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改革開放30年:今看昔日“紅色第一村”大寨三變

 

CCTV.com  2008年11月26日 14: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改革開放30年系列調研報告

專題:改革開放30年新聞網

  新華網太原11月26日電 題:今看昔日“紅色第一村”大寨三變

  新華社記者鄒偉

  初冬的大寨已透出絲絲寒意,老勞模宋立英的臉上卻寫滿溫暖,她説自己這幾天特別高興,因為時值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當年的許多知青紛紛回訪大寨,還特地來看望她這位78歲的大寨“活化石”。

  “當年的小姑娘、小夥子們都老啦,他們還像當年一樣來我家坐坐,拉著我嘮家常,聽我給他們講大寨這些年翻天覆地的變化。”宋立英笑言。

  老人所説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在大寨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生活之變:當代農村變遷縮影

  “這三十年來,大寨的變化可以算是中國當代農村的一個縮影。”昔陽縣的幹部這樣告訴記者。

  真正走進大寨,對這句話的體味才更加深刻。

  大寨並不大,花上半天便可走遍全村;大寨人也不多,總共500來口。走進村口,店舖、飯館林立,村民們衣著時尚,笑迎賓客;遠望當年的八百畝“海綿田”,已有一半以上退耕還林;平坦乾淨的柏油路,直達虎頭山森林公園;藍天、綠樹、碧水,環抱著一片片梯田,走在其間心曠神怡;山下,數十棟粉色二層小樓比鄰而立,在陽光下甚是好看。

  走近其中一棟,院外停著小汽車,進屋一看,電視機、音響、電腦樣樣俱全。戶主賈春雲説,他現在跑運輸,愛人在森林公園上班,加起來一年有六七萬元收入,兩個孩子在村裏上學,“日子過得挺舒心”。

  他告訴記者,在大寨像他家這種生活水平的比比皆是,“2007年,咱大寨的人均收入超過了7000元。”

  大寨的福利很好。村裏有小學、中學,學雜費全免,誰家孩子考上大學,費用由村裏負擔;60歲以上的老人都有養老金;逢年過節,每家都能領到米、面及過節費……還有50套單元房正在修建之中,將以每套6.5萬元的價格提供給村民。

  在大寨,記者見到了郭鳳蓮。這位年過六旬的女當家人,燙著頭髮,穿著款式時尚的毛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以戰天鬥地的“鐵姑娘”形象聞名全國,改革開放後,又帶領大寨成為新時期的領頭人。

  她説,大寨這些年的變化無處不在:以前村民們住窯洞,睡炕頭,現在基本都住進了樓房;當年吃野菜、玉米糊,現在白麵、大米、鮮菜、肉頓頓換樣;當年穿土布、麻衣,現在的大寨人穿衣講究,女同志化粧,男同志穿西裝……

  她特別介紹,大寨的森林面積比重原先是10%,現在這一數字變成了60%,空氣清新,處處潔凈,“在這裡穿白衣服,兩三天都不會臟。”

  生産之變:農業佔比從95%到5%的背後

  郭鳳蓮説,大寨能建設成今天這樣,主要得益於經濟實力的壯大;而在這一壯大過程中,經濟結構調整的脈絡清晰地貫穿始終。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確實是不變就死,變才能活。”村裏老人回憶説,1983年大寨徹底完成了包産到戶。此時,距離小崗村的農民在“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已晚了5個年頭。

  轉型之路漫長且艱難。改革之初,大寨仍以農業為主,其比重佔到95%以上。上世紀80年代後期,大寨開始發展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漸次出現。但與全國經濟飛速發展相比,大寨仍駛在慢車道。90年代初,由於缺乏長遠規劃,個體經濟規模小,大寨出現“破産潮”,除了“吃資源”的煤礦,其餘産業一片蕭條。

  “大寨真正發生大變化,還是郭書記回來以後。”村民們這樣説。

  1991年11月,“鐵姑娘”郭鳳蓮重回大寨任黨支書。她帶著140名村民,開始了大寨人的“洗腦”征程。在各地改革開放的深深觸動下,“發展商品經濟、非農興村”的變革思路得以確立。次年,“大寨經濟開發總公司”成立,郭鳳蓮出任總經理,重點發展物流、旅遊、農産品加工等多個支柱産業。

  從那時起,“大寨羊毛衫廠”“大寨中策水泥廠”“大寨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陸續成立;以“大寨”命名的産品也不斷涌現,包括核桃露、麵粉、醋、雜糧等;建在陽泉的煤運站,現已是大寨最賺錢的一個産業。

  大寨的總産值由此實現“三級跳”:1992年,327萬元;1997年,4796萬元;2007年,1.27億元,這已超過1982年600倍,而其中農業的貢獻比重只有5%不到。

  “集體經濟強了,村裏的福利都從這裡頭出,鄉親們都沾光。”村幹部李巧蓮説。

  她説,現在土地雖已分給群眾,但仍由集體統一耕種,農戶僅負責簡單的管理和收割。“集體給農民‘松了綁’,90%以上的勞力或去工廠,或搞副業,有時間從土地之外掙錢,收入自然也不斷增加。”

  觀念之變:越改革,越開放

  在大寨,記者遇到了許多回訪的老知青。他們説,改革開放以來大寨的變化主要有三: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生態環境的根本好轉;人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歸根結底還得説大寨人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來自北京的老知青柏莉説,她以前的感觸是山西的娃娃離不開媽,大寨人走不出去,“但這次回來感覺到村民的見識都十分廣闊,談吐不凡。”

  在探訪宋立英時,她正在自家的紀念品商店裏簽名售書。“要是擱在三十年前,要我開這商店,思想肯定轉不過彎來,集體經濟好好的,幹嘛要搞個體?這是不是資本主義?”宋立英説。

  “後來,搞個體的都富啦,集體也有了錢,給鄉親們的福利很好,看到這些我也想通了。以前是別人學大寨,現在我們也要學別人,學全國那些有名的村子,搞改革開放,大寨不能落在後頭。”

  走在村裏,記者看到,當年的窯洞大部分被改造為“窯洞飯店”或紀念品商店,而這也成了一大賣點。許多遊客還特意住進窯洞,吃頓飯,睡炕頭,買一些紀念品。這一項,每年就能給大寨人帶來數百萬元的收入。

  讓記者感受到大寨之開放的,還不止於此。

  在大寨展覽館參觀時,24歲的講解員趙明明告訴記者,像他這樣土生土長的大寨孩子,大部分早都走出去了,“只要有機會,我還要出去深造,見世面、學本事!”

  在參觀有“大寨二村”之稱的井溝村時,郭鳳蓮告訴記者,大寨不僅在探索如何自我建設得更好,也在思考如何把自身經驗傳給兄弟村;同時,還要繼續學習先進的理念和做法。問起大寨的眾多企業,她説,現在效益好的主要是小煤礦、森林公園和煤運站,“有些最早辦的廠子已經不行了,市場在變,企業也要掉頭,這是市場規律。”

  採訪村民們時,憶及“紅色第一村”的歲月,他們説,過去的經驗是苦幹加蠻幹,對人改造自然的能力過於自信,建設代價太大,對人身體的傷害也太大;現在艱苦奮鬥的“法寶”不能丟,更要尊重科學,從實際出發。“大寨在過去是農村建設的領頭羊,現在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寨也要走在前頭!”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