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杭州地鐵塌陷事故示警重大投資

 

CCTV.com  2008年11月20日 08: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鐵發言人資寶成淚灑新聞發佈會現場

  進入搶險第4天,杭州地鐵一號線湘湖站塌方現場的氣氛依然緊張而凝重。至今天,除8人死亡外,仍有13位施工人員失蹤。搶險指揮部于18日晚宣佈,由於已過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失蹤人員已無生還希望。

  這場事故被稱為我國地鐵建設史上傷亡最為嚴重的事故。11月18日,國家安監總局發出通報指出,經初步分析,此次事故暴露出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安全生産責任不落實,管理不到位;二是對發現的事故隱患治理不堅決、不及時、不徹底;三是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流於形式,甚至不培訓就上崗;四是勞務用工管理不規範,現場管理混亂;五是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監管不力。

  在這個初冬,杭州發生的這場地鐵坍塌事故,讓人備感寒意,事故原因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但毋庸置疑,在更普遍的意義上,該起事故本身,足以給人們多方面的提醒和警示。

  層層轉包──建築行業“潛規則”?

  發生坍塌事故的杭州地鐵1號線湘湖站工段,建設單位是杭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單位為北京城建設計研究總院,施工單位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四局,監理單位為上海同濟工程項目監理諮詢有限公司。

  “一流隊伍中標,二流隊伍進場,三流隊伍施工。”遺憾的是,作為國家大中型企業的中鐵四局也不能擺脫工程轉包分包這一行業痼疾的嫌疑。

  11月17日12時許,大批救援人員都聚集在杭州地鐵事故坍塌的基坑西北角,一具遺體在這裡被挖出,這是本次地鐵事故被確認的第五名死者。

  很快,等在一旁的工頭確認死者的身份:方老川,46歲,浙江淳安人。

  方老川是事發地鐵施工工地上的一名木工。與方老川同組的木工,幾乎都是淳安人,甚至彼此之間或多或少還有些親戚關係。他們是在一個叫宋東風的工頭帶領下,於今年10月來到杭州地鐵湘湖段,承攬部分木工活兒。

  據介紹,宋東風並不是包工頭,他也和其他人一樣,要下工地幹活兒,“在他上面還有一個曹姓老闆。通過這個曹老闆,他們才能承攬到中鐵四局的部分工作。”一位工人説。

  據了解,在發生事故的湘湖站,大約有100多名工人,其中不少是農民工。除了木工,還有鋼筋工、鑿除工、雜工等。這些不同工種的農民工,分屬於不同的承包人。

  我國《建築法》規定,“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轉包給他人,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他人”;原建設部《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辦法》也有規定:“禁止將承包的工程進行轉包;發包人將工程分包後,未在施工現場設立項目管理機構和派駐相應人員,並未對該工程的施工活動進行組織管理的,視同轉包行為。”

  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儘管如此,轉包現象在中國的各類工程建設行業仍十分普遍。

  “投資分包機制已成為我國工程建設的巨大隱患。”在查看了地鐵工地事故現場後,國內知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説,由於工程任務重但利潤不高,不少企業只好薄利多銷,先把活兒搶到手,之後再進行分包。表面上是它的隊伍,實際上,工人可能是包工頭招募的,只不過打著這些機構的牌子。

  “這就是現在工程市場上的潛規則!”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工程質量、安全問題,大多都是工程層層轉包導致。

  “如果有人教我們一下就好了”

  “不出事情才怪。”宋長法來自浙江淳安,是地鐵湘湖站的木工帶班師傅,他曾經參與上海地鐵施工。在杭州風情大道的這次地鐵施工中,宋帶著七八個人一起幹活兒。

  “我覺得施工方式是不對的。”宋長法説,在上海地鐵施工中,土挖進去一點兒,馬上就有一個支撐撐上去,防止上面的泥土掉下來,接著挖土的小工才會繼續往前挖,“到後來,你會發現,每隔3米就有一個支撐。”宋長法説。

  但在杭州的地鐵施工過程中,宋長法發現,挖土的人已經挖進去很遠,甚至連土都已經清運出去了,支撐還沒做上去。“支撐沒上去,挖土的人就太危險了。”宋長法認為,這次事故原因,與施工人員缺乏施工經驗、施工方式不對有關係。“被泥土埋在裏面的,就有許多是在最南邊挖土的人。如果支撐做好了,就算出事,他們也有逃生的機會”。

  宋長法算是有“經驗”的,看出了施工方式上的“不對”。但對許多承攬此項地鐵工程業務的工頭和他們手下的農民工,許多人並沒有接觸過地鐵項目,有的甚至是第一次從老家出來打工。

  躺在病床上,曹松柏心裏始終惦記著29歲的兒子曹宏輝。11月15日下午,地鐵站塌方時,曹松柏、還有他的親家孫全運、兒子以及幾個老鄉,就在15米深的地下挖排水管道。15米,相當於5層樓那麼高。而曹松柏與他的鄉親們,是18天前才來到地鐵一號線湘湖站工地,對地鐵施工幾乎一無所知。他們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剛進城就在地鐵工地當上了工人。

  他們告訴記者,來到這個工地後,除了被告知必須戴著安全帽出工,他們也沒有任何安保措施,更沒有人告知他們,出現了危險情況該怎麼辦。

  45歲的打孔工人方德倫是少數幸運者之一。出事當天下午3時20分,他忽然聽到很多鋼管的碰撞聲。抬頭一看,粗大的紅色鋼管向這位湖北工人頭上砸來,“兩邊的墻好像瀑布一樣壓下來”,方當場暈了過去,後被工友救起。

  42歲的電焊工葉志國回憶,“當時我們下面一共有三四十個人,是分兩批從吊籃逃出來的。”葉説,第一批坐上吊籃的有20多人,在擁擠中有4人掉下吊籃,都沒有救上來。”

  “如果有人教我們一下就好了。”同樣目睹工友從吊纜車墜落的,還有黃師傅。當時,他剛平整地面澆好混凝土,準備到邊上扎鋼筋。事故發生後,黃師傅拼命跑到吊纜車邊。“這時,裏面已擠了十幾個人,自己只能站在邊上。吊車運行時,自己也差點被擠下來,幸虧一個好心人抓住了我的衣服。”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