企業守法誠信的良好形象。

  3、積極倡導文明誠信上網。建設規範有序、安全誠信的網絡空間,是廣大網民的共同願望,需要廣大網民的共同參與。網站首先自身要做到自律守法,當好網絡誠信的“&&人”,與網民共同營造誠信和諧的網絡環境。在網絡“虛擬空間”也如同現實社會一樣,各方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承擔社會責任,恪守道德準則,履行誠信承諾。

  自覺不做有損網絡誠信、有悖網絡道德的事。要充分尊重和發揮廣大網民的創新精神,多創作品位高雅、格調高尚,體現和諧精神,謳歌真善美的網絡文化産品,使互聯網真正成為廣大網民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

  4、加強網絡誠信長效機制建設。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等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誠信建設的&&作用,積極組織業界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從業人員遵紀守法意識。進一步完善自律規範體系,不斷擴大行業自律的參與面,把各類網站都納入到互聯網誠信自律體系中來。

  各相關部門要加強網絡誠信基礎制度建設,完善行業誠信規則,進一步明確電子商業服務企業、網絡接入服務企業、網絡交易雙方的誠信責任,維護電子商務良好的信用環境。推進網絡誠信數據庫建設,實行“信用標簽”制度,建立網上網下相聯通的網絡誠信體系,切實把互聯網打造成守信友好、公平競爭的誠信平臺。

  借鑒國際上的一些成功做法,積極探索既保護個人合法權益、又有利於弘揚誠信的實名上網辦法。加強社會監督,發動公眾監督舉報網上失信行為。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對違反誠信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批評曝光,使網絡失信行為無處藏身。執法機構要依法加大對網絡失信行為的執法力度,堅決查處利用網絡傳播有害信息、坑害消費者利益、非法牟取利益等嚴重損害網絡誠信的違法違規行為。

  加強有關部門的溝通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形成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真正使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推動“誠信為本、守信光榮”良好網絡風尚的形成。

  同志們、朋友們:網絡誠信建設關係互聯網長遠發展,關係廣大網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工程。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努力把網絡誠信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預祝第八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編:尹薇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